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中央社新闻小百科:二次金改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8月24日报导】-从二次金改前瞻新金改专题报导系列之三

(中央社记者林惠君台北二十四日电)前总统陈水扁在2004年10月提出“限时限量”二次金改目标,其中,数个整并案引发外界高度质疑,包括台新金标购彰银特别股、中信金插旗兆丰金、开发金经营权之争、华南金董监改选等。但金管会日前调查二次金改多项整并案,认为行政程序还算完备,没有重大瑕疪。

陈水扁2004年底宣示二次金改目标,包括2005年底前促成三家金融机构市占率达到10%以上;2005年底前将当时公股金融机构家数由12家减为6家;2006年底前国内14家金控减半;2006年底前至少促成一家金融机构由外资经营或是在国外挂牌上市。

二次金改推动整并过程中,有几个案子受到外界高度关切与质疑。

“彰化银行14亿股特别股增资案”,2005年彰银发行海外存托凭证(GDR)失败,改以特别股方式释出公股股权,台新银行以每股26.12元得标(底标17.98元),总得标金额为新台币365.68亿元。外界质疑,台新金买下彰银GDR后,居然以特别股股东持有彰银过半董监席次。

“中信金控插旗兆丰金控”事件,2006年2月金管会核准通过中信金控购买10%兆丰金控股权,中信金在2006年6月举行的兆丰金股东会中取得过半董监席次,并引起时任行政院副院长的蔡英文震怒。

不过,中信金2006年7月遭金管会查核发现其购买海外结构债连结兆丰金股权的缺失,并要求将其以结构债方式取得的兆丰金股权陆续释出。

“开发金控经营权之争”,2004年辜家与时任开发金董事长的陈敏薰争夺开发金经营权,最后辜家胜出。外传辜家曾进官邸求见吴淑珍。2007年6月开发金董监改选,公股大挫败,主导经营权的辜家取得8席董事及2席监察人,并拿下2席独立董事,确定占得董事会3分之2席次版图。公股席次则为4董1监及1席独立董事。

“华南金控董监改选”,2007年6月15日,财政部掌握华南金股权38%,但因征求委托书方面不及民股林明成(华南金董事长),相差8%,财部与民股协商,公股不推出董事长候选人,主要民股礼让财政部一到两席董监事席次。

陈水扁疑似海外密帐案受到外界高度关切,部分媒体推测,资金来源可能是二次金改的企业主政治献金。行政院已全面检讨二次金改合并案是否有违法情事。

行政院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委陈树日前表示,已完成相关调查,台新金并彰银、中信金并兆丰金、开发金并金鼎证、中信证入主开发金等购并案,行政程序还算完备,没有重大瑕疵,将向政院报告。

至于与前总统陈水扁家族疑似密帐资金有关的调查,陈树表示,其他若涉及司法处理案件,已在司法程序处理中,金管会会配合调查。

根据台湾证券交易所资料显示,台新金控董事长为吴东亮、总经理为林克孝,实收资本额698亿8077万8680元。彰化银行董事长李庸三、总经理陈淮舟,实收资本额620亿9475万6000元。

中信金控董事长辜濂松、总经理陈佳文,实收资本额915亿9682万9910元。兆丰金控董事长王荣周、总经理徐光曦,实收资本额1105亿9426万2380元

开发金控董事长林诚一、总经理辜仲莹,实收资本额1096亿2062万6790元。华南金控董事长林明成、总经理李正义,实收资本额597亿208万6360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