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的诱惑与危险:冲动

马克.道格拉斯 Mark Douglas

人气 8
标签:

冲突的可能性也在我们生命的最深层存在。我们出生的社会结构对这种内心主导的需要和兴趣,可能很敏感,也可能不敏感。

列如,你可能生在极有竞争力的运动家庭,却对古典音乐或艺术具有浓厚兴趣,你甚至可能天生具有运动能力,却对参加运动比赛确实不感兴趣,其中是否可能产生冲突?

在一般家庭里,家人大都会对你施加强大的压力,要你跟着兄弟姐妹或父母的路子走。他们会尽其所能,教你走他们的路子,教你怎么善尽发挥你的运动能力,不让你认真追求其他兴趣。

你会配合他们的要求,因为你不希望遭到排挤,但是你做他们要你做的事情,就是让你觉得不对劲,虽然你所学到的一切、还有他们教导你的一切,都对你成为运动员有利。问题在于你觉得这样不像做自己。

我们学习应该做什么样的人时,会和我们内心最深处激荡的感觉产生冲突,这种冲突并不罕见。

我敢说,很多人成长的家庭和文化环境中,对于我们自认与众不同、必须自我表达的方式,能够提供不带批判性客观支持的情形很少见。

缺乏支持不只是等于缺乏鼓励而已,还可能很深入,到了等于公然否认我们希望自我表达的一些特殊方式。

我们看看下面这种常见的情形:一个幼儿一生中第一次注意到,咖啡桌上有一个我们叫做花瓶的“东西”,他很好奇,这点表示他心里有一股力量驱策他,要他去体验这个物体。

从某方面来说,这种力量就像在他心里产生了一个真空,必须用他感兴趣的这个物体填满一样。

因此把全副精神放在花瓶上,刻意爬过大厅地板,爬到咖啡桌旁,伸手扶着桌沿,站了起来,他一只手紧紧扶着桌沿,保持平衡,另一只手伸向他从来没有体验过的这种东西,就在那一刻,他听到客厅另一边传来尖叫声,“不行!别碰那样东西!”

幼儿惊吓之余,摔倒在地上,开始大哭。这种情形显然很常见,完全无法避免。儿童绝对不知道自己怎么可能伤害自己,也绝对不知道像花瓶这样的东西可能多宝贵。

事实上,什么东西安全、什么不安全和东西的价值,是小孩必须学习的重要教训。然而在这个场景中,有一些极为重要的心理力量在发挥作用,会直接影响我们将来从事有效交易时,是否能够创造所需要的纪律与专注能力。

我们想用自己选择的方式表达自己,却遭到否决,或是我们表达自己时,被迫采用不符合自然选择过程的方式,会发生什么事情?这种经验会使我们困扰,困扰隐含着失衡的意义。

但失衡到底是什么?什么事情会失衡,先决条件是必须先有平衡或相等的比率。平衡就是我们内在心理和外在生活环境之间,有多少互相呼应的相对程度。

换句话说,我们的需要和欲望是在心中产生,然后在外在环境中实现。如果两种环境彼此互相呼应,我们就处在内在平衡的状态中,觉得满意或快乐。

如果两种环境不相呼应,我们就会感受到不满足、愤怒和挫折,或是一般所说的情感痛苦。

为什么我们得不到我们想要的东西,或是不能自由运用某种特殊方式表达自己时,会觉得情感上很痛苦?我个人的理论是:需要与欲望会产生心理真空,我们所居住的宇宙有一种不能容忍真空的自然倾向,出现真空时,会设法填满〔哲学家史宾诺沙(Spinoza)几百年前就说过,“大自然痛恨真空。”〕

你把瓶子里的空气吸出来,舌头和嘴唇就会粘在瓶口上,因为你创造了一个必须填满的失衡(真空)。

“需要是发明之母”这句话背后的动力是什么?是认清需要创造出心理真空后,宇宙会用巧妙的思想把真空填补起来(如果你的心理善于接受),这些思想进而启发行动与表达,满足这种需要。

从这点来看,我认为我们的的内心里大致上像宇宙一样运作,一旦我们看出某种需要或欲望,我们会采取行动,用外在环境的经验,把真空填补起来。

如果别人否认我们追求这种需要或欲望的目标,实际上,我们会觉得自己并不完满,觉得有了什么缺憾,因此陷入失衡或情感痛苦的状态中(我们的心灵创造出来后,是否也讨厌真空?)

不管你的理由多正当,你把小孩正在玩的玩具拿走后,小孩的普遍反应都是在情感上觉得痛苦。

到我们满十八岁时,我们在地球上大约已经过了六千五百七十天,请问一般小孩平均每天听到下面的说法多少次?

‧“不行、不行,你不能那样做。”

‧“你不能那样做,必须这样做。”

‧“现在不行,我们要再想一想。”

‧“我会告诉你。”

‧“这样不行。”

‧“你怎么会以为你可以这样做?”

‧“你必须做这件事,你别无选择。”

这些话只是我们成长时,别人用相当温和的方式,否决我们自我表达的说法。即使我们每天只听到这种话一、两次,日积月累,等到我们成年时,已经遭到好几千次拒绝。

我把这种经验叫做学习时“遭到否定的冲动”–这种冲动以我们内心的需要为基础,起源于我们认同中比较深层的部分,起源于天然选择过程。

这种冲动遭到否定,不能实现,会有什么结果?会就这样消失吗?可能如此,要是这种冲动用某种方式化解、要是我们采取什么行动,或是别人做了什么事情,使我们的心里恢复平衡,这些冲动就可能消失。

什么方法可以让我们的心里恢复平衡?方法很多,最自然的方法就是大哭,小孩尤其如此。

冲动遭到拒绝、不能实现时,大哭是化解其中冲突的自然机制(自然方法)。科学家发现,泪水由带负电的离子构成。

如果我们顺其自然,大哭会赶走我们心中带负电的能量,让我们恢复平衡状态,即使最初的冲动一直无法实现,仍然如此。

问题是大部分时间里,事情不能自然发展,遭到否认的冲动根本无法化解,至少在我们还是小孩的时候是这样。大人有很多原因,不喜欢自己的小孩大哭,尤其不喜欢男孩大哭,会尽其所能,阻扰这种行为。

大人也有同样多的原因不耐烦,不会对小孩解释他们为什么会被迫做他们不想做的事情。即使大人设法解释,也不保证他们能够有效的化解失衡。如果这些冲动得不到化解,会有什么结果?

冲动会累积起来,最后通常会用各种上瘾和强迫性行为的型态表现出来。其中的一般原则是:不管我们认为自己小时遭到什么样的剥夺,成年后都可能轻易的变成上瘾。

例如,很多人对别人的注意上瘾,我说的是无所不用其极,吸引别人注意他们的人。这种现象最常见的原因,是他们认为自己小时候没有得到足够的注意,或是应该得到注意的时候没有得到。

总之,这种遭到剥夺的情况变成没有解决的情感能量,迫使他们表现出能够满足这种瘾头的行为。

我们了解这种遭到否认、没有得到化解的冲动时(所有的人心里都有这种冲动),应该知道这种冲动会影响我们的专注能力,影响我们采用有纪律而持续一贯交易方法的能力。@(待续)

摘编自 《赚钱,再自然不过!:交易心理师教你战胜心魔、培养赢家的习惯》 大牌出版社 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全球经济乐观  亚股满面红光
华盛顿邮报股价异常变化  被暂停交易
外资再买超96亿  本周合买近300亿
房地产交易中的现金伎俩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