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厲管教將導致兒童超重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6月8日訊】(大紀元記者秦飛編譯報導)一項新的研究發現,父母的管教方式將影響兒童的體重及學齡前是否超重。

這項研究將父母的教養方式分為四種﹕一﹑獨斷專行型﹕嚴格的訓練者,凡事為小孩做決定﹔二﹑權威型﹕比較尊重孩子的觀點和想法,在有限的範圍內給孩子適度的自由﹔三﹑自由型﹕放縱小孩,沒有紀律﹔四﹑疏忽型﹕沒有投入精力也不設規矩。

研究的作者波士頓大學醫學院的醫療講師Kyung Rhee 博士和她的同事對872個個案進行了評估,其中約11%的兒童體重遠遠超重,超出他們年齡與性別標準值的95%以上。

獨裁者的教育與超重有著密切的關係,她們的孩子超重的風險比權威型母親的小孩高出五倍。自由型和疏忽型的母親,其小孩超重風險為兩倍於權威型母親的小孩。

研究也發現,權威型的教育與更好的學校成績、更佳的自制能力、更少的憂鬱徵兆、較少的青少年期好勇鬥狠有關聯。Rhee推測,這是由於權威性的父母允許孩子發展「某些自我監督的能力」。

例如,一位獨斷的父母會告訴孩子每晚要吃一樣蔬菜,他們把菜放在孩子的碗裡說﹕吃掉它。所以小孩學會服從別人的意見,他可能不會根據身體的需求決定是否吃飽。但一位權威型的父母可能給孩子幾種蔬菜進行選擇。

在另一項研究中,兒童健康與人類發展學會的成長和肥胖組主任傑克.嚴諾夫斯基Jack Yanovski),發現超重的兒童中骨折和骨骼肌系統不適的比例很高。
他的工作組審查了1996年至2004年227名超重兒童和128名正常體重兒童的病歷。

21%的超重兒童有膝蓋疼痛,而正常兒童中僅有16.7%。骨折和骨骼疼痛在超重兒童中的比例比正常兒童高四倍,體重越重,問題越多。

嚴諾夫斯基認為他收集的數據可能不夠多,但這議題是值得研究的。

另一位專家,華盛頓大學聖路易斯醫學院的助理教授瑞克.斯坦(Rick Stein)對這兩項研究結果並不感到驚訝。

他對家長的建議是:對小孩要管教,但用正面的方式;在小孩行為正確時多做鼓勵。

(資料來源﹕Healthday News)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我建議教育部每年都舉辦一次全國性的會考,考試題目務求簡單,其目的只是看看全國各級學校的各個年級學生中,有多少人根本沒有達到最低標準。
  • 到目前為止,政府還沒有勇氣公佈學力測驗結果的城鄉差距。我常常看到政府派人到歐美去考察教育,他們為什麼不派人去看看鄉下孩子的程度呢?
  • 我們也應該教育我們的下一代,他們踏入社會以後,根本不可能過高消費生活的,大學畢業生每一個月能賺多少錢呢?一開始三萬元就差不多了,不吃不喝,一年的收入還不夠買一輛汽車。
  • 我們希望大家知道,大學學位一定要經過一番奮鬥,才能得到,否則這種學位就沒有意義了。
  • 〔自由時報記者王俊忠/台南報導〕中研院長李遠哲29日在台南表示,他反對大學聯招是不希望學生成了考試機器,學生應有個人創造力、想像力,學習超越學校的教育,培養解決未來問題的能力。
  • 很多媽媽問我,現在孩子精得很,挑戰叛逆的語言一堆,連很小的孩子都會挑戰權威,好難教!情緒就像一顆球,孩子丟出來,當爸媽的應該要適時轉化這些脾氣,千萬不要用情緒硬碰硬,不然過一陣子你就會在孩子身上發現自己的影子。
  • 編者按:情感忽視會演變成情感虐待,但忽視與虐待之間的關係如何界定?父母與孩子之間親子關係是人生中的一門重要課題,這一篇章,讓我們與《欠缺母愛的孩子,你的傷好了嗎?》 一書的作者來探討,如何在過與不及的情感中,取得應有的平衡。
  • 上2篇介紹了性別認同教育引起的爭論和家長們的不安,那麽如何才能保護孩子接受健康的教育?兒童心理學專家陳彥玲博士給出了一些建議。
  • 上篇我們講了2個故事,2個孩子的父親都因爲「安全學校聯盟計劃」中所謂的「性別認同」而將孩子帶回家自己教育。那麽「性別認同」是什麽?專家又是如何解讀的呢?
  • 澳洲新州教育部編入公立學校學齡前教育課程(Preschool Education)的無偏見教育(anti-bias education),正在對幼教教師灌輸性取向和性別認同的觀念。而當幼兒園對兒童灌輸這些觀念時,卻不需要得到家長的許可,孩子的父母甚至完全不知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