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遇險小孤山 幸得仙人幫助

明古
font print 人氣: 16
【字號】    
   標籤: tags:

在安徽宿松縣和江西彭澤縣彭郎磯之間煙波浩淼的長江上,有一座風姿秀逸的山兀立其中,此山名為小孤山。其山孤峰獨立,高百餘米。常言道:地以人傳,此山面積雖小,名聲卻大,唐代李思訓的《長江絕島圖》,畫的就是小孤山與鄱陽湖上的大孤山。就連明朝太祖朱元璋也有一個與小孤山有關的故事。

據說,元末明初,朱元璋與陳友諒爭奪天下,逐鹿中原。朱元璋親率水師與陳友諒在鄱陽湖展開大戰。有一次戰鬥失利,朱元璋率部下突圍,時值秋夜,風急浪高,船在江心打著旋轉,不辨方向。眼見戰船將要被江水吞沒,正在危急之中朱元璋忽然看見前方不遠處閃現出一對明亮的燈籠,朱元璋大喜,因為有燈必有人,有人必有岸,於是他率領眾人奮力向著燈光劃去。說來也怪,那燈光好像在前面引領朱元璋的戰船,越靠近它風力也逐漸變小,行著行著,只聽「喀嚓」一聲,船擱淺了,泊在小孤山邊。

脫離險境後的朱元璋,疲憊不堪,合衣而睡,似睡非睡之間,看見一位仙女告訴朱元璋:她閒居小孤靈嶼,剛才見朱元璋遇險,特使雙燈引領到此脫險。脫離險境的朱元璋,重新組織力量,捲土重來,最終打敗了陳友諒,建立了大明王朝。做了皇帝的朱元璋有感於小孤山的靈性和那位仙女的救駕之功,就下旨命官府在小孤山為仙女建造廟宇,表彰功績,讓她永享人間香火。現在在小孤山梳妝亭裡還有一塊刻有「聖旨」的石碑,倒置在亭內,美其名曰「聖旨到」!

朱元璋在小孤山遇仙得救的故事在不同版本的小孤山志中都有記載,不過細節之處略有不同罷了。

那麼,在正史的記載中朱元璋到沒到過小孤山呢?據《明史》記載:元順帝至正二十二年,明太祖進剿陳友諒時曾夜宿小孤山。明洪武二年七月,朱元璋遣工部侍郎攜牲牢香酒等祭品至小孤山,並作《祭小孤山文》以祭奠此地神靈。由此可見,朱元璋確實與小孤山頗有淵源。正史中雖未記載朱元璋於小孤山遇仙之事,但此事一直在民間流傳甚廣,而且朱元璋以帝王之尊為何專門派中央政府的官員到小孤山去祭祀神靈呢?可見此傳說很有可能是有事實依據的:當年朱元璋的確在小孤山遇見過神仙。

朱元璋與陳友諒打仗,只是他們倆人在爭奪天下而已,那麼仙人為何要幫朱元璋呢?其實改朝換代都是由天意決定的,朱元璋得天下是天意注定,仙人這麼做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要順應天意。

-轉載自正見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新媳婦上門那天,夫妻交拜後儐相才揭開新媳婦的紅蓋頭。富家女婿一看見夫人滿臉麻子,渾身贅肉,大驚失色,覺得自己終身幸福被毀,竟然逃走。
  • 清代高官湯金釗在北京的時候,乘車經過北京宣武門大街,不小心碰了一個賣菜翁的擔子,蔬菜掉了。賣菜翁大怒,將車伕揪下來又罵又打,要湯金釗賠錢。
  • 唐次為人正直,他無辜不幸的被貶到偏遠的蠻夷所在之地,內心孤苦抑鬱。於是收集自古以來忠臣賢士遭到流放,有的甚至招致殺身,而君王並沒有醒悟的事例,寫成了三篇文章.叫做《辨謗略》。
  • 唐次為人正直,他無辜不幸的被貶到偏遠的蠻夷所在之地,內心孤苦抑鬱。於是收集自古以來忠臣賢士遭到流放,有的甚至招致殺身,而君王並沒有醒悟的事例,寫成了三篇文章.叫做《辨謗略》。
  • 乾隆庚戌年,鄧石如客居曹文埴幕府時,曹文埴因祈福一事進京,強拉鄧石如一起去。鄧石如獨自戴著草帽、穿著草鞋、騎著毛驢,後曹文埴三天出發。
  • 武則天主朝政後,排除異己,嚴刑峻法。唐獻可希望自己被武則天認為是她的忠臣,就誣告自己的舅父裴行本,請求殺死裴行本。
  • 明朝人王士嘉生性敏銳,他出任山陰縣令時,有一個瞎子喝醉酒躺在山陰城南大荊樹下睡覺,酒醒發現自己懷裡的一百弔錢不見了。告到官府,王士嘉說:「這一定是荊樹做怪。」於是帶領衙役出城來審問。百姓很好奇,都出城來圍觀。王士嘉命人排查,誰沒有前來觀看,發現了一個人,神情倉皇,在他家找到了瞎子的一百弔錢。代王府銀庫丟失錢鈔,但是銀庫門窗封存依舊,不知道是怎麼回事。王士嘉來了觀察現場,發現氣樓(排氣孔)好像有物進出的痕跡。於是在院子裡擺上錢鈔,將城裡的猴子都帶來,讓它們從旁邊經過,有一隻猴子伸手抓錢,於是審問那只猴子的主人,找到了失竊的錢鈔。
  • 漢代的留侯張良,後來從遊赤松子;唐代的鄴侯李泌,後來進入衡山學道。有人說:「橋上仙風,鎖子道骨,各有所得,沒有什麼奇怪的。」但是,像尉遲恭,他本是一介精猛武夫,曾經拳打過李道宗,幾乎死於唐太宗的刀下。
  • 有一天, 他責罵李賢說:「你平日誹謗程不識(漢武帝時名將,與李廣齊名),把他貶得一錢不值。今天,你卻又像家庭婦女那樣,唧唧咕咕地跟別人咬著耳朵說話。哪裡像個大丈夫?」
  • 據清代古籍《亦復如是》記載:清朝時,揚州有一個人通曉算命之術,給人算的很準確。當時揚州商會的總長,一個當地很有名的大富商專門請他為自己算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