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典故】泉州菜包的由来

作者:味蕾

人气 453
标签:

“泉州菜包”是泉州的风味小吃,原名为“萝卜丝包子”,传统的菜包仅以萝卜丝做为馅料,清香嫩甜,Q弹口感的外皮,使它风行于闽南。相传它的由来,与五代十国闽国王妃黄厥有关。

萝卜切成萝卜丝是泉州菜包的主要馅料。(摄影:彩霞/大纪元)

五代十国(907年-979年),从唐哀宗(李祝)天祐四年朱温篡唐,各地藩镇纷纷自立为国,华北地区强大的藩镇国家称为“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却无力控制整个中国,只是藩镇型的朝廷。

其他各地的藩镇,十个国龄较长、国力较强者称为“十国”(吴国、南唐、吴越、闽国、荆南、楚国、南汉、前蜀、后蜀、北汉)。历经73年的争战,后周恭帝(柴宗训)建隆元年(960年)赵匡胤篡帝位,建立“北宋”,结束五代。与其弟宋太宗(赵光义)扫荡群雄,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979年)灭北汉,一统中国,结束十国的纷乱。

黄厥是唐昭宗(李晔)工部侍郎黄纳裕的侄女,住在福建惠安黄田(今福建省惠安县张坂镇后边村),双亲早逝,兄妹俩人相依为命。后来哥哥陪着叔父上京赴任,长安路途遥远,哥哥长年无法回家,只剩她与嫂嫂在家过活。

唐昭宗光化元年(898年),闽王王审知选妃。嫂嫂原期望黄厥能飞上枝头变凤凰,也好攀亲附戚的过好日子,而清秀佳人的黄厥头上却有头疮疤,邻人讥笑她为“臭头厥”,无法参选的恶讯,令嫂嫂满怀失望,就把怨气都发到她身上。

一日,嫂嫂与黄厥因琐事又起了争执,怒火冲天的嫂嫂掴了黄厥的头一巴掌,恰巧剥落她的头疤痕,说也奇怪,黄厥竟长出了一头乌黑的秀发,因而入选为妃,是年中秋月圆佳节就须入宫。

叔父黄纳裕得知喜讯后,日夜快马加鞭从长安返乡,见到侄女黄厥高兴的问:“入宫临别前,可有要完成的心愿?”她说:“育我养我的家乡(黄田)盛产萝卜,最令人难忘,真希望能再吃到萝卜丝包子。”

黄纳裕听了心酸落泪,就叫人用麦粉杆成面团,再把黄田的萝卜切成萝卜丝馅料,特别为她蒸了一笼萝卜丝包子。黄厥一边吃,黄纳裕一边对她说:“进宫为妃后,每年都要吃一次萝卜丝包子,用心劝导闽王勤政爱民,无愧黄氏列祖列宗。”

黄厥被封为王妃的宴会中,闽王问她最想吃什么,她却点了最平民的食物“萝卜丝包子”,并建议赐给嫔妃及众臣每人一个萝卜丝包子。贤明的闽王意会到她的“勤俭治国”暗示,从此对她信任有加。此后的逢年过节,闽王就用萝卜丝包子赐赠嫔妃及众臣,以提醒勤俭治国。

后唐庄宗(李存勗)同光三年(925年)闽王去世,闽人立庙奉祀,尊称“开闽尊王”,纪念在位17年间(907-925年)勤政爱民,在纷乱争战的五代十国中,成为世外桃源的闽国。后唐长兴四年(933年),黄厥的儿子王延钧称帝为闽惠宗,尊黄厥为皇太后。王继鹏继帝位尊她为太皇太后。

因此,“萝卜丝包子”就风靡闽南,更受泉州人喜爱。后来,泉州人改用糯米粉和晚米粉做成Q弹的外皮,而馅料除了清香嫩甜的萝卜丝外,还加了柳条状的肉丝、虾皮、炸好的花生仁、白糖、猪油、干葱片、青蒜等,口味更佳,并命名为“泉州菜包”。@*

相关新闻
【典故传说】美食典故:八宝豆腐羹的传说
【美食典故】麻婆豆腐的故事
【美食典故】东坡肉的由来
【美食典故】原始的“素菜粥”食谱:东坡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