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茶业公会理事长吕志强:积极提高台湾茶产值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5月20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韩婷婷台北二十日电)台湾省茶商业公会理事长吕志强表示,台湾茶自1971年发展初期每人每年饮用量约0.27公斤增加至去年1.65公斤,30多年来成长约6 倍。由于近几年高品质茶市场成长趋缓,因此将提高台湾茶附加价值,积极辅助茶商拓展外销市场,并转向休闲农场与旅游业结合,进一步扩大产值。

吕志强表示,公会今年首度举办天下名茶大赛,除希望借此平台促进世界茶人联谊交流与经贸拓展外,将台湾茶推上国际舞台是主要目的。他认为,台湾有得天独厚的环境,台湾茶绝对有扬名天下的实力,他希望让国际消费者认识“TAIWAN TEA”,不要只停留在“CHINA TEA” 的印象,更重要的是让大家认同“TAIWANTEA”与“高品质”划上等号。

虽然是第 6代传承,吕志强表示,从小训练所吃的苦没有少过,外型瘦小已年近半百的他,直到前年还照常扛着上百公斤的茶业上上下下,忙进忙出。好胜、凡事追求完美的个性,造就今天的成就,他挺腰骄傲的说,靠自己双手、血汗打拼来的成就,好比台湾茶的好滋味“甘、甜、香、浓且扎实”。

好强的个性推动他的事业更上层楼,但也吃足苦头,二年前在一次搬运中伤到颈椎及手肘,医生宣告从此不能提重物。吕志强笑称自己现在是“无敌铁金钢”,因为颈部跟手都装了铁架。虽然无法在制茶过程亲自操刀,不过头脑灵活的他很快就重新找到新舞台。

去年当选台湾省茶商业同业公会联合会理事长后,吕志强开始他的新使命,茶公会联合会是结合全省12个产茶县市公会组合而成的联合会。吕志强给自己的首要任务是让茶农重拾信心,争取政府协助辅导提升观光旅游,创造台湾经济,更进一步推动台湾茶产业进入国际市场。首先树立的典范是终结“吃饭会”,建立文化、责任与任务的公会宗旨。

吕志强说,台湾茶市场从1971年鹿谷茶兴起开始发展,1981年的开喜乌龙茶掀起一波即饮茶风潮,再到1991年茶艺馆的崛起,都是带动台湾茶饮市场规模扩大的主因。

虽然经过30多年来推广,台湾每人茶饮量成长了 6倍之多,但台湾茶年产量自1985年达到高峰后,就一路呈现小幅萎缩状态,市场需求增加,但产量不增反减,低价茶供给缺口全仰赖进口。目前台湾茶饮市场规模约250亿元,其中即饮饮料茶约占130亿元,精致功夫茶约120亿元。

目前台湾茶种植面积约2万公顷,年产量1万9000公顿,茶农约 1万7500户,茶行约6000家,从业人数达10万人,年产值 250亿元。主要产地以南投县 (占24%)、台中县 (18%)分布最广。

吕志强指出,台湾茶要有前景,品质提升是根基,如果要比价格、比量,永远比不上中国、越南的低价工资及土地。但茶业好坏除制茶技术外,种植土地条件是重要关键,茶讲究的是“产地”,土地是搬不走的,这是台湾茶的优势,无法取代。他坚信台湾茶农只要肯用心下功夫,“TAIWAN TEA”与“高品质”绝对是划上等号的。

吕志强强调,一般消费者往往搞不清楚“正宗台湾乌龙茶”与“台式乌龙茶”的差别在那里,部分茶商也常以此混淆视听。吕志强解释,正宗台湾乌龙茶是从生产到制造都在台湾,是纯正的台湾茶,至于“台式”乌龙茶,一般指的是引进台湾茶的种,在中国或越南栽种,并引进台湾制茶技术在当地制造,最后运回台湾包装,再打上“Made in Taiwan”,虽然是台湾的种、台湾的技术,但生产制造过程全都不在台湾。他笑称,此次开放中国观光客来台,就可能有不少人来台湾以高价买了“自己祖国”的茶回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