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建築的奇蹟——萬里長城

font print 人氣: 416
【字號】    
   標籤: tags:

萬里長城,以它浩大的工程,雄偉的氣魄和悠久的歷史著稱於世,被列為世界奇蹟。
  
長城的歷史和偉大氣魄
  
萬里長城是公元前7世紀開始修建的。當時,中國北方諸侯割據,他們為了防禦鄰近諸侯的侵襲,在各自的領土上先後築起了一段段防衛牆。與此同時,燕、趙、秦三個諸侯國的北方,又與少數民族中以遊牧為主的匈奴族為鄰,為了防禦匈奴奴隸主的騷擾,三國各自都在他們的弱方修築了長城。
  
到了公元前3世紀秦始皇統一了中國,把一段段的長城連結起來,成了現在萬里長城的基礎。後來經過歷代增建,及到明朝,就修成了現在的這個樣子。它東起渤海灣的山海關,經河北、北京、山西、陝西、內蒙古、寧夏到甘肅的嘉峪關,穿過崇山峻嶺,山澗峽谷,綿延起伏,長約12000多華里,因而名為萬里長城。
  
在古代修建如此巨大的工程,實在是一件了不起的事。特別是它不是一般的土牆,而是整齊的條石和結實的青磚砌築的。有人計算,如果把明長城所用的磚、石和土方,築成一道2米厚、4米高的圍牆,可以繞地球一週。不用說燒制這些磚石,就是把它們通過崎嶇的山間小路送達修建工地,已經是一項十分寵大的工程。
  
關隘、城牆、城台和烽火台
  
長城由關隘、城牆、城台和烽火台四部份組成。關隘一般都建在形勢險要之處,居庸關就是一個突出的代表。居庸關雄扼八達嶺的山口,居庸關和八達嶺附近的長城,城牆平均高7.8米,最高達14米,城牆的外側一般都選建在陡峭的山崖上,以增加攻城的困難。每隔不遠,有一座拱門,稱「券門」。守城士兵由此上下。城牆頂寬達5.8米,可容五馬並騎。
  
城台是每隔300至500米的一組高出牆頂的方形建築,是巡邏放嗩的地方。烽火台專門傳遞軍情。規定舉一煙鳴一炮表示來敵100人左右;舉二煙鳴二炮,來敵500人左右;1000人以上舉三煙鳴三炮….如此傳遞,千里之外的敵情可以在幾個小時之內使朝廷瞭解。
  
居庸關長城建築在一條長達15公里的山谷中間,兩旁山巒重疊,樹木蔥鬱,山花爛漫,景色瑰麗,遠在800年前的金代,就被列為燕京八景之一,稱為「居庸疊翠」。居庸關是從北面進入北京的門戶,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
  
居庸關的中心,現在還保存著一個雕刻精美的漢白玉石台,叫「雲台」。在元朝時,這台上建有三座石塔,於元末明初被毀。三塔毀後,在此台上又建一院,名「泰安寺」,此寺於清康熙年間被火焚燬,只剩下這個基座——雲台。雲台的券門內,石壁上雕刻有四大天王像,刻工精巧,姿態傳神;還有梵文、藏文、蒙文、維吾爾文、西夏文、漢文六種文字刻成的佛經。
  
(資料來源:世界旅遊網)(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陝西簡稱陝,省會西安,是中華文明發源地之一。80萬年前的藍田猿人,20萬年前的大荔人,6000年前的半坡人等都是證明。 文化旅遊
  • 幽薊東來第一關,襟連滄海枕青山。
    長城遠岫分高下,明月寒潮共往還。
    貢人梯航通異域,天開圖畫落塵寰。
    老臣巡歷瞻形勝,追想高皇創業艱。
       ——明太祖朱元璋
    文化旅遊
  • 素有齊魯仙境美譽的五峰山,位於濟南市西南22公里處南接泰山、曲阜,西望黃河。 文化旅遊
  • 海南因古名瓊州,簡稱瓊,省會海口。已發現6000年新石器時代遺址200多處,漢初設珠崖、儋耳二郡,三國有海南名稱。唐分設崖州、瓊州、儋州等,明設瓊州府,清改瓊崖道。古時海南被視為蠻荒絕地,共有49名被貶流放的官員在此度過餘生。 文化旅遊
  • 位於北京西北約40多公里有一個著名的陵墓區。這裡青山環抱,風景美麗,在方圓約40平方公里的小盆地裡,錯落有緻地分佈著明代13個皇帝的陵墓,後人稱為明十三陵。文化旅遊
  • 嘉峪關是明代萬里長城西端起點,位於甘肅省戈壁灘上嘉峪關鎮西南隅,坐落在祁連山脈文殊山與合黎山脈黑山間的峽谷地帶嘉峪上,因而得名。 文化旅遊
  • 在蘇州城內一條僻靜的小巷,有一座小園──曲園。這是清末著名文學家俞樾的故居。文化旅遊
  • 九龍壁在代王府,位於大同市中心和陽街,系明朱元璋第十三子朱桂的王府的照壁。洪武二十四年(1391)朱桂改封代王。洪武二十五年(1392)就藩大同。 文化旅遊
  • 黃山古稱黟山,南北長約40千米,東西寬約30千米。在大自然神斧的造化下, 以其獨特的風貌聳立在皖南山區,似一幅天然的畫卷,一首無聲的詩。它廣積華山之險峻、岱岳之雄偉、衡岳之煙雲、匡廬之瀑布,是中國名山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明代著名的旅行家徐霞客曾這樣評價黃山:「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 文化旅遊
  • 瀘定橋是由清朝康熙皇帝御批建造的懸索橋,是四川通往西康 、 西藏的要道之一。在沒有建橋之前,人們主要依靠竹索、藤索或附近的三個渡口渡過大渡河。由於水流湍急,無論官民,商旅,還是藩地使臣過河都很艱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