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暖化再一“糟” 或致冻原祝融肆虐

人气 12
标签:

【大纪元2010年12月26日讯】(大纪元记者陈柚滋编译报导)2007年9月,阿纳克图沃克河(Anaktuvuk River)发生大火,烧毁了阿拉斯加北坡1,000多平方公里的冻原,自1950年有纪录以来,该地区烧毁的面积已增加一倍。

据“每日科学”(ScienceDaily)网站报导,最新的一项研究显示,从燃烧地区的地下沉积物判断,此次火灾是5,000多年来最具破坏性的一次冻原火灾。根据60年的气候和火灾资料而建立的模式显示,即使暖季的气温只是适度升高,对该地区来说,也会增加发生火灾的概率。

自从阿纳克图沃克河发生大火后,伊利诺伊大学(University of Illinois)植物生物学教授胡峰胜(Feng Sheng Hu)提出了一个简单的问题:“这次大火是一次例外,还是该地区大火频繁的一个缩影?”

他解释道:“如果这样的大火每隔200年或500年发生一次,那么,这次大火便可归类为自然事件。但也有另一种可能,这些火灾是全球暖化所引起的灾害事件。”

2008年时,胡峰胜曾前往阿纳克图沃克发生火灾的地方,并从受火灾影响的两个湖里采集一些沉积物。他和同事分析了在沉积物中木炭颗粒的分布,并利用核心技术来判定不同沉积层的大概年代。

研究小组发现,这些沉积物大致代表了该地区5,000年来演变的历史,但他们并没有证据证明该地区曾出现过类似规模和强度的火灾。

接着,研究人员为了确定在发生严重冻原火灾的年代,是否存在着某种起主导作用的特定气候条件,他们分析了阿拉斯加冻原地区60年来的火灾、气温、降水资料,并研发出一种模式,能将某一年发生过火灾的阿拉斯加冻原地区和该年内最暖时期(6月~9月)的平均气温、降水量串联起来。

胡峰胜说:“研究结果出乎意料的揭示出一种变化趋势──气候条件和冻原地区火灾之间,存在着某种巨大的非线性关系,也就是人们所说的临界点。在6月~9月这段期间,一旦气温超过10℃的平均临界值,冻原地区发生火灾的频率就会增加。”

在过去的60年,该地区暖季的年平均气温大约在6℃~9℃之间波动,1995年以后,气温呈现上升的趋势。2007年,发生了历史性的火灾(即阿纳克图沃克大火),使平均温度上升至创纪录的11.1℃,而降水量则明显减少,土壤湿度随之下降。

本研究共同作者,同时也是爱达荷大学(University of Idaho)森林生态学和生物地球科学教授菲利普.伊格拉(Philip Higuera)表示,更多的降水能够削弱气温上升所造成的影响,但仅仅在一定的限度内。

他说:“随着温度的升高,水分蒸发变得越来越快。因此,即使未来降水量增加,也可能因为蒸发作用的加强,而导致空气中的水分减少。当然,这会给植物的生长带来一定的影响,同时也会提高枯死植被的可燃性,进而增加发生火灾的概率。”

此研究发表于《地球物理学研究杂志》(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小字典
冻原,分布在北极圈和针叶林带之间,分为北极冻原和高山冻原两种类型。全年中大部分时间为冰雪覆盖,只有当短暂的夏季来临时,冰雪融化,植物欣欣向荣。

相关新闻
【生态环境】全球暖化是二氧化碳搞的鬼吗?
南冰洋深处“打嗝”10万年促全球暖化
全球暖化议题 设平台促各界共识
打破你对于全球暖化的错误迷思(1)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