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告别大腹公、大腹婆 重拾身材与健康

启新专业健诊机构

人气: 26
【字号】    
   标签: tags:

愈来愈多证据显示,腹围能反应一个人腹内深层脂肪的多寡,是健康的新指标。腹围肥胖称之为“危险型肥胖”,对身体影响比BMI值更能精准反应出健康及肥胖程度,然而国人却有六成民众不知健康腹围标准,专家呼吁,腹围与血压、血糖、血脂一样重要。大腹公、大腹婆若不加以改善,将难脱离高血压、心脏病、中风、糖尿病等疾病的威胁。

大腹公、大腹婆难逃离疾病风险 全民关心腹围健康

腹围可反应体内脂肪的分布,医界目前已有共识,腹围愈大者,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糖尿病等风险也会愈高。

腹围VS.魅力

自古纤腰是吸引男性的焦点,这与人类的本能有关。女性到了青春期后,女性荷尔蒙开始分泌旺盛,腰细臀大起变化,这是女性荷尔蒙的象征、生殖力的保证,过去男性为了生育健康下一代,自然对细腰女性情有独钟;中年过后,女性荷尔蒙下降,腰腹部就像水桶一样鼓起来,不仅降低生育力,也会增加疾病风险。现代女性意识抬头,维持标准腹围不再是为了讨好男性,而是为了自己健康与美丽着想。

腹围VS.健康

人体吸收的脂肪很容易在腹部附近囤积,一旦脂肪过多,小腹自然凸出,身材变形;由于许多荷尔蒙在此部位制造,容易引发新陈代谢症候群,导致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进而罹患心脏疾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及高血压性疾病等致命性疾病。男性腹围每增加1公分,得到代谢症候群概率上升14%;女生每增加1公分则上升5%;尤其是男性腹围超过100公分以上者,罹患第2型糖尿病的概率是正常男人的12倍。并且国内研究也发现,腹围越大肝指数越高,可作为肝疾病的警讯之一。

专家警告,腹围健康不是成年人才需注意,青少年及儿童一样不能忽略。

饮食 运动健康促进一起来 跟“大肚”说拜拜

造成大肚公、大肚婆的原因很多,包括遗传、新陈代谢下降及饮食无度、运动不足。从饮食及运动改善做起,有助维持健康腹围。

维持健康腹围的饮食健康促进

1.不吃宵夜:吃饱后睡觉,有碍消化,腹围就会不自觉的增大。

2.少喝带气饮料和少嚼口香糖:容易吞食很多空气,造成腹胀。

3.少盐:过量的盐分会促进身体吸收淀粉质,并且盐分是造成体内积水的重要因素,应少盐饮食。

4.避饮酒:酒虽然不含脂肪,但卡路里含量却很高;酒还会升高体内的皮质醇,这种强力的荷尔蒙正是小腹累积脂肪的帮凶。

5.保持均衡饮食:每天从脂肪中摄取的热量应少于30%,少进食淀粉类及糖分较高的食物。

6.细嚼慢咽:提早感觉饱腹,就不会多食。

7.多吃蔬菜:蔬菜的纤维质可增加饱足感又不发胖。

8.清淡烹调:少吃煎炸、油腻品。

9.吃熟食:食物若半生不熟,容易使淀粉糖聚集大肠中,产生二氧化碳,导致腹围增大。

10.吃优酪乳:优酪乳有助改善肠道微生物系统,进而防止腹围增大。

11.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防治便秘,而便秘是小腹鼓胀的元凶之一。

12.多喝白开水:加速肠胃蠕动,把体内的垃圾、代谢物排出体外,减少小腹出现的机会。

13.多动脑:越是用脑,消耗营养物质越多,进而达到腹部减肥。

维持健康腹围的运动健康促进

1.做腰腹运动:有助消除腰腹脂肪,每日做l5至20分钟。

2.持之以恒做运动:运动不宜间断,不然很快就恢复大肚公、大肚婆。

3.多走路:走路有利腹部扁平。

4.按摩腹部:每天在腹部做环行按摩。

5.采“腹式呼吸法”:吸气时肚皮鼓起,呼气时肚皮缩紧,有助刺激肠胃蠕动,也可锻炼腹部。

6.缩小腹:随时提醒自己“缩腹才能减肥”,连走路、坐姿也缩小腹,不但小腹趋平坦,体态也更迷人。

定期腹围检测

加拿大魁北克拉佛大学博士戴斯普里斯在《时代杂志》呼吁,腹围也是一种生命征象,应列入必做的身体检查项目。随时掌握腹围状况,可有效预防心血管及血糖健康。

锻炼腹部的健身操

1.平躺,双脚并拢,上抬10公分,停约10秒钟,再放下双脚,重复做50次。

2.平躺,膝关节弯屈,双脚并拢,双手交叉置于脑后,向上抬起头部,眼视膝部,回复原位,重复做50次。

3.坐在靠背椅的边上,双手反抱椅背,放松地弓背踏腰,重复做50次。

4.坐在靠背椅的边上,双手反抱椅背,双腿同时向上弯曲,再同时向下伸展,重复做50次。

腹围检测知多少 健康有保障

腹围是评估肥胖的方法之一,代表腹部的脂肪堆积情形,检测方式简易,人人都可以自我检测。有些腹围过胖的人虽然体重正常或稍重,仍较易罹患肥胖的并发症。你知道你及家人的腹围吗?请加入腹围健康检测行列吧!

健康腹围标准值

男性腰围≦90公分。女性腰围≦80公分。

测量腹围的方法

1.除去覆盖在腰腹部位的衣物,轻松站立,双手自然下垂。

2.软皮尺绕过腰部,放于肋骨最低处及盆骨最高处的中间。

3.维持正常呼吸,在吐气结束时,测量腹围。

4.测量时,不宜太松或太紧。

腹围加大 是发福?健康警讯?

大腹公、大腹婆不全然是“发福”造成,也有可能是下列潜在的因素或疾病,应小心辨识:

1.腹水:腹腔内水分不正常堆积,使腹围增加,引起腹水的原因很多,包括肾脏、心脏、肝脏、胰脏疾病及腹膜肿瘤等。

2.结核性腹膜炎:罹患此症会出现腹胀、腹水、腹部肿块,若伴有不明原因发烧或盗汗且长时间没有好转迹象,即应接受检查。

3.女性怀孕:怀孕20周后,子宫会明显增大,并伴有月经停止、胎动等现象。

4.女性疾病:通常女性腹围突然增大,应考虑卵巢及子宫问题。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