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勒回响

在暮色苍茫中看见高贵与不朽(三)

米勒作品的油画质感与特色
巴东( 国立历史博物馆研究组主任 )
font print 人气: 3
【字号】    
   标签: tags:

赏析米勒的艺术成就,除了上述其创作内涵的审美特质以外,尚有关西方油画材质的表现特色必须一提。油画,是属于西方传统所发展出的一种绘画媒材,与中国水墨画的材质属性完全不同。它是一种不透明的绘画颜料,因此如何善用各种色彩,将物象画成像珠宝或丝绸一样的华丽灿烂,要有极高明的油画掌控能力,也是西方古典绘画独到之材质技法;假如使用不当或未能依照应有的描绘层次,则很容易造成画面的浊腻,而无法呈现晶莹剔透的色质。国人在赏析西画时,往往以为油画是不透明的颜料,可以重叠修改,画错了覆盖即可,因此比水彩画、水墨画的表现技法容易操控;有时候甚至连一些专业人士也有这样的想法,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认知。

米勒的作品中无论描绘田园景致或金光璀灿的视觉效果,都能充分掌控这种不透明颜料的作画方式,使画面出现清丽透彻的质感,这种底蕴典雅细致的色泽与美感,也是赏析米勒艺术作品的一个重点。米勒同时代或后期的一些风景画家以及农民画家,有时是基于思想内涵的深度,有时是基于形式技法的表现不佳,因此不能企及米勒的成就,甚至还有一些较为俗气的表现。实际上,艺术家的思想与技法是相融合一的;就此而言,读者在参观画展时,不妨将米勒与其他画家做一比较。

伟大的农民画家

一般而言,世人往往将米勒归属于巴比松风景画派,不过许多艺术史家认为米勒过多专注于农民生活的写实描写,并不适合说他是一位真正的自然风景画家。笔者以为米勒或许不算是一个纯粹的风景画家,但风景田园,自然风情仍然是他绘画创作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米勒的创作虽然较偏向于“人”的感受,但其实是分成两线创作主轴并行发展,其一是以人为主,以自然风光为辅(此描写农民深刻之生活感受已如前述);其二则是以自然风光为主,以人为辅,此时劳动人民的切身感受就不那么强烈,而偏向风和日丽,田园幽静的意境。

米勒之所以成为一位伟大的农民画家,并不是他开发了一个新的描绘题材,而是他从广大的劳动农民身上,看到生命、人性的高贵与庄严。这些农民们朴实、勤苦、虔诚、善良、本分、单纯,不依附任何权贵势力,靠着一己辛苦的努力工作,换得微薄的所得来养活家人,这是顶天立地俯仰无愧的境界。这比起各时代都存在的“上流社会”阶层虽然生活优渥,但恐怕更能具有令人尊敬感动的特质。

米勒的画作保存了法国贫苦人家的道德气质与高尚情操,将农民的形象提高到与西方学院艺术传统,历来所歌颂的悲剧英雄与高贵典范的同一位阶,又谁曰不宜?@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来自台湾的著名表演团体“优人神鼓”(U-Theater)14日抵达休士顿﹐并将于10月17日至18日在米勒露天剧场(Miller Outdoor Theater)献上两场名为“听海之心”的精彩演出。他们刚一抵达﹐就受到驻休士顿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米勒露天剧场和本地侨团代表的热情招待招待与欢迎。
  • (大纪元记者周行多伦多报导】2008年10月21日,安省环境专员米勒(Gord Miller)向安省议会提交了2007/2008安省环境专员年度报告。报告指出了安省在水源及空气监控方面存在的缺陷。米勒今天在省议会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最紧迫需要改善的是安省的环境评估程序。
  • 【大纪元10月23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吴素柔台北二十三日电)继米勒画展造成热潮后,国立历史博物馆十二月六日起举办“丝路传奇--新疆文物大展”,展出一百五十件考古出土文物,其中距今三千八百年的“楼兰美女”为保存完整的东方木乃伊,首次登台展出,民众可要把握机会。
  • 海外昆曲社推出两出“孽情”和“悲情”大戏“潘金莲”和“长生殿”,由昆曲界领军人物蔡正仁、海外昆曲社驻社艺术家王泰祺、史洁华等于10月26日在哥伦比亚大学米勒剧场演出,欢迎民众前来观赏。
  • 英国外相米勒班说,今天在北京闭幕的亚欧四十三国会议显示,世界经济权力已由西方转移到东方。
  • 米勒在《拾穗》、《晚祷》、《牧羊女》等画作中达到了非常深刻动人的艺术境地,一方面他承继了西方风俗画表现农村的生活主题,但另一方面却超越了西方风俗画的客观表象描述,而进入了主观深沉的人性描写层面,乃成为西方最伟大的农民画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