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善忍国际美展 作品赏析

美术鉴赏:《红墙》

清水

张昆仑,《红墙》,油画,36英寸 X 48英寸(2004)

font print 人气: 3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7月31日讯】红色是中共邪党用的最多的颜色,红色五星、红旗……到处都会用到红色,文化大革命时期红色遍地,年轻人拍张照片也要穿上草绿军装、戴上红色五星帽,成了那一时代的特征。中共也称自己的政权是红色政权。这幅画中的红色极其恐怖,它以墙的形式填满了整个画面,显得那么强大和阴森,给人以恐惧的压抑感。那么作者透过《红墙》到底要表达什么呢,我们通过作家访谈了解到了作者使用“红墙”的寓意:对法轮功实行迫害的当初的中共领导人是江某,他出于个人嫉妒,利用中共的独裁政权,在中国掀起了这场罕见的对人权践踏的人间丑剧。而江某之所以能干出这样的惨无人道的事,也是与他的本质分不开的、他从起家——踩着“6.4”学生的鲜血上台,及日后在得到政权之后也没有放弃血腥的行为——靠镇压维持政权,他用众多无辜人的鲜血染红了他的“业绩”。而他的这种血腥行为也只有在那个崇拜红色的独裁政权的环境当中才得以实现,江某的血腥行为维持了独裁的统治,而独裁的统治又给没有人性、酷爱血腥的江某提供了发挥的场所,他们相互利用,相互助长。画中的“红墙”正是这个独裁的象征,墙上的“镇压”二字也正是它维持政权的手段,“镇压”为“红墙”画龙点睛,一语道破玄机。但“红墙”虽然恐怖,看上去很压抑,上面却裂开了许多裂缝,这说明它正在瓦解,将来就会倒塌,象征这个“红墙”所代表的独裁不可能延续持久,“镇压”也将随之消亡。

画中被迫害的法轮功学员有双手绑在墙上的,有坐在冰上的,有倒背双手铐在墙上的,有的还被带上了脚铐,仅三个人他们所受酷刑形式却都不相同,表现了那些利益小人为了私利随从江氏集团没有人性的干坏事,抛弃了人的良心,在这次迫害中推波助澜,这也是这场迫害得以开始和持续的其中一个原因。在中共的统治内经过它多次的各种精神运动后已经使一些人为在那种环境中生存或保全自己的利益学会了放弃人的善良本性(失去了善良本性的人的可怕,画家通过画中警察的侧脸表现的淋漓尽致),尤其近几年的腐败经济诱惑宣传更加迷惑了一些利益寻衅者,为了钱良心变得一文不值,甚至为了得到利益而自动的想出各种迫害手段对付无辜的受害者,至使迫害法轮功学员的手段达到上百种。因此使法轮功学员所遭受的巨难也不是正常社会里的人所能想像的到的,但他们能在这种严酷的环境中仍然坚定地捍卫宇宙真理,他们的精神永远放射着圣洁的光芒,就像右边这个法轮功学员虽然被绑在那里受刑,可他的元神已经升华了上去。

转载自正见网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对于一位18世纪女性艺术家来说,安吉莉卡‧考夫曼(Angelica Kauffmann,1741—1807年)的生平和艺术生涯非同寻常。她出生于瑞士一个贫寒的画家之家,作为独生女,她仍接受了广泛的教育,在十几岁时就已展现出肖像画和歌剧演唱的惊人天赋。她很早就掌握了德语、法语、意大利语和英语,这为她日后在国际上取得成功──成为首屈一指的新古典主义艺术家、欧洲上流社会的杰出女性奠定了基础。
  • 一生嗜茶,精于茶道的陆羽,被誉为茶圣,奉为茶仙,亲自踏访考察各地茶乡,从种茶、制茶、焙茶、饮茶、品茶,不只深究水质、土壤、气候等环境因素,如何影响茶叶的生长和气味,更讲求煮茶技艺、饮茶的配置与器皿,因而写就世界首部茶学专著――《茶经》。
  • 美国风景画家阿尔伯特‧比尔施塔特(Albert Bierstadt,1830—1902年)成了沟通东西两岸的一座桥梁。他凭借对这片土地的原始之美、希望与力量的深刻感知,捕捉到了美国西部的精神,为那些永远不会亲自冒险西行的观众开启了一扇窗,让他们得以一窥落基山脉的雄伟壮丽。
  • 1990年林布兰的作品《加利利海上的风暴》在伊莎贝拉嘉纳艺术博物馆(the Isabella Stewart Gardner Museum )遭窃,还有其它两幅至今仍下落不明。
  • 春天莅临纽约!摩根图书馆和博物馆(The Morgan Library & Museum)推出波特小姐的精彩特展:“碧雅翠丝‧波特:拥抱大自”(Beatrix Potter: Drawn to Nature)。波特小姐是广受大众喜爱的《彼得兔的故事》(The Tale of Peter Rabbit)还有其它儿童读物的作家和插画家。
  • 卡拉瓦乔的《老千》有巨大的影响力,激荡出无数件类似的版本;欧洲的艺术家复制了三十余件作品。然而,20世纪大部分时间大家都不知道卡拉瓦乔的原作收藏在哪。一直到1987年才重新在欧洲的私人收藏中出现。
  • “落竹三千, 成就一亩茶。”古人以竹自许君子品德,今人以竹制焙笼泡出一壶好茶,竹子的清香增添茶汤的甘甜,此间一件件竹编器具透过竹编师傅落款标记,成了审美的主体,传世千古的好手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