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行吟:探索自己

作者:方靜
「探索自己」,才能找到定位,足以安頓身心。(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氣: 121
【字號】    
   標籤: tags: ,

疫情趨緩、封鎖降級,出門去整理頭髮。閒聊中,美髮師感慨:兒子的運氣不好,自去年大學畢業後,謀職不順,一直未穩定下來。我回應道:雖然時機不佳,但是趁年輕慢慢摸索、累積經驗,等水到渠成,會找到一條出路!

瀟灑、正向的媽媽贊同這個說法,並且對孩子表示——最近看的一部戲,劇中傳統手工皮革匠人對兒子的贈言:無論做哪一行,都是辛苦的,那麼,何不選擇自己喜歡的呢?戲劇中,幸運的孩子,遇上睿智的父親;而現實裡,美髮師母子,也是如此!

接著,她又說,有一位客人,是一個成功的房仲專業,此前,做過二十幾種行業,直到四十多歲,才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工作。哇,這是一個「探索自己」的故事,聽來充滿希望又感動不已!其中,最讓人佩服的是勇敢、堅強的意志。長期鍥而不捨、再接再厲,所展現的獨特魅力,大多數人難以企及。

年輕時,身邊不乏有人立下宏願,要環遊各國、探索世界;可是,包括自己在內,卻很少聽說過有人要仔細的「探索自己」。我們總在外面追尋或打轉,落得汲汲營營、疲於奔命;其實,「探索自己」,才能找到定位,足以安頓身心。

「探索自己」,就是透過種種嘗試、學習,對自己的能力、特質、興趣和價值觀等等,有更深入的瞭解與掌握。因此,在面對困難時,比較沉著鎮定、不輕易動搖;在遭逢逆境時,也會有更好的應對方式。換言之,透過「探索自己」,來讓生命成長與進步,甚至是自我實現,達成理想和目標。

而年齡並非界線,「探索自己」,無論何時都不嫌晚。姜子牙,輔佐武王伐紂,建立周朝。72歲時,相傳他在渭水之濱垂釣,才遇到尋遍天下人才的周文王,從此被重用。近代中國畫壇享有盛名的藝術大師齊白石,也是基礎差、起步晚,在56歲之際才開始大膽突破自己,轉變畫風後因此聲名大振。

「探索自己」是一個開發潛能與蓄積實力的過程,當然是愈早愈好;然而如果錯過時機,也無須沮喪,因為,穩紮穩打、大器晚成的精采絕倫,毫不遜於意氣風發、少年得志的璀璨奪目!@

責任編輯:方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陳陶(約812年—約885年?)字嵩伯,晚唐著名詩人。其詩「無一點塵氣。于晚唐諸人中,最得平淡」[1],《隴西行》為其傳世名篇:「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可伶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2]大中時,遊學長安,後隱居南昌西山。有詩集十卷,已散佚,後人輯有《陳嵩伯詩集》一卷。《全唐詩》存錄其詩二卷[3]。
  • 紂王在鹿台自焚後,周武王對姜子牙說:「要另當檢出紂王骸骨,以禮安葬。」姜子牙領命,吩咐軍士檢點紂王遺骸,具為衣衾,以天子之禮殯葬。
  • 端午節豐富的民俗文化內涵,為歷代繪畫界提供了很多創作靈感與素材。轉眼就是端午節了,讓我們在享用應景美食之餘,也一道來品賞這些獨特的、具傳統民俗意味的畫作!
  • 眾芳在寒風中搖落殆盡的時候,卻有一種嬌豔欲滴的花簇集在那頗高(2米至5米)的灌木或小喬木的諸多枝頭嫣然盛開,她們便是錦葵科木槿屬的木芙蓉。
  • 上期我們講到出生禮俗,人一生還有一方面會影響我們一生,那就是名字。父母都會給我們起名字,名字裡蘊含了哪些文化,從古至今關於名字我們又丟失了哪些文化呢?
  • 典故「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說的是有著雄才大略和治國安邦之能的姜子牙與周文王相遇的故事。一直隱居海濱的姜子牙在72歲時,在渭水之濱的磻溪(今陝西寶雞境內)釣魚,以便與姬昌,即後來的周文王相見,並輔佐其消滅無道的商紂政權。而姬昌在此期間外出狩獵前占卜的卦辭說:「所得獵物非龍非螭、非虎非熊,所得乃是成就霸王之業的輔臣。」姬昌出獵,果然在渭河之濱遇到姜子牙。姬昌與他交談後大喜,還一同乘車而歸,尊其為太師 。
  • 《三國演義》中,有位神祕的水鏡先生,他未卜先知,對天下事了如指掌。他預言劉備日後「龍向天飛」;他推薦奇才諸葛亮,一言道破「得其主,不得其時」。後人評價說,水鏡先生如果出山,一定會改寫三國歷史。
  • 夜寒刺骨,他悠悠醒來,所見卻是囚籠般的帳篷,所聽卻是刀劍般的朔風。披上禦寒的外袍,為熟睡的妻子掖好被子,他便悄悄踱步到帳外。出帳之前,他還不忘小心翼翼地捧著,角落裡那三尺來長、懸垂著三重赤色牦尾的符節。
  • 變老中的媽媽常與我說:「活到老,學到老;學到老,學不了。」這富有哲理的話,此時不再是教導我和她學生的激勵辭,而是老人家最後一段人生路的感悟語。
  • 如果說「文藝復興」是西方藝術史上的一頂王冠的話,那麼這頂金光閃閃王冠上最璀璨的明珠,就要數「文藝復興三傑」了。在這三傑中,米開朗基羅和達芬奇我都已經講過了,那麼這最後一傑:拉斐爾,就是我們本季「大話西油」最後兩集的主人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