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团圆 赏诗怀古

【悦读唐诗】杜甫 月夜

千峰
font print 人气: 1823
【字号】    
   标签: tags:

今夜鄜州(1)月, 闺中(2)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 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3)湿, 清辉(4)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5), 双照(6)泪痕干?
<--ads-->

【注释】
1.鄜州:地名,在今天的陕西省。
2.闺中:女子所住的内室,在此借指杜甫的妻子。
3.云鬟:形容女子头发像云雾缭绕一般美好的样子。鬟:一种环形的发髻,音环。
4.清辉:清冷的辉光,言月光。
5.虚幌:透明的窗帷,泛指窗边。
6.双照:月光照着两人。

【参考语译】
今晚鄜州的月亮,闺中的妻子大概正独自寂寞仰望着吧。心疼远方的子女,年幼的他们还不能体会母亲是如何思念流落在长安的父亲。妻子久立望月,想必如云般的鬓发已被雾露霑湿,而白玉似的手臂在清冷月光下一定也微觉发寒。不知道何时才能再聚首同倚窗共赏月,让月光照着我俩不再流泪?

【赏析】
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携妻小逃往鄜州。天宝十五年七月,肃宗即位灵武,杜甫只身奔赴,中途遇叛军遭押送长安,在望月思家中遂成名作〈月夜〉。

本诗特点在于其曲折写法,婉转表达了诗人对妻子的思念。在描写妻子遥念长安的诗句中,依稀可见诗人彻夜难眠和寂寞望月的身影。妻孥的现况诗人并不知晓,但透过思念和心境投射,交织成的形象似乎更为真实。实虚之间,两人真挚的情感又更显得深刻。

首联杜甫即以“月”作为起兴之发端。“月”,自古便是团圆象征,多少悲欢离合都在其中,顷刻间便触动了每个人的心弦。写妻子孤独望月,更言自己的游子哀愁。颔联则进一步描写心疼子女之忡忡,既不舍他们身处乱世,又对儿女不知时代动荡的纯真心生怜爱。遥想妻子虽非独身一人,但孩子尚年幼,不知为何要与父亲分离,也无法理解母亲对父亲的思念,乏人可解的寂寞心情更添几分。思绪至此,杜甫担心妻子的款款深情在第三联中自然流现:文中出现杜诗中少见的绮丽词句,用语精工。但“香雾”、“清辉”、“云鬟”、“玉臂”这些华丽的字眼,却也反衬出妻子久立望月后“湿”、“寒”之凄清,甚为悲凉,强烈表达出作者的沈痛心忧。末联则以“何时”转折起问,充满对未来的期待。全诗最后一句精华“双照泪痕干”不仅回应了首联“独看”的寂寞,更让两人在分隔的挂念和期盼中相聚,原本虚实的思念在想望中聚而成形,将两人相倚相守的立体形象,超越时空合在了一起,呈现在所有读诗之人的面前。

〈月夜〉,说的其实是大时代的长安月。在悲苦环境中,诗人既展现了对家国的抱负、对理想的追寻,也同时表现出对家庭妻孥的责任。在两难矛盾中,诗人挂念妻子儿女的心情着实令人动容。本诗的情感描写也并非男女的缱绻缠绵,而是夫妻之间那种坚定的信念、互相之间关怀的深情。两人将一生托付给对方,相知相守,这份缘、这份恩情用一世去诉说。夫妻之情深如此,或许更胜今人。@*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床前皎洁的月光洒落,朦胧中我还以为是地上的霜,可抬头一望,原来是明月在看着我呢,低下头来发觉孤身一人,令人不禁遥念起远在他方的故乡。
  • 春眠不觉晓(1),处处闻啼鸟(2)。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3)。
  • 您是从故乡来的,一定知道故乡发生的大小事情吧?快告诉我您来的那一天,我家窗前的那一株梅花是不是开了呢?
  • 丞相祠堂何处寻(1)。锦官城(2)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3)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4)频烦天下计。两朝(5)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 兰花在春天花叶扶疏繁茂,桂花在秋天花色明洁芬芳,各自生意盎然欣欣向荣
    ,自然形成了春秋时节的佳景良时。没想到栖于山林间的隐士因欣赏春兰秋桂
    的美好而心怡神悦(而引之以为同调),其实,花草树木自有他们的本性,顺时
    自然的生长中已展现其大美,又何必要经由美人采摘来肯定他们存在的价值呢?
  • 张九龄在政治上虽有才华足以崭露头角,却也先后二次被贬。当第二次贬官,左迁为荆州长使时,有诗〈荆州作〉二首,虽宦途不顺遂,仍写下“高秩向所忝,于义如浮云”的句子。
  • 隐居独修之人,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寂寞”,如果不能克服并去掉它,就无法隐居,也达不到修炼的效果。所以我们来看一看,王维是如何排遣这种“寂寞”之情。当“寂寞”难耐之时,就走出房间,“苍茫对落晖”。虽然是“人访荜门稀”,但作者却认为自己有松、鹤为邻(鹤巢松树遍)。
  • “借问欲栖珠树鹤,何年却向帝城飞。”其中的“(仙)鹤”借指贺知章。言外之意是说,您将来在仙界中自在逍遥,什么时候能飞回来红尘探望我们啊?因为宴会有皇帝在场,贺知章又是四朝元老的前辈,所以李白这首诗用词用典都恰到好处。
  • 五月薰风送暖,现代母亲节康乃馨当令,回想古代中国的儿女们送什么花给母亲忘忧呢?亲子深情是岁月摧残不了的至性,常在人心,光耀诗心。一起来看古代诗人孟郊和王冕献给母亲的诗。
  • 宋‧陆游《楚城》:“江上荒城猿鸟悲,隔江便是屈原祠。一千五百年间事,只有滩声似旧时。”古代名家的作品能跨越时空,让我们感受到中华历史的厚重与沧桑。“一千五百年间事”,物亦非,人亦非,“只有滩声似旧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