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行吟:差之毫釐 失之千里

作者:方靜

有一個正確的立足點,再加上孜孜不息的努力,就經得起空間與時間的多方試煉。(fotolia)

font print 人氣: 102
【字號】    
   標籤: tags: , ,

歲末大掃除,裡裡外外拂塵掃垢、除舊布新。其中,清洗窗簾是重頭戲之一,每回做完這個工作,常常累得人仰馬翻、精疲力盡。

但是,疲憊之餘,看到簾子乾乾淨淨、煥然一新,頓時,所有的勞累都煙消雲散,只是覺得無比的神清氣爽、心滿意足。

今年,當工作近尾聲時,突然發現:同一個房間的兩扇同材質、同時掛上的簾子,卻有不同的結果:其中之一還完好如初,另一扇則已經鬆散、破裂。兩者相距不超過一公尺,「命運」大不同,正可謂「差之毫釐,失之千里」!

納悶之際,我開始琢磨問題的關鍵,探究出──是有兩個高深莫測的魔法師在其中的緣故,那就是空間與時間。這兩股力量交互作用,導致意想不到的差異!

空間,也就是環境,一扇窗是正向西曬,另一扇則是偏向西曬。後者些微傾斜的角度,較前者少受日照,因此得以安然無事的和原來一樣。這和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相似,本身的觀念和習性受環境影響而改變,物品也不例外,所以,千萬不能小覷!

從時間來看,每天多或少一點點,那麼,長年累月、不斷地堆積,幾年、十年、千百年之後,會產生莫大的差距,這是不言可喻的。而關於時間的力量,在我們周遭的例子比比皆是、舉目可見:生滅、消長或盛衰,無一能跳脫這個原由,因此,一定不可輕忽。

《易經》上指出:「君子慎始,差若毫釐,謬以千里。」重視事物的起頭,起頭若有一絲一毫的偏差,結果會造成很大的錯誤;所以,謹慎的開始,是正本清源之道。有一個正確的立足點,再加上孜孜不息的努力,就經得起空間與時間的多方試煉。@#

責任編輯:方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人都有過失,能誠心聽取他人意見和指責,並虛心改正,這只有有德之人才能做到。唐太宗是歷史上少有的聖君明主,他以廣開言路、虛心納諫而著稱,以下是史書上記載的幾則唐太宗「誠心求過,聞過則喜」的小故事,身為天子的那份謙遜和博大胸懷足可以垂範後世。
  • 貞觀十九年(645年),玄奘西行至天竺取經歸唐後,太宗令其住錫西京弘福寺,一切經費由朝廷供給,並親賜《瑜伽師地論》之序,即《大唐三藏聖教序》,成就玄奘譯經偉業及千秋功名,也奠定自唐至今千百年來佛家修煉在中土經久不息之流傳。
  • 待吳國滅亡後,西施既報了越國之恩,又以身投江以死身報吳王的恩寵。她生為越國之忠民,死為吳國之忠魂。像西施這般的志向和作為,這般的苦心孤詣,恐怕史上算來也沒有幾人能與她相比。
  • 晉王楊廣統領50萬大軍伐陳一統天下,不收受南朝任何府庫之物,悉數封存運送京城,又廣求前朝典章,散佚經典古本字畫藝術經典,全部保存在觀文殿。此舉為他贏得賢王的美譽,因此朝野上下對他寄予厚望。
  • 在五代時期,唐朝的大預言書《推背圖》已經風靡華夏。其實,如果柴榮能認真看一下《推背圖》的話,不難看出自己命定的運程已被一日不差的寫在預言上了。
  • 鐵鍋用來作儲水、受火,日常生活不可缺少。鑄鍋時用生鐵或報廢的鑄鐵器為原料。大小沒有固定格式,常用的鐵鍋口徑以二尺為準,厚約二分。小者口徑半之,厚薄不減。其鑄模分內、外兩層,先塑造其內模,放多日乾燥後,根據鍋形狀大小,然後再作置於內模之上的外層蓋模。作外模的匠人要非常精細地操作,稍差一點,模就沒有用了。
  • 宋朝的奸相秦檜因害死抗金名將岳飛,遭世人唾棄。在風水書籍中記載,秦檜曾逼迫風水大師為其尋風水寶地,好令後代子孫都能為王為侯。風水大師被迫為秦檜布了一個龍穴,臨走時預測「此地不發無地理,此地若發無天理!」
  • 當我們強調商業成就和利潤時,可能無意中已經將人變成了商品,或曰「消費」的奴隸。
  • 無論中國畫西洋畫,不重視基本功的藝術之路都不會走遠走穩,古時中國或西方正統繪畫領域,都把基本功的訓練當成步入繪畫大門的門檻。
  • 又是新一年的來臨,很多人都會在新年許下一些願望,從商人士希望生意興隆,在職人士希望步步高升,學生希望學業進步等。 希望自己做得好一點、過得好一點,也是人之常情。不過,如果我們可以將願望擴闊一下,意義可能更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