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风:凤凰卫视的“换脸术”和背后

华风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3月10日讯】2008年6月,中国换脸手术第一人离奇死亡,死者因遭黑熊攻击脸部毁容,在西安市医院实施了全球第三例换脸手术,据媒体报导,死因可能是没有按时服用免疫抑制剂。换脸术是人类器官移植技术发展的产物,因对社会伦理造成的冲击而备受争议,尽管法国成功地出现了首例“换脸人”,但民众的抵制心理依然强大,一再遭到舆论的反对和阻止。

人脸就相当人的“身份证”,换脸即是换身份,换脸人的身份如何界定,这张新脸如何被亲友和社会认可,涉及到众多伦理问题,一直引起社会上和医学界的热议。不禁想到,生活中其实还有一种“换脸术”,目的和手段非关医学,性质上却更有迷惑性和危害性,因换的不是皮肉,而是灵魂,往往不被人知。

香港凤凰卫视,就实施了这种换脸术。这家唯一能进入大陆的海外媒体,从总裁到高层都出身于大陆党政官员,新闻报导的立场和中共一致,是在关键时刻配合中共的“海外央视”,然而它却戴着“香港电视台”的面具,打造了一个似比大陆媒体客观开放的外貌。

但引起人们密切注意、及对媒体公义性判别的一个关键,是如何对待敏感事件,对法轮功事件的态度,最能显现凤凰卫视的真实立场。自江泽民集团镇压法轮功之始,它即为宣传上的重要成员,最近又受中共指使,以“震海听风录”节目再次诬陷法轮功,但弹出的老调,仍是反过来套在中共自己头上合适。

法轮功学员因坚持讲真话,被剥夺了话语权、生存权及一切基本人权,历尽酷刑折磨而不屈从,对这种骨气行为的声援是人性道义,是利人利己的善举;反过来不去谴责中共的罪恶,反而助其阻挠法轮功讲真相反迫害,是害人害己的恶行。善恶命题的本质超越意识形态的对立,甚至可以简单到仅看“存心”,在不允许人说话的情况下,随意罗织罪名欲置人死地,存心如何?媒体的客观公正如何?

凤凰卫视的背后,是中共黑手操控。共产主义已被世人抛弃,对法轮功近十年的镇压,也早被普遍厌恶,换成凤凰卫视的“香港脸”,才更有欺骗性。但换脸术有一个大敌是“排斥反应”,换脸人必须不停地服用免疫抑制剂,一旦停服生命危在旦夕。香港本是自由港,香港人民的自由民主意识,是一个天然的免疫系统,即便中共不断输送免疫抑制剂,换脸者也难以在这片土地维持长久。

美国外科医生谢苗诺夫曾解释说︰“为什么要给患者换脸?因为没有脸生活将步履维艰。”没脸是让人惊恐,但戴着假面具干黑暗的勾当,同样令人不能容忍,一旦曝光天下,终是没脸见人的。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泰坦尼克号》是一首诗。十年前,这部风靡全球、获得十一项奥斯卡奖的巨制大片,以激情、梦幻、悲伤、勇气和气势如虹的场面,以杰克和罗丝之间不同凡俗的生死之恋,以及灾难中闪现出的可歌可泣的人性光辉,感动和温暖了无数心灵,成为充溢着浓郁人文气息的灾难片经典。
  • 在浩瀚无际的宇宙里,总有一个旋转的星球,上面住了很多音乐人,住了很多乐器,他们在流云香花里自在地演奏,奏出一曲曲美妙的天音,当地球人感应到他们的音乐时,就会有一种特别的激动与满足……
  • 有一种灯火与故乡最亲,在同一个时刻,燃起天涯海角的思念;有一种灯火民风最淳,花灯社火里,映着民间鼓乐、百姓欢颜;有一种灯火灿烂最久,伴着烟花明月,伴着我们的祖先,热热闹闹了几千年。
  • 1965年,美国宇航员第一次太空行走时,“双子星4”号宇航员埃德华‧怀特,丢失了一副手套,在随后一个月中,手套以时速1.75万英里在太空飞行,对宇航员和飞船构成了威胁,成为人类历史上杀伤力最大的手套,直至在大气层化为灰烬。
  • 今年过年,中共各地大小头目们在胡锦涛上井岗山,温家宝到灾区烧菜的启发下,也纷纷上演亲民秀,弄出一派奇特的拜年景观来,但最为招眼的,还是江泽民在上海官场的亮相,下台多时又在老巢高调复出的动作,是否为中共高层内斗昇级的信号,一时引起外界广为关注和猜测。
  • 清明之际,舍妹夫妇远携父母灵骨而归葬于故乡,余在海外,阻于国难不能奔赴,乃吊之以文,曰: 呜呼!先父仙逝,十三春秋;先母驾鹤,亦近三月。忆思双亲,善良一生。育我兄妹,兼济亲族。力有大小,唯尽本分。载入家谱,亦有光矣。
  • 神韵交响乐团演出的西方交响乐曲,经常有有十分贴心的安排,乐曲的选奏也极富巧思,不论观众是否熟悉西方古典交响乐,在精彩的乐音引领下,总会体验到层层的惊喜与无尽的感动。
  • 只记得那个衣衫褴褛的长头发的女人,拖着一跛一跛的腿,挨个翻着垃圾桶找吃的,他一边找一边咧着嘴笑。那女人就是我要说的,我们村老人给我讲过的苦命女人。其实提起来,乡下的人,哪个不觉得自己命苦:干不完的活,操不完的心,担不完的惊,受不完的怕。
  • 凤飞飞的歌声无疑是台湾近代流行音乐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页,她演唱的台湾歌谣作品,为数虽然不多,寥寥数十首,创作年代却从晚清到近代,风格迥异多元;更重要的是,身为台湾的女儿,面对每一首作品,无论是原唱或是重新演绎,都展现出歌者对传承尊崇母文化的使命与信念。
  • 我要写篇短文纪念我刚过世的朋友,林建兴。林大哥生前写道:“人一走,茶就凉,属自然规律;人还在,茶就凉,为世态炎凉。”我喜欢喝茶,虽不擅焚香煮茶,但我知道,好茶哪怕茶凉了,余韵袅袅,还是会让人回味无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