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最後關鍵 輕鬆心情最重要

林秀美
font print 人氣: 287
【字號】    
   標籤: tags:

基測將於明天登場,考生與家長都進入高度緊張的狀態。考試前一天,除了準備好所需物品外,應查看試場位置,以確認及熟悉自己的考場與位置。考試當天,須注意天氣狀況,選擇適當的穿著。並應提早0.5~1小時到考場,避免因交通因素而延誤入場時間。此外,有幾點要叮嚀考生們:

作息需正常
生活作息應規律正常,睡眠不足會讓應考時無法精神集中,容易錯失原本可以得到的分數。因此,每天應睡6~7小時,早起早睡,不宜熬夜,睡眠時間充足才有飽滿精神去應試。睡前,父母可以告訴孩子:「放心去睡吧,如果沒聽到鬧鐘我會叫你。」

飲食宜清淡
考前三餐應正常,最好少量多餐,每餐7分飽。並且多喝開水,少吃零食、油膩或辛辣食物,少喝含咖啡因之刺激性飲料。考試當天早餐與午餐宜清淡,不宜吃得過飽,以保持頭腦清晰。

備妥證件
考試時須憑准考證入場,故考前須檢查准考證是否還在?另外,須備妥准考證補發證件(身分證、駕照或健保卡及二吋相片一張),以免萬一遺失或毀損,可以立即向考場辦公室申請補發。

攜帶應考文具
準備藍黑不同粗細的筆數支、黑色2B軟心鉛筆、橡皮擦、修正液、尺等,必要時亦可帶計算機或者透明墊板。

保持平常心
在考前做好該有的準備,就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況且,一次考試的成敗,並不能決定未來成就的高下。家長也要保持平常心,不管考試結果如何,也應淡然處之。

作答時,也提醒大家幾個注意事項:

☑對號入座時,找到座位後,宜先核對座位標示單、答案卷、答案卡上的號碼和自己的准考證號是否相同。

☑應試前弄清楚考試時間,分配作答時間。提醒考生帶上手錶,注意考試時間,以免鐘聲響了卻還有很多題目沒寫。

☑寫考卷前,先將考卷前的說明看完;看題目時,也要一字不漏。

☑作文的部分,切記看清題目、先弄清楚題意再下筆。

☑穩定心情,小心不要劃錯答案格。

☑從有把握的題目下手,請勿花太多時間於同一題。

☑應先做計算題後做選擇題,因為時間不夠的話,選擇題可以用猜的。

☑選擇題作答時,請將答案直接寫在試卷上,避免考試時間來不及謄寫,或者忘記填寫。◇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比賽中,運動員都知道要保持最佳的心態面對挑戰。在演出之前,演員都知道以不同的方法去減壓。學生可以向這些專業人士學習。學生普遍在大考時感到緊張,特別是面臨一些對以後有很大影響的考試,如大學或暑期班入學考試等。對學生來講知道如何放鬆是很重要的,因為保持思路清晰才能表現得最好。
  • 數學科是許多考生較沒把握的學科,如何在最短的時間,掌握考試範圍六冊之內的重點,然後有效的複習,是考前的重要課題。

  • 距離國中基測只剩下一個多星期了,如何在短時間有效複習考出好成績,是所有考生及家長最大的願望。雖然國文語文能力穩固的培養並非短時間就能達到,但是掌握重點方向努力衝刺,除了可以展現平常實力,更可以為自己增取更多的分數。
  • 美國作家馬克·吐溫曾說過:「早上第一件事就是吃一隻活青蛙,那麼接下來的一天就不會有更糟糕的事情了。」 這句標誌性的名言是「吃青蛙」學習法的起源,這是一種通過確定優先級進而提高效率的方法,有助於人們識別並首先完成最困難的任務,讓它們不再擋路。
  • 隨著教學和學習方式的不斷發展,可以公平地說,今天的方法與過去幾代人傳播知識的方式幾乎完全不同。不斷發展的學生特徵和數字技術的大規模採用,已經使學習過程越來越注重視覺資源和簡短的複習時間。微學習就是這樣一種方法:它鼓勵人們在不到15分鐘的時間內學習。
  • 作為父母,你是否經常為如何讓孩子保持對學習的興趣而苦惱?這並不奇怪,因為孩子們受到遊戲、社交軟件和許多其它各種形式的干擾,這些干擾的輪番轟炸,可能使他們無法學習。
  • 孩子會在學習過程中的某個階段,對學習本能的熱愛常常會消失。許多孩子逐漸開始厭惡甚至害怕上學和學習新事物。 以下是一些簡單的策略,家長或老師可用來培養孩子保持對學習的熱愛。
  • 很多人應該都會同意,人生是不斷學習的過程。除了職場之外,人們在生活中也會經常學習新的技能,這些技能不但能滿足生活中的需求或為生活添增樂趣,也能強化腦力,預防大腦退化。對此,有專家提供了8個能有效學習新技能的訣竅,值得人們參考。
  • 在1880年代,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Hermann Ebbinghaus)藉由記憶的實驗發現了遺忘曲線(Forgetting curve)。該曲線描繪了記憶如何隨著時間消逝,而且證明人們會隨著時間忘記事情。那麼,人們應該如何對抗遺忘曲線以保存記憶,尤其是在念書的時候呢?
  • 在幼兒教育中,玩遊戲被定義為既是「最棒的教育教具」,同時也是「發展心理特徵基礎的最佳教育方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