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達人】狀元神農的彩色世界─劉讚和

陳麗文
font print 人氣: 106
【字號】    
   標籤: tags:


 帶 有特殊氣味的椒類,是營養價值很高的健康蔬果,近年來市面上除了青椒外,也常見到紅色、黃色的彩色甜椒。通過多層評選,並獲得滿分的94年神農獎狀元劉讚和,就是在南投縣埔里種植彩色甜椒的農民。

 劉 讚和原先是個在台中經營傢俱業有聲有色的商人,帶著一千多元來到埔里,賣掉豪華的賓士車,換成「脫拉庫」,從2分地開始經營他的彩椒園。在種植彩色甜椒之前,他對這種色彩豔麗的蔬果並不認識,基於曾種植小辣椒和青色甜椒,加上看好市場走向,毅然地投下資本種植彩色甜椒。十多年前台灣雖然已有彩色甜椒品種,但劉讚和還是從國外進口各種不同品系,經過篩選、試種,在生產履歷制度尚未出現之時,就用心的做記錄、改進,再將心得分享給班友,介紹給大家一起種植他精選出的品種。經過近三年、一百多種的品系試種,劉讚和的彩色甜椒成功在市場上打出名號,直到現在,他還是不斷嘗試、挑選更優良的品種。

 精 選出的彩色甜椒品種不一定能適應台灣的地理和氣候,和外國比較起來,台灣的溫室冬天需要增溫、夏季又需要降溫,所花費的成本相對提高。劉讚和以50支溫度計做比照試驗,發現加了白色隔熱漆的泥炭土介質包(植物生長用的裝袋土壤)溫度可降低5度,彩椒比較不會得到讓果實萎縮及腐爛的「尻腐病」,鈣質也較易吸收。為了解決輸送養液的管線問題,他還設計了零污染固定彈簧和養液自動化系統,讓各種養液調和好之後,在第一時間就能輸送給彩椒。

 除 了成功的栽培彩色甜椒之外,劉讚和也替班友規畫設計嶄新的溫室,不但方便動力升降車作業,同樣的養液經由自動化系統微調,能同時分送給有不同需求的其他農作物。除了不需電力的自動門設計,溫室上方還有自動伸展塑膠布,方便擋雨、散熱的功能,讓人打從心裡佩服他的心思縝密,而這些嶄新的設計,也替班友在搭建溫室所的花費上,減少了三成的成本。


 本 著凡事親身試驗的精神,劉讚和的彩椒場可以說是台中農改場的最佳試驗地,除了改良、降低成本的介質之外,還有方便在3.5公尺高的溫室中收成的動力升降採收車,都在他的彩椒場試驗實,再送回農改場不斷改良。
 
曾 種過牛蕃茄的劉讚和,打破以往「由地面往上生長」的傳統作法,將介質包用立體高架固定在溫室最上方,使用垂吊法來栽種。種植的結果讓一顆牛蕃茄多生長2、3串果實,並且避免了營養傳送不均的問題,栽種出來的牛蕃茄果實,每串的第一顆到最後一顆,都一樣碩大飽滿。因為有著不墨守舊制的創意,劉讚和所經營的農場,每每為台灣農業界帶來驚喜。
 
推 出生菜沙拉的速食店業者肯德基,希望商品中的彩色甜椒由劉讚和的產銷班負責提供,而每天的使用量高達5000公斤。如此穩定的合作計畫找上門來,劉讚和竟然沒有接受,因為「需求量太大了,就算我能夠提供,對市場需求也會造成影響。」考慮到整體面,擔心將彩色甜椒全數提供給肯德基之後,造成市場價格的波動和其他可能出現的影響,劉讚和因此放棄合作機會,而肯德基現在所使用的彩色甜椒,則是全數由國外進口。
 
一 顆彩色甜椒的種子和一份同等重量的黃金相較,種子的價格是黃金的四倍,彩色甜椒的市場也因此尚未開發完全,目前市場上的彩色甜椒需求量大於供給量。每當有人上門求教,劉讚和都毫不吝嗇的傾囊相授,身為椒農,他希望加入美麗彩色甜椒世界的農民能夠增加,並不因擔心市場被瓜分,就將技術和經驗留在自己的溫室之中。
 
雖 然劉讚和的彩色甜椒八成都銷往台北一市,少部分則是在台中地區銷售,不過現在只要到埔里觀光,你可以輕易的發現,各式餐廳都有以彩色甜椒為材料的全新菜色,當地也興起了以彩色甜椒為主的觀光農園。如果要來埔里觀光,除了紙寮、酒廠,不妨也多認識一下美麗又健康的彩色甜椒吧!
——本文轉載自《OTOP地方特色網》 http://www.otop.org.tw(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來到金門的小徑村,到處所見盡是平凡的村落與住家,然而這裡卻住了一位用相機記錄金門的文史工作者蔡顯國,曾經舉辦過坑道影像展、末代金蓮、砲彈工廠等攝影展的他,對於金門有一種尋根的渴望與動力,也因為金門特殊的地理環境與歷史背景,造就了他選擇以相機做為出發點,替金門也替自己找回一份失落的回憶。
  • 曾經是開著百萬名車出入的簡連生,在十多年前投入有機農業的領域後,這輛昂貴的名車頓時成了他的運菜車,每天除了上前跟菜市場的媽媽們寒暄外,發揮生意頭腦的簡連生也開始從他們的回應裡進行問卷調查的工作,並在面對客戶時進行農藥與人體健康的觀念,一步步將當時高過時蔬6倍的有機蔬菜推展出去。
     
  • 如 同古老的傳說,在一個神秘的島嶼上,住著一位島主,他在這塊無人居住的島嶼上,默默的守護著祖先所留下來的瑰麗之地。「這是我好幾代以前的祖先所留下來的島嶼,地契現在都還在喔!」塗義福自從回到澎湖之後,就十分用心經營這個屬於家族傳承的地方。在開發觀光方面,他始終秉持著不會對環境的保育上構成威脅為準則,只要是來這裡玩的遊客,他都會一一教育,讓大家和他一樣了解這塊土地,珍惜海裡的資源。
  • 遠 洋漁業船長謝哲三,即使周遊列國將近50年,對於英文的應對,他也總是以「no」及「party」闖天下。

  • 「 司機麻煩,我要到夫人村」「去那邊喝咖啡?」10個到夫人村的人有10個一定都是去喝咖啡,而且報到率最高的時段一定是落日,因為遊客可以坐在貝殼裝飾的牆垣靜數紅咚咚的太陽沉入海面,等粼粼的波光退去接著上映的是一張繡滿璀燦晶亮的星光黑幕,籠罩著岸邊所有需要被安慰的人。
  • 從 桃園縣復興鄉的泰雅部落嫁到南庄鄉東河村的賽夏部落,朵細·馬幸(徐年枝),做的不是傳統的泰雅族編織,而是從賽夏族的傳統編織延伸而成的創新產品,不論是現代的手機袋或實用的零錢包,朵細·馬幸運用賽夏傳統圖騰與色彩編織出的不僅是無止盡的創意,更是文化的傳承。
  • 一 年要求自己得發表六篇文章、四處遊歷各國比較林業經營的中興大學森林學系羅紹麟教授,除了一步步踏實的在學界耕耘外,同時也是造林將近30年的育林人,除雙重身份以外,性格也隨之改變。面對群眾,羅紹麟侃侃而談的以實作經驗發聲,但在退居自己那片隱世的小林地後,常常可以看他目光飄遠,停留在地平線的盡頭,這位將林地所見所聞提供給學界專業人士及學生的教授,謙虛的說「野人獻曝而已啦!」

  • 拿 起一本竹製的餐廳菜單,劉文煌嘴裏唸了聲「阿彌陀佛」,右手輕輕一掀,就翻開了菜單。面對使盡蠻力也打不開的客人,他說:「只要誠心誠意的說阿彌陀佛,就可以打開啦!」聽著劉文煌煞有其事的說著,大伙總是笑得東倒西歪,唸多少次的阿彌陀佛都沒用。原來,這菜單也是有「玄機」在裏頭的呢!
  • 南 投縣鹿谷鄉特用作物產銷班第5班班長張富欽,以產製凍頂烏龍茶為主,利用夏茶產製團粒狀的「貴妃茶」,施用含氮量高的有機肥,誘使小葉綠蟬吸食茶菁,增加貴妃茶的茶菁產量;研發凍頂茶茶菁發酵技術及低溫烘焙法,並發揮創意,將貴妃茶加入紅茶,研發「貴妃紅玉冷泡茶」立體茶包,有效縮短冷泡時間。所產製的烏龍茶以「富源茶圃」品牌行銷,貴妃茶則透過產銷班以「頂貴妃」、「貴妃美人」共同品牌銷售。對於推動個人茶葉及產銷班貴妃茶系列產品,均積極參與、績效優異,獲神農獎表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