扯铃扯到 … 达文西

人气 70
标签:

【大纪元4月16日讯】欣闻“第五届青少年民俗体育扯铃观摩赛”将于4月17日(星期六)下午一点半至四点,假华府华侨文教服务中心隆重举行,观摩技艺,可喜可贺。多年来,扯铃活动在大华府地区的推动由荜路蓝缕至蓬勃发展,中文学校玩扯铃的人数与技术普遍提升,中华民国侨务委员会与大华府地区中文学校联谊会在背后大力推动,功不可没。扯铃活动的扯劲铃响更在不知不觉中延伸至某些主流学校,成了学校内表演活动文化交流的宠儿,令人惊喜。翻出四年前的拙作“扯铃扯到…达文西”,冷饭重炒,旧铃再扯,就教同好,或许能温故知新、或扯些历史记忆。

* * * * * * * * * * * *

壹、 缘起
“全美中文学校联合总会”于暑期在新泽西州主办了第一届的青少年扯铃体育比赛。好友谭建武消息灵通,热心助人,兴致勃勃地邀集了左市右镇四个家庭、六个小朋友,代表北维州的中文学校参与盛会兴
金家二子学扯铃超过一年,加上好朋友谭康豪也要去,故欣然同意去比赛,一得空就拾起铃随地随意扯个不停。赛前一个月,建武兄订出集训时间表,一周五晚,每晚八点到十一点,在附近的公园会合,互相观摩学习。各家职掌也釐定:陈家管财务与会计,谭家掌连络及教学,钟家负责服装、音乐与技术指导,金家职司摄影、照相及表演顾问。当然,这只是个大纲啦!执行时大伙都是义务地各尽所能、互补所短、随机应变、合作愉快。

说集训,是理想,实际上,是集合。六位小选手每晚定点不定时大会合,然后各取所需地学与玩,或扯铃、或打网球、或追逐嬉戏、或溜狗唱歌(有一只狗狗叫“CoCo”,它可真会随着掌声唱歌呢!)也呼朋引伴,选手牵手足、手足拉朋友地一起来,好不热闹!

比赛日期是八月二十日星期六,地点在爱迪生市(Edison,NJ)。比赛分二组,小学组共八人参赛,除了麻州勒星顿中文学校来的二人外,吾校包办其余六名(人多势众嘛!)该校二名选手的扯铃技术与表演台风令人赞叹,他俩包办前二名,势众人多的一方心服口服。中学组共七名与赛(芝加哥芝北中文学校二名、麻州勒星顿中文学校三名、马州黎明中文学校二名),个个习铃多年,扯铃技艺高超、表演花式繁多、台风大方稳健,观众看得目瞪口呆,在惊叹之余,咸认收获匪浅,不虚此行。

表演后是裁判陈传宇老师等的讲评,陈老师是中华民国侨委会从台北市中山女高请来的专家,他扯铃教铃经验丰富,不仅对小选手们的缺失提出建议,并倾囊相授,指引继续精进的方向。他重复强调:学扯铃基本功最重要(任何学习不都是如此嘛!)从起铃、调铃、运铃开始,先把铃扯上来,再练扯铃的稳定度与速度,接着练绕、跳、缠、抛、甩等,这段基本功十拿九稳了,才可以学习扯铃的变化动作,如耳熟能详的金鸡上架、金蝉脱壳、鱼跃龙门等等等,或可自己创作新的动作。陈老师谈吐幽默风趣,加上立即亲身示范动作,二十余分钟的讲评指导就是一场多采多姿、说作俱佳的表演!

他说着、做着、表演着,扯动我的思绪天马行空地游走,我想到“铃虽小技,必有可观焉”、“世事洞明皆学问”及“万事万物、原理相通、圆融无碍”。归来后,花了些时间、读了些书、逛了些网路、做了些研究,写此杂文,算是此行忝为“表演顾问”的最后交代啰!

贰、扯铃简介
扯铃是我国传统的民俗技艺,也是相传已久、流行不衰的童玩。扯铃是由铃头、铃轴、铃绳、铃棍所构成。铃的形状是中间一根很细的轴(铃轴),两端连接两个空心圆轮(铃头,有单头铃及双头铃二种),轮边上开了几道哨口,哨口有大(低音孔)、有小(高音孔),数量有多(多响,直至36响)、有少(双响);约一尺长的铃棍两根,两根棍头上系着一条细细的铃绳。

扯铃是将铃绳兜住铃轴,双手持棍,上下左右交互抖扯铃棍,拽拉铃轴,铃由缓而急地旋转起来,使空气迅速地灌进哨口,各哨口因激烈冲击而同时发出了高亢雄浑、高低不同的嗡嗡声,用力越大,声音越响。技术更高的人,转动铃轴的方法有滚、抖、拽、拉、扯、扔等,铃旋转落地后,在离心力作用下使铃继续旋转,表演绕、跳、缠、抛、甩、接、回转、定点等动作之组合;身体配合扯铃的转动方向而顺势移动,以维持身体与铃的平衡。扯铃比赛一般分为个人赛、双人赛、团体赛,评定项目有结构、难度、熟练、变化之技术能力与艺术美感。

因地域的不同,扯铃有很多有趣的别称。例如:扯铃是在台湾的称呼、在北京叫“抖空竹”、在河南叫“抖老牛”、在河北叫“风葫芦”、在东北叫“抖嗡子”、在蒙古叫“打嗡嗡”,扬州人称为“抖抖嗡”。每一个别称都相当可爱,大都兼顾到它的玩法和旋转时会发出之“嗡嗡”声。现在,大陆普遍称之为“抖空竹”、或“天嗡子”。扯铃不但风行中国,更流传于世界各地。日本武侠小说《宫本武藏》中,就有一段这么写着:“一个陀螺,发出嗡声,飞上五月的晴空。飞上天后,消失于晴朗的天空,看不见了,只剩嗡声,不久又落下…”这个会飞上天空发出声音的陀螺,大概就是中国传入日本的扯铃。十八世纪时,扯铃传入英国,顿时使英国人迷上这个神奇的小玩意儿,他们称它“两根棍子上的精灵”,这就是为什么它的英文叫Diabolo了。后来传到法国,法国人改用璃瓷土制成铃(多么有创意呢!)并在大庭广众中公开表演扯铃。

提了地域,也得扯扯历史。扯铃出身为杂耍民俗,历史上文字记载贫乏可怜,唐朝李翰《通典序》所谓“无益世教,则圣人不书,学者不览”,道出原因。稽考古代文献,三国时期曹植写过一首《空竹赋》,如果这算是有关扯铃的最早记录,那它的历史至少也有一千七百年了;据说在唐朝的时候,扯铃就已风行全国各地;《水浒传》中宋江的七言绝句写到:“一声低来一声高,嘹亮声音透碧霄,空有许多雄气力,无人提挈漫徒劳。”明朝万历年间,刘侗和于奕正共同撰写的《帝京景物略》中记述了扯铃的制法及玩法,也提到:“杨柳儿枯,抽陀螺;杨柳儿青,放空钟;杨柳儿死,踢毽子;杨柳儿发芽儿,打钹儿。”其中的“空钟”指的就是扯铃。古藉中,扯铃或类似扯铃的玩具也有很多贴切的称呼:“抖牛”、“空钟”、“天龙”、“空筝”、“地铃”、“地嗡子”、“空竹”、“天嗡子”、“抖嗡”、“响铃”等,可见它穿越时空的久广。

参、扯到达文西
我的思绪不仅游走到“万事万物、原理相通、圆融无碍”,更一路飞达到达文西。扯个铃竟然扯到达文西,理由有二。

其一,学习任何事,不论大小繁简,我们都常以天才为榜样,而达文西是天才中的天才。说达文西是天才中的天才可不是唬扯的,吉多‧维士康堤编写有一本书,书名就是《天才中的天才 — 达文西》。在《天才之书》【The Book of Genius】中, 布赞和雷门‧金以客观方式评选人类史上的顶尖天才,并依次排列开出一份史上十大天才排行榜。其中,发表“相对论”近百年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排第十,文艺复兴时代的大师达文西名列首位。从达文西五十七年的生命来看,他的确是许多领域中杰出的天才好手,他是一位解剖家、建筑师、植物学家、城市规划者、戏服和舞台设计师、大厨、幽默作家、工程师、骑师、发明家、地理学家、地质学家、数学家、军事科学家、音乐家、画家、哲学家、物理学家,并擅于讲故事。

其二,迈向达文西的境界有七项实际可行的原则,此七项原则都可以应用到学扯铃(及许多其它事物)上。五百五十三年前出生的达文西是一位多才多艺、很富想像与发明能力的人物。迈可‧葛柏(MichaelGelb)七年前写的一本书《怎样拥有达文西的七种天才》【How to Think like Leonardo daVinci】,该书是以“研究并追随”的方式进行 ,找出达文西天赋中、学习方法上的基本元素。书中提供达文西的七项原则:好奇、实证、感受、包容、全脑思考、仪态、关连;每一项原则都加上达文西的笔记摘要、素描、绘图来阐述该项原则,并附上作者列举的问题表、可行的练习方法,期能刺激读者反省、思考并运用,引导读者逐步开发大脑潜能,往天才的方向一步步迈进。

本文尝试应用此七原则,对扯铃提出一得之愚与一些值得深思的基本问题,野人献曝,期能有助于开发扯铃的潜力、提升扯铃的地位、促进扯铃的发展。

一、好奇(Curiosita,呵呵…意大利文啦)–“好奇为学习之母”
好奇,亦即“发问”,乃终生学习的追寻。达文西对于生活上生命中任何事物都保持热忱,充满无限的好奇,终生追求,学习不懈。想知道、想学习与想成长的渴望,是知识、智慧及发现的发电厂。事实上,对于某件事物的深爱,来自于对那件事物的深刻认知,深刻认知的心灵提出伟大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实践都是强而有力的催化剂。于扯铃上,思考探索:

1.扯铃是谁发明的?怎么发明的?如何改进扯铃?
2.扯铃圆盘四周的哨口数量和大小、铃的形状、重量和材料、铃轴的粗细、两根铃棍材质具有触觉的感受等等,对于玩扯铃有什么影响?
3.有什么不同方式来玩扯铃?

二、 实证(Dimostrazione)–“实证是经验智慧的源头”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达文西深信唯有自己实际验证的结果才是自己的。务求从经验中求证知识之真伪,从错误中学习,从头脑挣脱种种习惯、成见和权威,为自己思考,为自己学习。
1.实际练习证实陈老师讲解的基本功,如行进间练习铃的左转、右弯及回转等。
2.立即练习从录影带、书本和网路看到的动作或自己想像构思来的新动作。
3.坚持不怕犯错、不怕学不会,重复实证直到成功 。

三、 感受(Sensazione)–“感受是生命感动的来源”
持续精练所有感官的能力,使感官更敏锐、更有觉察力,以追求生动的体验,此乃丰富经验和享受人生的不二法则。站在表演台上,扯铃不只是技术、运动,更是一项表演艺术。
1.与运动感结合,所谓的“动感使人感动”,使速度、力量与节奏融合于扯铃技艺中,令人咋舌睛亮。
2.选择适当的音乐,扯铃的一举一动都要与音乐的速度、拍子、行进韵律、发展情境等相互配合得宜。
3.考虑以所有感受为主(特别是视觉)的细节,以创作极具舞台效果的整体美感,如:视觉上,除了技巧上技艺精湛、服装上衣冠齐楚外,尤需注意动作线条的韵律,才能表现出运动感和有深度的空间性;听觉上,音色、音量和旋律抑扬顿挫的细微变化;感觉上,主题的适当性及其感受。

四、包容(Sfumato)–“包容是创造力的最大秘诀”
唤醒好奇、探索经验、并磨练感官后,必定会面对不确定与未知。在不确定的情境中保持开放、包容,愿意拥抱暧昧、吊诡和不知,可使我们拥有冒险的勇气,这也正是释放创造潜能的最大秘诀。“包容”就是通往开放的钥匙,伟大的音乐家会宣称,他们的艺术,在音符与音符之间最有生气;雕刻大师则指出,他们作品四周的空间,正是它力量的秘密。
1.创造力存在于动作内,当百试不成时,停一会、拐个弯,试试是否有其它神乎奇技,美乎奇技的方式。
2.创造力也可存在于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转承,平稳顺畅的转接是基本要求,这些转承空间与时间,更可酝酿出不同认知、细腻想法和创造性的感觉。
3.试将太极拳之理,溶入扯铃之道:着着贯串,势势相承,进退不已,神气贯串,绝不间断,运柔成刚,刚柔相继,先慢后快,快而复慢。

五、 全脑思考(Arte/Scienza)–“全脑思考以解决问题”
达文西左脑与右脑的活动是全面展开的,美感与真理的追求是同时并进的。他主张在逻辑与想像、科学和艺术、计划与即兴、严肃和趣味之间平衡发展,以“全脑”进行思考,鼓吹一种缜密的态度,讲求逻辑、数学以及细密的实际分析,注意细节,细意体会,触类旁通,类推运用,以达事半功倍之效果。这也是当代“脑力激荡”的源头。
1.以心智图(MindMapping)思考法激发扯铃表演点子的源源不断,筹划结构严谨的表演流程。
2.在脑海中清楚描绘一场扯铃表演的进程及细节。
3.打稳基本功,从容面对表演过程中的突发事件,机灵应变,即兴调适。

六、仪态(Corporalita)– “仪态是美感与健康的基础”
此次比赛长子得了第五名,技术项较差的次子却得了第三名,长子似乎不解、不服,至少三问爸爸:“我还是不懂,为什么弟弟会得第三名?”其实我也有同样的疑问,反复看了当天比赛的录像后,我回了他:“因为弟弟表演时都不紧张,还会对观众笑呢!”本来嘛,生活中充满挫折不平及意外惊喜,重要的是每一过程中自己学到了什么…..喔!似乎扯远,但此一“笑能补拙”点出了仪态的重要。

达文西非凡的肢体天赋,与他的智性和艺术天才相得益彰,他认为培养优雅的风范、灵巧的双手、健美的体格及落落大方的态度非常重要。天才比比皆是,但是解剖学家达文西可能是第一位认知到仪态对美感与健康的影响。仪态,就是仪容态度,包含举止、言语、表情。举止优雅有很多种类,如:举手投足姿势正确、优游自在、风流尔雅;言语:谈吐合宜、字正腔圆、适时发言及幽默;表情:嘴角微扬的笑容,自然自信的目光。

1.扯铃练习时,双腿优雅稳健的移动,双手在三百六十度空间内协调配合,平时健康食物的均衡摄取,适当与定期的运动,维持全身筋骨肌肉的柔软延展,这些都间接影响着扯铃表演。
2.在表演台上,不单只是扯铃就好,尤需仪态优雅、面向观众、讲究手势、台风大方、表情自然,让肢体语言与仪态美学为表演额外加分。

七、关连(Connessione)– “了解并欣赏万事万物和所有现象是相互关连的”
达文西的创造力无与伦比,秘诀之一是他终生都练习着把不相关的元素结合起来,使之产生关连性,形成新的知识模式。地球上大地相连、海水相通、气息相依,条条大道皆可通向真善美。系统思考的鼻祖达文西就曾写下:“地球的位置被一只栖息其上的小鸟移动了。”系统思考可以培养对事物连结度的分析联想,启发在生活细微处的敏锐观察,提升面对人生的种种新思维与智慧。

1.思考扯铃与太极拳、舞蹈、体操等等等的关连性,在扯铃艺术化的过程中,是否有其它艺精妙美、精妙绝伦的方式来玩扯铃?它是否能融合太极拳、舞蹈、体操的精华而精雕细琢?是否能融贯其它不同类表演的精髓而精益求精?

2.揣磨着从观众的角度来描绘扯铃表演,琢磨着从裁判的视野来透视扯铃表演,思索着表演过程中如何与观众裁判做持续地互动?
3.如何有效地推动扯铃活动、持续推广发展扯铃?其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

肆、结语
东拉西扯,目的有三:其一,记录孩子们的第一次扯铃比赛。其二,铃虽小技,其义却奥,其益尤丰。扯铃本身就有雅俗共赏、趣韵并兼、贤愚同欢的特质。在扯铃的现有基础上,不断的进行反省创新,必能提升杂耍娱乐至表演艺术,以追求消遣游戏与文化美感两相结合的逸情雅致,扯铃未来若成为奥运中的一个项目,也未必是个梦。扯铃花式繁多,趣味无穷,不但可以培养稳健的台风以及面对大众的自信心,而且可以锻炼筋骨,训练手脑协调,增进身心健康。持一铃,挟一技而走遍大江南北、东西各州,随时随地随兴扯个不停,自娱娱人,不亦乐乎!

其三,东风西渐,发展及推广此健身益智优美的扯铃技艺,潜力极大。扯铃在大华府地区仍稀稀落落,马州的黎明中文学校已开设扯铃班三年,每周日下午在校门广场,二十多位大小朋友齐聚一堂,学习扯铃技艺,一片铃海,此起彼落声惊叹,东扯西抛景欢腾,蔚成一片吸引人的奇景,不少不知铃为何物的美国人常驻足探头观望呢!好友谭建武有心在华府地区推动扯铃,兴致勃发地以一年的时间筹设扯铃师资及设备,今年十二月在维州的实验中文学校开设一门扯铃课。建武兄于校长卸任后,以独到的远见与气魄,携子谭康豪一同创设此课,令人激赏;他们积极推展扯铃的艺术教育及休闲娱乐于海外,传承发扬中华民俗技艺,以达薪火相传之目的,令人敬佩!

与老乡胡适同样,建武兄和我都有“交友以自大其身”的倾向,友多好办事,兹先献文一篇略尽一份棉薄之力,希望能引起更多家长和孩子们的兴趣与回响。更衷心期待在北维州埋下的一粒种子,能加速大华府地区扯铃的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最后,介绍一首有趣的扯铃歌诀作为结语与期待:
先将线绕好,两眼铃盯牢,运转顺熟练,高低靠腕挑,
用力要均匀,身步要美妙,双手能控铃,方可学技巧,
转速配动作,快慢都重要,腰腿勤锻炼,功夫自然高,
若学双人艺,多练出手抛,身体随铃转,平衡单铃腰,
单铃不难扯,三环缠铃腰,天下无难事,熟中套绝招。

(马幼安帮助中打打了不少字,龙林学苑林秀兰校长校正初稿校了不少字,好友周兄不厌其烦逐字斧正完稿,一杂文竟牵扯三友人,在此殷殷致谢!)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郑和船队来过美洲?
2010年2月27日第四届大华府地区中国新年围棋赛
第四届大华府地区中国新年围棋赛圆满闭幕
钢琴独奏会 庆祝五月亚太节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