訃告誤傳拆散「鳳凰」 她題詩銘志終續姻緣

文/宋寶藍

清 戴洪畫 《齡壽萬年.鳳凰祥雲》。(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1657
【字號】    
   標籤: tags: , , , ,

明朝時期,有一個人和盧瀚同名同姓,後來那人不幸去世了,訃告誤傳到揚州。盧妻以為夫君去世,悲痛欲絕。後來,她在金山寺璧題寫一首詩,使得兩人再續夫妻之緣。

官員盧瀚的妻子叫李妙惠,貞節有操守。盧瀚進京趕考時,妙惠就留在揚州。

明孝宗弘治初年,盧瀚會試名落孫山,於是留在京城講學。京裡有一個人和他同名同姓,也叫「盧瀚」,不巧的是這個「盧瀚」有一天去世了。訃告誤傳到盧的家鄉揚州,李妙惠以為丈夫死了,悲痛欲絕。

更不巧的是,那一年又發生了饑荒,糧價飛漲,百姓苦不堪言。妙惠的父母憐憫女兒年紀輕輕就守寡,強迫她嫁給江西新淦的巨商謝能之子謝啟。儘管妙惠一再拒絕,終是架不住父母的強勢,迫不得已,只好嫁到謝家。

謝啟的繼母也是揚州人,李妙惠懇乞作她的婢女,以保全自己的貞節操守。所以謝啟始終未能如願與她成夫妻之道。妙惠勤懇地侍奉謝啟的繼母,片刻不離左右。

謝啟無機可乘,只好載著一批鹽,趕赴江西做生意。繼母與妙惠也繼而回到江西。她們的船曾停靠在金山。繼母帶著妙惠到寺中去還願。

妙惠對盧瀚念念不忘,在牆壁上題寫一首詩,以銘心志。其詩云:
「一自當年拆鳳凰,至今消息兩茫茫。
蓋棺不作橫金婦,入地還尋折桂郎。
彭澤曉煙歸宿夢,瀟湘夜雨斷愁腸。
新詩寫向金山寺,高掛雲帆過豫章。」

她在詩文的末尾署上了自己的姓氏:「揚州盧某妻李氏題。」

至弘治六年(1493年),盧瀚如願登科,進士及第。朝廷授予他編修實錄的差事,盧瀚奉命前往江西。途徑揚州時,得知李氏已經改嫁的消息。

當他登上金山寺,看見牆壁上妻子所題的詩文,不禁潸然淚下。當他來到江西後,尋訪富商鹽船,並教僕人差吏四處傳唱妙惠的詩文,往來於鹽船之間二天。

李妙惠聽到自己的詩文被人傳唱,不免好奇,於是喚來僕人,問他們從何處得知那首詩?人們就將事情的原委告訴她。

妙惠聽後大吃一驚,繼而高興地說:「原來我的丈夫還活著啊!」於是悄悄地與盧瀚約定,夜裡乘舟相見。

儘管李氏嫁給謝家已經二年,依然保守著自己的貞節。謝母也為她的事蹟感嘆,於是支持她,滿足她的心願,讓她回到盧瀚的身邊。當妙惠再次回到盧家時,盧母也深自感嘆。

一樁誤報的消息,拆散了盧瀚夫婦的姻緣。又因妙惠詩文銘志「入地還尋折桂郎」,她對夫君忠貞的心願和依戀,終使他們破鏡重圓,找回佳偶良緣。

事據《堯山堂外紀》卷89@*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王義士欽佩許德溥的風節,想搭救他的妻子,但是冥思苦想,卻想不出好辦法...........
  • 這首詩的作者卓文君,生活在西漢年間,容貌嬌美,喜歡音樂,十七歲而寡。詩中反映出來作者對純潔忠貞愛情的追求,喻男子漢大丈夫本應堂堂正正,正義凜然,何必那樣貪戀財色。
  • 四個婢女送黃原出門。也就半天的時間,他就回到了家中。從此以後,每到三月的這一天,他常常會看到空中疾駛過一輛車,是女子乘坐的帷幕車子,猶如飛一樣疾駛而過。令他魂牽夢繞的女子,是否就在車裡呢?古籍留下一片空白,成了永久的懸念。
  • 說到「交杯酒」,人們的第一反應想到的就是在婚禮儀式上,新郎新娘各執一杯酒,或手腕相扣,或手臂相繞,之後各飲一口。在現代人眼中,這代表著夫妻相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然而,這與古人的「交杯酒」不僅在形式上,而且在寓意上都是有些差異的。
  • 《壽康寶鑑》裡記載的一個因果故事,引發了我的一些思考。故事中藍潤玉的行為,在現代人眼裡,不僅不算啥錯誤,很可能還會被人以「痴情」「追求愛情」等來看待,會看成一段有「浪漫情愫」的「暗戀」及「美好回憶」。可是,他的行為卻遭到了天譴惡報。
  • 北宋初年,在益津關一地(現今河北省霸州市),名將楊延昭成功運用「火牛陣」大敗韓昌的五萬鐵甲騎兵,重現了這場經典戰役。
  • 鐵甲騎兵,是騎士與戰馬都穿著堅固鐵甲的兵種。他們同時具備極高的防禦與攻擊能力,主要用以前線衝鋒擊破步兵之方陣,在東西方戰史上都有過輝煌戰果的紀錄。在北宋時期的遼國也有著這樣一支精銳部隊,一度讓宋軍陷入苦戰,但這支部隊最後是如何被打敗的呢?這便是在河北當地流傳千年的楊門女將大破鐵甲騎兵的傳說......
  • 傳說大禹治水留下的海眼,在江陵縣城的南門外就有一個。「海眼」有龍、各種神獸或神靈鎮守,不能輕易移動、打開,否則海水就會倒灌陸地,形成洪水災害,江陵城就發生過這樣的事。
  • 唐總督只信鬼話勘案,不重證據,差點造成一樁冤案;而江蘇司郎中紀容舒與刑部主事余文儀,雖遇奇事,仍盡忠職守,詳實勘查案件,最後讓一樁沉冤得以昭雪。
  • 老人收到的一百兩,其實是從商人的箱子裡拿出來的,而招待老人的酒席,是典當商人的背心付的錢。但這位江西術士如何辦到的?這就無人知曉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