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飨宴在台湾嘉义

导览员为民众讲解画作(摄影:王金丁/大纪元)

font print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4月14日讯】(大纪元记者王金丁报导)巡回三十多个国家、展出逾百场的“真善忍国际美术展览”,在民众的殷切期盼下,二零零七年四月十一日来到台湾嘉义县,在朴子市的“梅岭美术馆”揭幕,展出日期将延续至二十九日。嘉义县长陈明文、立法委员林国庆、蔡启芳,嘉义县议长余政达、朴子市长黄丽贞、嘉义县美术协会理事长黄洒淑,及多位县议员、地方仕绅等均致赠花蓝花圈,表达热烈欢迎之意。

稻江管理学院招生部主任、前嘉义县教育局长陈胜三,四月十二日下午专程来参观画展,他仔细的端详了每一张画以后,十分感动的对导览人员说:“法轮功修炼者的精神太可佩了,中共打压法轮功的恶行实在泯灭人性。”

该画展包括中西方绘画技巧的油画、粉腊及中国画共四十幅作品,由十多位移居海外的华人艺术家创作,其中包括国际知名的雕塑家及画家张昆仑、章翠英、李园、陈肖平、董锡强、汪卫星、沉大慈、古瑞珍、王志平等。主办单位表示:“真善忍美展”的作品不是为了取悦人,而是要把人类领向更高的智慧与真理的境地,本次展出的作品,有超越时空的美感与内涵,因此能净化人心,使人的精神升华,展出以来已获得世界各地艺术家及国家政府的褒奖,称誉为一股前所未有的坚忍不屈兼具宁静祥和的精神力量。


前嘉义县教育局长陈胜三参观画展(摄影:王金丁/大纪元)

一位在当地朴子国中教授美术的女老师,在午休时间无意间走进了美术馆,却被画作吸引住了,当她站在《蒙难在中原》那幅油画前,导览人员为她讲解画中的内涵说:“中共对不愿放弃信仰的法轮功学员,施用一种洗脑的酷刑,这张画里的妻子坐在死去的丈夫身边哭泣,她修炼法轮功的丈夫因为拒绝转化而被虐杀,画家用细腻的笔法烘托出气氛,让人身历其境。”女老师圆睁眼睛用手帕掩着鼻子说:“这幅画把妻子的心情画出来了,这种迫害太可怕了!”


民众聚精会神的观赏作品(摄影:王金丁/大纪元)

民众聚精会神的观赏作品(摄影:王金丁/大纪元)

许多民众看了画作之后,都觉的心中有一种感动久久不去,一位导览人员为他们解释说:“这些作品的艺术家们修炼了法轮大法,就是一种按照宇宙特性“真、善、忍”来性命双修的功法,他们修炼后得到身体的健康及思想的升华,进一步领悟了生命、宇宙的真谛,找到了对生命意义探索的答案,于是通过艺术表现手法,向人们展示了一条返本归真的道路”。

美展展场宽阔,环境清幽,这些天陆续不断有民众进来参观,主办人员向笔者表示:这些画作能让人体会修炼者天人合一的美妙境界,感悟善恶有报的真理,更让人确信正义必将战胜邪恶。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真善忍国际美术巡回展览”在台南社教馆14日开幕,展出首日馆长林案倱即至该馆一楼观赏,过程中因了解画作呈现的内涵而触动,使他脚步渐沉重、脸色愈凝重。林案倱激动表示,真不敢相信有“连尊严也凌虐”的事发生在现在,佩服法轮功学员受中共残酷迫害中“忍”的精神,看了画展才澈彻底底看清中共毫无人性的真实面。他说,要让更多人来看。◇
  • (大纪元记者孙帼英台南报导)真善忍国际美术巡回展览,17日在国立台南社教馆1楼举行开幕仪式。台南市副市长洪正中、市议员蔡旺诠、王宝星博士、成大教授詹世煌等贵宾莅临观赏,在解说者精彩的导览下观众无不动容。
  • 2007年3月18日,“真善忍美展”首次在新加坡富丽华酒店展开。开幕的数小时内,便吸引了数百名当地民众前来观赏。其中不少人对展出作品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同时被作品所表现出的内涵深深震撼。然而,据主办当局表示,能顺利地举办这次的美展并不容易,因为他们在一个月前就已订好的场地,在两天前突然被无故取消。他们被迫临时更换场地。
  • 1990年林布兰的作品《加利利海上的风暴》在伊莎贝拉嘉纳艺术博物馆(the Isabella Stewart Gardner Museum )遭窃,还有其它两幅至今仍下落不明。
  • 春天莅临纽约!摩根图书馆和博物馆(The Morgan Library & Museum)推出波特小姐的精彩特展:“碧雅翠丝‧波特:拥抱大自”(Beatrix Potter: Drawn to Nature)。波特小姐是广受大众喜爱的《彼得兔的故事》(The Tale of Peter Rabbit)还有其它儿童读物的作家和插画家。
  • 卡拉瓦乔的《老千》有巨大的影响力,激荡出无数件类似的版本;欧洲的艺术家复制了三十余件作品。然而,20世纪大部分时间大家都不知道卡拉瓦乔的原作收藏在哪。一直到1987年才重新在欧洲的私人收藏中出现。
  • “落竹三千, 成就一亩茶。”古人以竹自许君子品德,今人以竹制焙笼泡出一壶好茶,竹子的清香增添茶汤的甘甜,此间一件件竹编器具透过竹编师傅落款标记,成了审美的主体,传世千古的好手艺。
  • 老子《道德经》说道:“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 墨竹是文人画重要的题材之一,竹可言志,也可以寄情,一方面也体现士大夫的人格操守。文同是北宋画墨竹首屈一指的人物,人称“湖州派”。对后世墨竹发展影响极大。他的表弟苏轼亦曾为其写过许多首题画诗。今天我们就从文同最出色的、最引人注目的《墨竹图》来看看,这幅画为何让人过目难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