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沙的蛻變

顏丹
font print 人氣: 400
【字號】    
   標籤: tags:

閒暇時讀到這樣一則小故事:一家住在海邊的漁民一直靠養蚌為生。家中的父母把所有的希望寄託在唯一的女兒身上,他們攢足了錢把女兒送進城裡最好的高中學習,希望女兒考上好大學。然而,女兒並不能理解父母的苦心,她覺得無法承受遠離父母,孤身一人面對陌生環境的艱苦生活。

一天晚上,女孩把自己關進房間,莫大的壓力和擔憂讓她陷入一種悲觀絕望的情緒中。此時,房間裡盛滿竹筐的蚌中突然放出耀眼的光芒。女孩突然發現,其中一隻蚌裡有一顆奪目的珍珠在向她微笑。

女孩自言自語道:「我即將離開父母,一個人在陌生的地方學習生活,我覺得難過極了,為甚麼你還這麼高興呢?」沒想到這時珍珠也開口了:「你忘了嗎?我也是不情願的被你撿了回來,被迫離開了自己的家人和朋友。我一直住在蚌殼裡,常年見不到陽光,只能每天生活在孤寂中。然而,我忽然發現,我曾是那麼不起眼的一粒小沙石,經過歲月的磨礪之後,現在的我已經變成了高貴無比的珍珠。我現在一點都不怪你,反而覺得應該感謝你!是你讓我從一粒沙蛻變成一顆光彩奪目的明珠。」

一顆珍珠的自白是否能引起些許思考?珍珠這一刻的華美璀璨必然離不開深海中的那一段漫長歲月的磨礪,也是由於蚌殼內各種物質發生化學作用而為沙石的蛻變營造了一個特殊的環境。小小的沙石,如果不能承受獨處蚌殼之中的那份孤寂,如果不能忍耐置身於狹窄空間中的痛苦過程和無數次的浸泡和沖刷,灰突突的小沙粒又如何能夠成為身著華衣且價值連城的珍珠呢?

每個人在塵世中就如這顆沙粒一般,在歲月的磨礪中要經歷數不盡的苦難和挫折。然而在面對艱辛的人生歷程之時,有些人貪圖安逸,稍遇苦難就怨天尤人,他們怎麼也不能瞭解「人生苦短」的意義和內涵;有些人對「吃苦」覺得很無奈,只是不得已而為之的一種權宜,如果吃一點苦換來了滿意的實惠,他們便覺得值得;而如果歷盡艱辛卻仍然置身苦海,沒有實現人生的某個目標,他們就會從此沉淪,抱憾終身,再也不去相信「梅花香自苦寒來」之類的勵志之言。

一顆沙粒的意義本不在於做一顆小小的沙粒,而它最終能成為珍珠也不在於它擁有了可以用金錢來衡量的價值,重要的是在沙粒蛻變成珍珠的漫長歲月中,它所承受的那點可貴的苦難。這份苦難讓它忘卻孤寂難耐,歲月蹉跎,讓它在自我蛻變和解脫中最終領悟到苦難的價值。

人的意義亦是如此,終有一天也能像沙石變成珍珠一般,實現著自我的蛻變和人生價值。而在這樣的蛻變之前,勞其筋骨,苦其心志,讓心靈得到昇華,讓思想走入另一種更美妙的境界,這才是讓人生如珍珠般大放異彩的真正內涵。而無論周遭的環境有多麼惡劣,無論所經歷的苦難和考驗有多麼難以承受,除了始終如一的決心和堅強的意志,更重要的是要用一顆不變的善心和永不入邪的正念堅持走下去。只有這樣,人們才能在苦水中品嚐到一絲甘甜,在逆境和苦難中尋覓到人生之中最絢爛的光華。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想要對方「聽話」,委婉的方式、柔和的態度,往往比強制的命令、疾言厲色更為有效。無論我們是想跟難以溝通的伴侶、叛逆的孩子,還是冥頑不靈的同事從零開始重新建立良好關係,都沒有例外。方式錯了,事倍功半;方式對了,事半功倍。
  • 某天一家高級餐廳走入一個客人。他是一個滿頭白髮,風度翩翩的老人,穿著質地良好、昂貴的西裝。

    餐廳負責人一眼就認出他來。他是一個非常有名的美食評論家,凡是被他誇讚的餐廳絕對門庭若市,但相反地,只要他批評哪家餐廳不好,店家多半以倒閉收場。為求謹慎,老闆打發了服務生,親自招待。

  • 許多人埋怨當機會來臨,自己雖有準備,結果卻仍不盡人意,便怪罪命運之神總是不肯眷顧。的確,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但如果直到看到契機,我們才開始準備,跟臨時抱佛腳其實並沒有兩樣,失敗的機率,自然很高。
  • 每個人生在世上,都有自己的長處與短處。與其把心力放在感嘆自己的不足,不如好好認識自己,挖掘自己的優點,接著再擦亮這個優點……即使再平凡的人,也能發出鑽石般的光芒!
  • 美好的善行,往往就像一顆種子,總是在我們遺忘的時候,悄悄地成長、茁壯。因此,不要小看自己任何隨手之勞的善舉!

    美好的善行,時常能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回報;就算沒有得到任何回報,也能帶給我們心靈上的滿足,而這種滿足,是再多錢也買不到的幸福滋味。

  • 我們不妨把人生的考驗譬喻為成颱風。當颱風警報來襲時,我們先把颱風想像成最猛烈的狀況,並且先做好一切防颱準備。

    如果颱風真如同預期般強烈,我們不至於手足無措,損失也能減到最低;如果颱風強度遠不如預期,自己其實也沒太多損失!

  • (shown)當我們在「沮喪」當中是否曾想過,這其中的因果道理,是值得我們去探討。也唯有真正的去面對,才能找到問題所在,並且加以克服。
  • 松下幸之助在日本,有著「經營之神」的美譽。一位從一無所有的童工,最後成為率領跨國電器公司的億萬富翁,必然有著與眾不同的價值觀和經營理念。
  • 4月17日(週日)下午,神韻紐約藝術團在美國伊利諾依州芝加哥歌劇院(Civic Opera House)的第四場演出成功上演,現場氣氛熱烈,名流雅士歡欣鼓舞。
  • 近兩年在金融危機衝擊下,很多美國企業倒閉關門,很多人失業,加州也是如此。但加州也有一批人,他們把危機視為機會,在逆境中創造出令人羨慕的奇蹟。今年4月份上市的Ellie Mae貸款服務公司,就創造了這樣一個奇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