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ochtimes
culture
news
life
arts
新聞
副刊
評論
體育
娛樂
電子時報
突破封鎖
關於我們
投稿
正體
简体
文化百科
文明探索
人生感悟
文學世界
史海鉤沉
人物春秋
教育園地
預言與傳奇
文化博覽
文化漫談
神傳漢字
文化典故
歲時節慶禮俗
服飾刺繡
民俗采風
中國武術
武術漫談
武術概論
武德武規
基本套路
武術名家
中國建築•名勝古蹟
中國宮殿陵寢
傳統民俗文物
奇石珍玩
名山名寺石窟
中國園林名築
中國古代工程
茶文化
中國名茶
茶仙茶道
文人茶趣
茶具茶泉
茶史茶俗
命理五行
周易八卦
風水測字
八字命理
姓名起名
大紀元首頁
副刊
文化網
文化百科
文化博覽
文化典故
文化漫談
神傳漢字
文化典故
歲時節慶禮俗
服飾刺繡
民俗采風
華夏智慧與趣味
民俗探源
婚喪壽喜
文化典故
元宵節賞花燈吃元宵 起源有哪些說法?
「燈火樓台萬斛蓮」,一說到元宵夜,誰能不想起賞花燈呢?「嘉夜煮浮圓」,元宵夜更少不了元宵這一道美味!你知道這文化的起源嗎?不管是花燈還是元宵,都連繫著一種核心的精神。
【中華文化300問】
元宵節
元宵
花燈
2021年2月24日 7:30 PM
「五雷轟頂」是天譴嗎 雷神有眼擊惡人
古來中國俗話常說作惡多端會遭天打雷劈、遭「五雷轟頂」。作惡多端的人會遭天打雷劈的報應嗎?有實際的事件見證嗎?
成語數來寶
五雷轟頂
雷神
2021年1月25日 7:27 PM
疑心生暗鬼 八戒遭磨難 楚人怕鬼不分是非
常言道:「疑心生暗鬼。」若要為這句話找個「近親」,當屬杯弓蛇影了。二者異曲同工,都是形容某人疑神疑鬼,讓自己恐慌。西遊故事中的八戒,劉伯溫寓言中的怕鬼楚人,都給後人留下了有趣的故事。
西遊記
疑心生暗鬼
2021年1月15日 3:08 PM
妯娌和連襟的含意 亦親亦友知多少?
泰山的原故人物是唐代的宰相張說,東床的典故人物則是王羲之,「東床快婿」的暱稱就指他。那麼,妯娌和連襟這兩種親屬稱呼又是怎麼來的呢?
妯娌
連襟
中華文化300問
2020年12月2日 5:00 PM
不值一錢一句話 勾動一場恩怨情仇的死難
「不直一錢 」,成語的本事背景牽涉一宗人間恩怨情仇大悲劇,足以讓凡間之人深切警惕!
不值一錢
一錢不值
一文不值
【成語數來寶】
成語典故
2020年11月25日 7:09 PM
為何以國器、掌珠敬稱人子?
明代的啟蒙書《幼學瓊林‧卷二‧祖孫父子類》:「國器、掌珠,悉是稱人之子。」傳遞了古人敬稱別人家的子輩為國器、掌珠的謙良傳統文化。
國器
掌珠
掌上明珠
房謀杜斷
2020年11月11日 8:19 AM
夫妻不叫老公老婆 怎表卿卿我我和禮敬?
古今夫妻有哪些常見的稱謂?這些稱謂有來自禮制規定,也有取用隱喻、代指,展現幽默與情義,傳達了卿卿我我的情義。你知道多少呢?
中華文化300問
婚姻
夫妻稱謂
典故
2020年11月4日 10:00 PM
為何初婚稱「結髮」再娶叫「續弦」?
「良緣由夙締,佳偶自天成」 ;「 結髮係是初婚,續弦乃是再娶」。那麼「結髮」和「續弦」的說法源自何來呢?
【中華文化300問】
結髮
結髮夫妻
續弦
2020年10月28日 11:14 AM
「近水樓臺先得月」以詩借問結好果
「近水樓臺先得月」也簡略成「「近水樓臺」一詞,這句話的典故來處充滿蘊藉含蓄的敦厚,恰恰與尖銳諷刺相反,展現了中國傳統知識分子的儒雅品格。
近水樓臺
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逢春
成語典故
成語數來寶
2020年10月14日 11:35 PM
淡泊明志 寧靜致遠
《誡子書》中有言:「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這句話大致的意思是:「你要時常摒棄你的慾望,達到淡泊的心境,這個時候你再去確立你所要走的道路。在做事時也要保持寧靜的精神狀態,這樣你才能堅持把你的路走得更遠、更長。」
淡泊明志
寧靜致遠
神韻藝術團
草船借箭
諸葛亮
2020年10月14日 6:40 PM
天下三分明月夜 二分無賴是揚州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被評為詩壇一奇句。一樣「天下明月三分」,迢遞二分兩樣情,甦醒了秋思,準備迎中秋了。
三分明月夜
中秋
明月
2020年9月16日 8:25 PM
【典故新解】一鳴驚人的楚莊王和齊威王
歷史上的君王,或昏或明,或暴或庸,極少有像楚莊王、齊威王這樣的君王,瞬間從「昏君」轉身為明君,行霹靂手段,國家大治。一個人的智商、政商,怎能忽然判若兩人呢?若非神助,那只有一種可能,就是他們的昏庸另有隱情。
典故新解
一鳴驚人
楚莊王
齊威王
2020年9月11日 9:13 PM
「墨守成規」內藏墨子和諸葛亮的偉績
「墨守成規」成語典故所對應的人與事很有來頭,說的是墨子和諸葛亮的智慧、發明與制度哪。在時代演遞的過程中,「墨守成規」反而被賦予了比較多的負面意義。
【成語數來寶】
成語典故
墨守成規
墨子
諸葛亮
2020年9月9日 7:09 PM
不以存亡易心的古代奇女子
「仁者不以盛衰改節,義者不以存亡易心。」在面臨生死存亡的選擇時,她們選擇守信而忘生、守義而忘利、守貞而忘貴,從而名留千古。
伯姬
貞姜
高行
楚貞姬
魏節乳母
2020年9月1日 11:41 PM
天上人間七夕節 牛郎織女故事知多少
一年容易臨七夕,知道傳說千古的七夕愛情故事是怎樣演變的嗎?給你幾個經典的牛郎織女的七夕故事,從傳承中找一找故事真締吧。
七夕
牛郎織女
2020年8月25日 11:38 AM
中華典故:綠衣使者
唐明皇時,長安人楊崇義的妻子劉氏與鄰人李弇私通,二人竟想害死楊崇義,做長久夫妻。
綠衣使者
鸚鵡
典故
2020年8月23日 6:40 PM
千里赴約 東漢范式張劭的生死之交
古代中國有五種人倫關係,即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孟子認為:君臣之間有禮義之道,故應忠;父子之間有尊卑之序,故應孝,兄弟手足之間乃骨肉至親,故應悌;夫妻之間摯愛而又內外有別,故應忍;朋友之間有誠信之德,故應善;這是處理人與人之間倫理關係的道理和行為準則。單以朋友關係來說,朋友不僅貴在相知,更貴在誠信、貴在守義。千古流傳的東漢名士范式和張劭的「雞黍生死之交」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張劭
生死之交
范式
范張雞黍
雞黍之約
2020年8月20日 1:24 AM
孟嘗君「狡兔三窟」為何仍絕子絕孫?
「狡兔三窟」是說狡猾的兔子有三個洞穴,用來藏身躲避災難,比喻一個人有多種避禍的準備。戰國時代的齊國宰相孟嘗君有「狡兔三窟」,為何絕子絕孫呢?
狡兔三窟
孟嘗君
成語數來寶
成語典故
2020年8月19日 7:33 PM
為什麼「柳營」成軍營的代稱?
《詩經.采薇》詩篇中的楊柳與行軍戍役有關。往後的世代,以「柳營」代稱軍營,另有一則讓人打心底讚賞的典故。
中華文化300問
柳營
周亞夫
漢文帝
2020年8月12日 7:50 PM
「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是什麼道?
「放之四海而皆準」這耳熟能詳的詞兒其實不是句俗語,而是出於經典之作。你知道是誰說的嗎?本文來搜一搜這詞兒背後被遺忘的經典義涵。
成語數來寶
成語典故
放之四海而皆準
孝道
2020年8月5日 5:00 PM
賢德母親教子有方 成就國之棟梁
賢母使子賢,自古以來,有很多仁人志士正是在賢德的母親含辛茹苦的教導下,才養成了良好的品格並心懷宏大的抱負,才能「先天下之憂而憂」,才能正色立朝,才能成為所處朝代的棟梁之才和諤諤之士。今人耳熟能詳的教子有方的故事當屬孟母三遷、岳母刺字,而這在中華五千年文明史中只是滄海一粟。
李景讓
列女傳
鄭善果
2020年8月4日 1:05 AM
「一了百了」 如何「得」了?
「一了百了 」在語源上有兩種說法,另外明代大思想家、哲學家、修行覺者王守仁在講學中,用了「一了百了」一詞,他們各自的說法展開怎樣的內涵與境界呢?
成語典故
成語數來寶
一了百了
2020年7月24日 4:23 PM
醫和:能預知人壽數和國運的醫生
醫和,春秋時期秦國著名的大醫學家,其姓不可考,名和。他以天人合一、四時陰陽相生相剋的理論,講述了「上醫治國、中醫治病」的道理。
醫和
勸諫
晉平公
2020年7月22日 12:52 AM
韓非「老馬識途」老故事 對現代人有何啟示?
《韓非子》中有篇〈老馬識途〉,講管仲有一次隨齊桓公出征而迷途,結果靠老馬找到回國的路。韓非子意不在誇獎老馬,那麼他意指的真「老馬」又是誰呢?
成語數來寶
老馬識途
管仲
2020年7月15日 8:12 PM
古琴為什麽可以治病?
古琴有三千年以上的歷史了,是中國傳統撥弦樂器,屬於八音中的絲,也稱瑤琴、玉琴、絲桐。最初古琴只有五根弦,後來周文王、周武王增加了文、武二弦,象徵君臣之恩,所以古琴又稱七弦琴。
古琴
瑤琴
沁德居創作組
2020年7月14日 3:17 AM
華夏文化的基礎就在這「里」
不管是度量距離的「里」,或是代言故鄉的「里」,兩者是有一個共同的、古老的起源,而且在後代,「里」持續發揮著很大的文化效力。那麼,這源頭在哪呢?
中華文化300問
里
井田制度
2020年7月8日 7:38 PM
孔子一生的祈禱體現什麼境界?
《論語》中有二處孔子與弟子的對話中是圍繞「祈禱」這個主題的,從其中可以看到孔子個人的信念。
成語數來寶
成語典故
不愧屋漏
2020年7月1日 7:47 PM
「跛鱉千里」鼓舞所有世間人
荀子以跛鱉千里,勸喻人持恆「積土成山,積水成淵,積善成德」,持恆累積學識,持恆修出高德大善的聖人之心,而這一切都要從蹞步做起。
成語數來寶
成語典故
跛鱉千里
荀子
2020年6月10日 8:17 PM
史魚尸諫與朱雲折檻 直臣留名青史
西漢的《素書》有言「聽讒而美聞諫而仇者亡」,意思是君王聽到諂媚的話就開心、聽見勸諫就生氣和怨恨,後果很嚴重。是以,臣子的諫言對於君王非常重要。《論語》則說「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身為臣子,為國為民,盡忠職守,勸諫君王,是為臣的本分。
尸諫
史魚
朱雲
折檻
2020年6月8日 3:25 PM
六月雪、御史雨 天非不語雪雨代言
「六月雪」和「御史雨」,非關雨雪,這場雪、這場雨都和「冤獄」有關,明現傳統中華文化的一種宇宙觀──天人感應,超乎凡間的力量,偶爾露真容。
六月雪
御史雨
璀璨中華文化
天人感應
2020年6月3日 8:05 PM
1
2
3
...
下一頁
共有約 1023 條記錄
【傳奇大觀】紅塵夢醒覓歸處 心堅志純終有成
預言中的大瘟疫和中國變局
預言試析(8)上海的命運和抉擇
戲劇性的人生轉折
你這樣夠嗎
怎麼對:頭頭是道 誰賓誰主 喫一碗各自西東
【解密時分】台灣原住民大洪水的傳說
天下第一福 招「福」祕辛
中國新年:回溯辛丑三百年 危難中尋曙光
我們使用cookies來了解您如何使用我們的網站並改善您的用户體驗。這包括個性化的內容和廣告。若您繼續使用我們的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以及我们更新的隐私政策(Privace Policy)和使用條款。
更多信息
我同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