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双轨评鉴 经纪人应纳入管理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8月5日讯】自由时报记者林美芬、黄宣弼/特稿

每年经济规模超过兆元的不动产市场,其中有半壁江山由房仲业主掌,是个庞大的产业,光是从业人员就超过十多万人,但是,这项产业的管理却是相当的松散,评鉴制度是个值得推动的管理模式,但是,最重要的是,政府要能建立一个平台,让优、劣的业者资讯充分暴露,才是有效管理,对消费者才是真正的保障。

房仲业存在,过去是处于区域性行业,地方上的代书经常就能掌控到全乡镇土地交易或是房屋交易资讯,而房仲业企业化经营后,大量的直营及加盟店,让整个房仲业从业员的门槛变得很低,即使政府实施不动产经纪人证照制,但是,对房仲业的管理,却未见管理绩效。

在业界经常发生的是,只要拥有一张不动产经纪人证照,就可以开一家店,店里请来多位营业人员来协助,跟原来的不需要证照相比较,只是多了一张让消费者搞不清楚是否安全的证书而已!

当然,不是抹杀证照制的建立,但证照制实施得不够彻底,才是问题越发严重的症结之一。

其次,在评鉴制度下,主力是以评鉴公司为主,但是,“人”才是不动产经纪业的主体,好的评鉴是一种,但不好的揭露更重要,对消费者而言,找到好的不动产经纪人是绝对重要,但知道哪些人是需要避开的不肖业者,对消费者而言,是相对重要的资讯,也是安全交易的重要防范之一。

因此,建议政府,在推动评鉴制度时,采取“双轨评鉴制度”,就是对不动产经纪业个人与公司采取分轨评鉴,避免公司大型化之后,让小型公司无法生存。

在整个不动产交易过程中,资讯的不对等,是消费者一再吃亏的重要因素,也是购屋纠纷一再发生的主因,所以在不动产交易服务品质中,最重要的就是“资讯充分揭露”。

不动产业发展了很多年,但是资讯一直无法有效的揭露,消费者根本无法掌握业者的讯息、连购屋资讯也掌控在业者手中,而为了抢夺资讯,业者之间的谍战、跟踪、破坏等手段,在业界已经不是秘密,甚至在消费者、媒体间散播假消息等以打击对手,造成消费者另一层的伤害。

政府既要做,就要彻底得做,让消费者能真正的享有充分资讯,才能打击不法业者,对消费者的交易安全更有帮助。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