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怀鬼胎的开会目的

米米果

人气 15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7月21日讯】最近,我有机会参与了一次慈善团体的开会。与会者除了我与朋友这两个菜鸟志工之外,其他的人都有着长时期的共事经验,因为心怀慈悲,脸部表情自然是和颜悦色,我和朋友并肩坐着,相对于在企业体开会的光景,当时的气氛犹如一泓清泉,让人忍不住多呼吸几口甘甜的气息。

然而,在单独的报告过后,碰触到两个单位的协调问题,果然就因为时间点的传达误差,措辞与音调都开始急躁与高亢。我踹了身旁的朋友,低声的交谈着:很像公司开会喔!

可是,争执并没有太久,很快的有一个“让事件圆满”的主轴被提醒,于是大家就各自让步,协调出彼此都可以接受的时段,和乐融融的列出计划表,不到二十分钟,就完美的结束会议,开始吃点心并嘘寒问暖了起来。

咦?我在脑袋上挂了一个大问号,是什么诀窍让这样的开会气氛急转直下呢?

没错,“让事件圆满”。就这样简单的五个字,却是习惯在企业体里花费冗长时间开会的菁英们,不曾思考过的目的。

记忆里,开会往往成了公司的批斗大会,对人、对事、对公事、对私事,每一种情绪都在会议室的上空凝结成一片低气压,开会的目的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加深仇恨,即便在表面上不动声色,在心头早就五味杂陈,恨不得一出会议室的大门就将对方踹个狗吃屎。

那么,有什么深仇大恨不能当面说清楚,非得等到开会才能大鸣大放呢?

我曾经与一个城府很深的人共事过,他表面跟人相处和谐,很多事情不会当面显现他的喜怒哀乐,即使某些状况无法尽如他的预期,总也是低沈的回答:“我知道了!”,然后转身离去的背影闪烁着寒心的冷光。

以为此人善于妥协吗?那你就太过乐天了。等到开会的时候,这一个闪着冷光的人,开始运用凛冽的词汇在高阶主管面前将所有新仇旧恨数落一遍,脸部委屈的表情与音调的亢奋要搭配的恰到好处,所有描述都是他呕心沥血的脚本撰写,被乱箭扫到的人除了瞠目结舌之外,除非有见招拆招的本领,通常也只能哑口无言楞在座位上让老板刮一顿。

渐渐的,许多同事发现这招越来越管用,不食人间烟火的大老板平常就只是躲在办公室里面看报表、批卷宗,鲜少挥汗微服出巡,在开会当时声泪俱下的人,往往最能博取老板的欢心,于是有心人士在开会之前总是反复演练,决心要让不同阵营的讨厌鬼个个中箭落马。

所以,“让对方好看”“把事情抖出来”“一定不让对方得逞”,这样情绪性的字眼,竟然让许多与会者奉为教条,说来,还真是中了电视八点档的荼毒呢!

对与错,通常站在不同的角度,就有了不同的坚持与诠释,当事件的双方都不肯站在对方的位子去考虑互相的难处时,每个推动中的案子就只是冲突点的起源,而不是圆满完成的可能。

我曾经目睹许多公司里的会议在不断的情绪拨弄之下,成了时间的负担,而不是解决问题的共识。有人借助开会的场合试图引起老板关爱的眼神,有人希望开过一次会就可以顺利“干”掉一个讨厌的人,也有人期待在开会的当下立即展现“狠角色”的功夫,开会成了“人”的竞技场,有等待解决的“事”反倒被忽略了。

有一个朋友形容他在公司会议上被修理的情形,按纳住满肚子委屈,恨不得当场掀桌走人。

也有人描述了他在会议桌上痛击对手的英勇事件,骁勇善战的意气风发,让对方三天之内就提出辞呈仓皇离职。

易地而处,不晓得会有怎样的悲凉?

那么,试着“让事件圆满”吧!如果不是渴望着携手打一场美好的仗,总也是有缘每天在同一个“屋檐”底下共事,“十年修得同船渡”,同事一场,少说也修了十几年呢!

下一次开会,就不要各怀鬼胎了吧!

(转载自〈上班族酸甜记事报No.69〉)(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怎样踏出你的舒适圈?创业家4个成功的要素
贾伯斯使用的说服技巧 善用“框架”的威力
物价一直涨 5大省钱策略减少生活开销
领导也要刷存在感 偶尔演一下拉近团队距离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