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手 向上昇華

作者:周平沙
font print 人氣: 300
【字號】    
   標籤: tags:

心情起伏了幾天才平靜下來!

為甚麼被誤會、受到委屈,心情會那麼糟糕?

總是把能吞下冤屈的人當作聖人。對我而言,那是有「大忍之心」的偉大行為。

那一天,我被誤會了!當罪責像不可避免的炮火從天而降在身上爆開之際,本能的,開始滅火;不料火星一旦燒起則越搧越旺,最後不得不吞下那些莫名的罪名。

沒有消化的罪名在內心翻騰多日,吞不下,吐不出來!默默承受的過程卻反芻變成了養分。

原本不明白的是,沒有與對方爭辯的意圖,只是把他誤解的地方解釋清楚,為何還招來更嚴重的誤解。那個結不但沒有因為解釋而解開,反而套得更緊!?

那麼,回頭看看自己的目的吧!是不是抱著期待?希望解釋清楚後,化開矛盾與誤解,能得到對方的諒解和道歉?這個目的的背後還是存在爭辯的意圖,不是嗎!

如果真理是「越辯越明」,那麼,大家都來辯理,世界早就太平了,何苦存在這麼多的不公、不義。更多時候卻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最後是「公道自在人心」罷了!哪有真理!

想到這裡,真是無解啊!

再過幾天,突然發現:為甚麼對方和自己都強調自己是對的?我們都說出了自己認為合理的解釋,為甚麼對方卻還不能接受?中間那個屏障是甚麼?

為自己出征?

《為自己出征》書中那個穿著一身無法卸脫、生鏽盔甲的武士,在征服第三座城堡,往真理之巔邁進的半途,被岩石堵路。當他克服對未知的恐懼,「放手」然後「信任」生命與上帝的安排後,掉落深谷。他在掉落的同時昇華,最終掉在山峰之巔。感激的淚水熔化了他身上最後的盔甲,「他不再穿著盔甲,向四面八方騎去,好證明自己心地好、善良,又充滿了愛……」

我想到,從小到大我們習慣於師長教導的那些觀念、價值觀,其中,「維護自己的榮譽」如同盔甲般脫不下來並且與生命一同成長。「看重個人榮譽」可以約束自己不犯錯、爭取更優的行為表現,是向上的一股力量。然而,中國人「取中」講求中庸之道的哲學認為,過與不及都是偏激、執著,反過來必須在成長的過程中再學會「放下」。

屏障我們做不到心情平靜而且委屈滿腹的,不就是我們緊握的「觀念」和自以為是的「真理」嗎?

潤物細無聲,那些有大忍之心的人反而是不動任何念頭,沒有穿著維護自我的盔甲、沒有為誰出征的榮譽感,他們在誤會面前「不動心」地解釋,然後放手,靜觀一切變化。@#

──轉載自看雜誌

責任編輯方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十七年腥風血雨的迫害中,我從懵懂逐漸走向成熟。伴著那無端的驚恐,伴著那無望的期盼,伴著那無眠的長夜和無盡的憂傷,走了過來。而今,我的父親卻又一次被非法關押,酷刑折磨,生命危在旦夕!這處境怎能不讓我心痛呢?好在我是背對著忙碌的母親,有意不讓她看到我的淚水,不想再讓她多一份感傷。父親的境況已經讓善良的母親平添了幾多白髮。
  • 父親最近突然之間被警察抓了,然後重病住院,生命危在旦夕。此時此刻,她只想為父親祈福,希望他平安度過這一劫難。
  • 相傳,宋朝時候有一位比丘尼,為了求道,踏遍了千山萬水,想尋找佛法在何方。她不辭艱辛,吃了無數苦頭,以為終會找到一個使自己開悟的答案,明白道如何成?如何打開佛性,體悟生命的真相。
  • 千萬年人類文明進程中,先賢聖哲關於人類最終結局的預言有很多,但最系統、清晰 、正面的揭示人類大結局的還看《推背圖》。《推背圖》中的玄機也非常符合古人所說的「假傳萬卷書,真傳一句話」,他所要真傳的那句話其實就是最後一像的最後那句話「不如推背去歸休」,這句話中「背」的表象字義是指「後背」,但作者深意是指人類從始至終的演進過程其實質是愈演愈烈的「背道而馳」,那麼,最終還是要把它推反過來「返本歸真」,落點也就在這個「歸」字上,最終要回歸大道正法中來,如此,也就是「休」掉舊文明進入新文明。
  • 秦二世胡亥做了皇帝以後,寵信趙高,還任命他做了郎中令。升了官的趙高馬上表現出一幅小人得志的模樣,他一方面慫恿秦二世胡亥沉迷於酒色,另一方面排除異己,誅殺了很多和自己有過節的人,因此朝中上下都很恨趙高,很多人想殺他。
  • 父母可適當且隨機出「難」題給孩子,不管孩子是否解開了這個難題,目的只有一個:培養孩子隨機應變的能力。良好的應變能力,有助於孩子妥善處理問題、合理承擔責任,以後若再遇到類似的事件,相信孩子一定能做得更圓滿。
  • 日本的小學校每學期都會給學生父母提供一次授業參觀的機會。上周去孩子讀書的小學參觀,本以為就是去看看孩子上課的情景而已,沒想到這堂課使我大開眼界,讓我初步了解了日本的學校教育。
  • 朋友一家來瑞典旅遊,我陪他們參觀老城。我特意推薦了王宮對面小巷裡的一個最精巧、溫馨的景點,那是一個只有手掌大小的雕塑——看月亮的男孩。
  • 至此,已經無關乎時空旅行,也非機率或宿命,而是對人心反省、修復的能力抱持信心。想拯救一個人,真正的方法不是保護她,不是替她做決定,不是免除苦厄和遭遇苦厄的機會,而是讓她自己明白,讓她學會保護自己。
  • 3月22日晚,教育家Phyllis Gagnier 觀看了神韻國際藝術團在亞利桑那州梅沙池田劇院(lkeda Theater)的第三場演出。他表示,完全被神韻的純美所震撼,融化在了神韻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