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有机农产品新制1/31上路 8成3仍无标章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月10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杨淑闵台北10日电)有机农产品管理新制今年1月31日上路,消费者文教基金会今天召开记者会指出,市调36件商品却有92%标示不合格,并有83%有机农产品无标示有机标章。

消基会董事长谢天仁指出,立法院2007年1月5日三读通过、同年1月29日公布的“农产品生产及验证管理法”,2年缓冲期已届满,今年1月31日已正式上路;但是消基会在2月1到3日抽检市售36件标示有机的商品,却高达33件、92%标示不合格。

他说,依“有机农产品及有机农产加工品验证管理办法”第24条规定,需有品名、原料名称、农产品经营者名称等;依“农产品生产及验证管理法”第23条规定,可罚新台币 6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并得按次罚。

其次,依“农产品及农产加工品验证管理办法”第5条规定,“农产品、农产加工品在国内生产、加工、分装及流通等过程,符合中央主管机关订定之有机规范,并经验证者,始得以有机名义贩卖”;但调查显示30件、占83%无标示有机标章或外国认证单位(并非台湾认可);亦罚 6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并得按次罚。

消基会秘书长吴家诚则提醒业者,若谎称有机,将开罚 5万元以上、2500万元以下罚款,勿触法。

此外,消基会调查发现,标示国外有机认证通过的样品中,79%产品所标示的认证单位并非台湾认可的认证单位。

消基会食品委员会董事、台大园艺系荣誉教授郑正勇建议,市面上国内外有机商品认证标志甚多,除已公告认可16国标章,亦应研议标章趋向单一化,以免民众难以确认标章。

郑正勇并建议,市面上有诸多有机小农无资本进行标章验证,政府应考虑集结小农做有机标章认证,减轻负担;否则小农可让客层了解栽种过程,以建立信誉。

他还提醒消费者,不是有机就代表无毒、有营养,政府仍要持续检验产品,有的耕地本身缺乏某些微量元素,仍应准予合法添加微量元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