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lated article
  • 以前结识过一些能言善辩、巧舌利嘴的人,当时曾认为那是他们的一种才能,并没有认真考虑过善辩与善恶的关系问题。后来又结识了一些忍辱不辩、寡言不争的修炼人,就感觉到了他们的精神境界差异很大。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老子在《道德经》中的最后收笔之言:“圣人之道,为而不争”,顿时感到恍然大悟。是啊,巧言令色其实并不是真正的才能,忍辱不辩才是人生修养的最高境界。
  • 无私无我境界高,

    无忧无惧胆气豪。

    无怨无恨心清净,

    无欲无求自逍遥。

  • “不争”并不是让人无动于衷而无所作为,而是劝人们凡事要顺其自然,不要一味的强取豪夺...
  • 世缘多与情丝连,
    坠入情网难成仙。
    善缘孽缘终须断,
    一朝情断两重天。
  • 日日读圣典,
    法光照心田。
    任尔淤泥染,
    此心永如莲。
  • 人世间有德的人必定有福。德少的人不管怎样辛苦劳作,却经常有温饱之忧。世俗中的人讲积德,中国的古人大都相信积德得福报,所以本分的人都是与人为善,不做伤天害理的事情。修炼的人则讲守德,凡事顺其自然而不刻意强求,却要在修行中信守法理,不做任何有损道德的事。德生于卑退,因此大凡积德与守德之人都懂得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一个谦虚忍让的心态。
  • 西子湖畔祭英魂,
    名传千古正气存。
    精忠神勇四海震,
    世人永怀岳家军。
  • 在物欲横流的时代,世风日下,迷茫的人们虽然都醉心于物质享受,但是在金融海啸和甲型H1N1流感这样的灾难面前却是束手无策。
  • 圣王下世来,浊世净莲开。
    法徒讲真相,金光驱阴霾。
    心怀真善忍,法光照莲台。
  • 小时候听外婆讲过一个意味深长的故事,至今记忆犹新。那个故事的大概情节是:在数百年以前,遥远的东方有一个活泼的小男孩,他的家居住在深山里。他生性好动,每天都要爬到高山顶上去眺望远方的大海,那是因为偶尔海上会升起一座金塔,金光四射,犹如仙境。他告诉他的妈妈等他长大了一定要住进那座金塔里,他的妈妈总是笑着说:好啊,那你要快点长大啊。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