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明 方孝孺:深虑论

方孝孺
font print 人气: 336
【字号】    
   标签: tags:


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岂其虑之未周与?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当秦之世,而灭六诸侯,一天下;而其心以为周之亡,在乎诸侯之强耳。变封建而为郡县,方以为兵革可不复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汉帝起陇亩之匹夫,而卒亡秦之社稷。汉惩秦之孤立,于是大建庶孽而为诸侯,以为同姓之亲,可以相继而无变;而七国萌篡弑之谋。武宣以后,稍剖析之而分其势,以为无事矣;而王莽卒移汉祚(音:做)。光武之惩哀平,魏之惩汉,晋之惩魏,各惩其所由亡而为之备;而其亡也,皆出其所备之外。

唐太宗闻武氏之杀其子孙,求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宋太祖见五代方镇之足以制其君,尽释其兵权,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孙卒因于夷狄。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负盖世之才,其于治乱存亡之几,思之详而备之审矣;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终至于乱亡者,何哉?盖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良医之子,多死于病;良巫之子,多死于鬼;彼岂工于活人而拙于活己之子哉?乃工于谋人而拙于谋天也。

古之圣人,知天下后世之变,非智虑之所能周,非法术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谋诡计,而惟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释。故其子孙,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而天卒不忍遽亡之,此虑之远者也。夫苟不能自结于天,而欲以区区之智,笼络当世之务,而必后世之无危亡,此理之所必无者也,而岂天道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释】

变封建而为郡县:周采封建制度。王者以爵土分封诸侯。其后秦统一天下,废封建,置郡县,分海内为三十六郡。
兵革:兵器及甲胄等军械装备。亦引申指军旅、军事、战争或兵将等。
陇亩:田亩。
社稷:社为土神,稷为谷神,皆天子诸侯之所祭。引申为国家之意。
惩:警戒、教训。
庶孽:庶,长男以外的儿子。孽,妾所生的儿子。此指众子。
七国:指汉孝景帝时,吴王濞、楚王戊、赵王遂、胶西王印、济南王辟光、菑川王贤、胶东王雄渠七国。
武宣:武帝、宣帝。
王莽:字巨君,汉东平陵(今山东历城县东)人。孝元皇后的侄儿。先为大司马,以恭俭收人望,平帝立,元后临朝称制,委政于莽,号安汉公。后假禅让之名,篡汉自立,国号新,法令烦苛,光武起兵讨之,王莽兵败被杀,在位十五年。
光武之惩哀平:哀平,哀帝、平帝。谓光武过惩前汉权落贵戚之弊,不任三公以事,而政归台阁。
魏之惩汉:言曹丕以汉多外戚之祸为戒。
晋之惩魏:言司马炎鉴于魏之孤立,大封宗室于要地,致肇八王之乱。又去州郡武备,召五胡之乱。
唐太宗闻武氏之杀其子孙:唐太宗,即李世民,唐高祖之子,在位二十二年。武氏,名瞾。有传秘记云:唐三世之后,女主武氏代有天下。上问太史令李淳风,对曰:“其人已在陛下宫中。不过三十年,当王天下,杀唐子孙殆尽。”上曰:“疑似者尽杀之何如?”对曰:“所命,人不能违也。”事见资治通鉴。
宋太祖见五代方镇之足以制其君:宋太祖,姓赵,名匡胤。五代,指梁、唐、晋、汉、周。方镇,统领兵权,驻节州郡,如唐之节度使。
尽释其兵权:宋太祖建隆二年,召诸镇节度,会于京师,赐第留之,分命朝廷文臣出守列郡,自此藩镇割据之祸除。
子孙之困于夷狄:北宋有辽夏为患。靖康二年,金兵陷汴京,掳徽、钦二帝,北宋王。南宋,向金称臣,卒为蒙古所灭。
赤子:初生之婴儿。

【作者简介】

方孝孺(1357~1402年),字希直,又字希古,浙江宁波宁海人。其书斋名逊志,蜀献王改为正学,故世称正学先生。

方孝孺为送濂的学生,以明王道致太平为己任。惠帝时,任侍讲学士,朝廷的政令多出自其手。建文四年,燕王棣攻陷南京,即帝位,是为明成祖,方孝孺被捕下狱,成祖派使请他拟写诏书,方孝孺不从,被杀,享年四十六。四库全书总目评论他的文章为:“孝孺学术醇正,而文章乃纵横豪放,颇入东坡、龙川之间。”著有逊志斋集、希古堂稿等书。

更多资料请参考:https://www.epochtimes.com/gb/6/1/18/n1187523.htm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吾性不喜华靡,自为乳儿,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辄羞赧弃去之。二十忝科名,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乃簪一花。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

  • 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音:忍)之田千亩, 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婚葬皆有赡。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其出纳)焉。日食人一升;岁衣人一缣(音:坚),嫁女者五十千,再嫁者三十千;娶妇者三十千,再娶者十五千;葬者如再嫁之数,葬幼者十千。族之聚者九十口,岁入给稻八百斛(音:胡)。以其所入,给其所聚,沛然有余而无穷。屏(音:丙)而家居俟代者与焉,仕而居官者罢莫给:此其大较也。
  • 余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广八尺,深可四寻,单扉低小,白间短窄,污下而幽暗。当此夏日,诸气萃然;雨潦四集,浮动床几,时则为水汽;涂泥半朝,蒸沤历澜,时则为土气;乍晴暴热,风道四塞,时则为日气;檐阴薪爨(音:窜),助长炎虐,时则为火气;仓腐寄顿,陈陈逼人,时则为米气;骈(音:胼)肩杂遝(音:踏),腥臊汗垢,时则为人气;或圊圂(音:清混)、或毁尸、或腐鼠,恶气杂出,时则为秽气。叠是数气,当之者鲜不为厉。而予以孱(音:禅)弱,俯仰其间,于兹二年矣,幸而无恙,是殆有养致然尔。然亦安知所养何哉?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彼气有七,吾气有一,以一敌七,吾何患焉!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作《正气歌》一首。
  •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借余, 余因得偏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音:赤舵),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忻(音:心)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 无法想像,没有芭蕉的东方庭院,也无法想像,没有芭蕉的古典文学。没有那一簇簇叶面舒张,深碧漫展的芭蕉叶,开在白粉墙边,湖石畔,生在三月的薰风里,长夏的庭院中。古老的文学,没有那一袭轻碧浓绿的芭蕉,千年来,那夜夜夜夜的雨,竟落向何处呢?那夜雨里,那孤独的,冤屈的,寂寞的,抑郁的,在人世间受遍磨难的孤苦灵魂,又与谁共鸣?
  • 《帝鉴图说》插图《望陵毁观》,描绘唐太宗体从魏徵劝谏,拆毁了台观。(公有领域)
    唐太宗尝言:“至如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虞世基等寻亦诛死”。如果有这样的一个暴政,不仅“防民之口”,官员们还肉麻的为暴政歌“功”颂“德”,这样的政权又能维持多久呢?
  • 一座燕子楼,引来文人墨客无限怀念。而楼主是大唐的一名歌妓,名叫关盼盼。白居易、苏轼、文天祥等人吟咏燕子楼,必会提起那位忠贞的美人。
  • 作者:唐莲
  • 这篇短文不过百十字,却写得言辞恳切,充满昂扬健武的气概。直截了当,屡用感叹之语,尤其是文字之洗练而畅达,当是得益于作者少年喜读的《春秋左氏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