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满自己 人生不再延毕

周伟航

人气 51
标签:

学生们总是在随堂作业中问我:“如果老是习惯性迟到该怎么改?”“我每天都超废的,还有救吗?”“忍不住就想酸人两句,该如何调整心态?”“总是一上台就紧张到不行……”因为某些问题的重复率太高,我索性在自己的“人渣文本”部落格中,把我对于这些学生普遍问题的解决建议写成文章,一次提供给所有学生们参考。

没想到这一系列名为〈大学生应该避免的事〉的文章意外爆红,随之而来的批评指教更远超乎我的想像。当然,也意外获得了几万个赞啦。

更出乎意料的是,这些文章还引来了出版社编辑的关注。他们对我提到的十种品格缺陷分析“颇有兴趣”,并有意将之扩编成书。在不断增改、编修之后,我们发现,可以归纳出来的品格问题其实不只原先文中提及的十种,居然有堂堂二十八种!

大学以上,社会未满

“品格问题”乍听之下好像问题很大、很严重,但只要是人,就很难避免这二十八种品格缺陷,即使是“圣人”一点的,也会有个一两种,至于“废渣”一些的,可能就有个三四五六七八种。这些缺陷,小则让自己损失出头机会,大则败家丧命,就此人生退场。

你有什么品格上的弱点?应该怎么补强?曾想过该怎么解决吗?具体且有效的执行方案是什么?还是对你而言,根本就不存在补强计划,你欣然接受充满缺点的自己,然后准备让时代巨轮碾过自己?

不想被碾过的话,总该想点办法呗。这本书除了提供帮助你找出品格问题的测验之外,还包括许多针对这些缺陷的修正、补强计划。这些方案并不是我的发明,而是历代伦理学家所提出的建议,我只是将之转化为较白话、现代的版本,相信对你有所帮助。

四处乱旅行,不代表找得到人生

许多社会贤达认为当前台湾的大学生“生病了”,但大学之病,起因为何?

在过去,大学除了传授专业技术与知识之外,还包括“全人教育”的理念,企图透过完整的通识(核心)教育课程,培养拥有全方位基础知能的社会中坚份子。直到今日,仍有不少世界名校,坚持高达总学分数三分之一的全校共通核心课程。

然而在今日的台湾,虽然各大学的通识教育不断扩张,跨领域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因为教学上的问题,以及学生面对这类课程无关紧要的心态,通识教育已流于形式。我自己主要就是在通识中心服务,很清楚多数人读大学只是为了拿证书、学技术,通识只是修爽的,不但眼界并未因此而开,也没有培养出什么“全人之德”。

这些学生毕业之后,带着不纯熟的技术与微薄的知识,还有一大票坏习惯与品格缺陷进入社会。但社会与职场并不欢迎这些人,因为他们还不是“完成体”;这些人也因为心中总有缺憾而不甘心,在毕业后仍过着大学的延长生活:工作、爱情都不稳定,四处旅行、乱找工作、拚命探寻人生的目的。

心灵延毕,人生的所有进度都延后

许多社会人因此陷入长达十年以上的“心灵延毕期”。大学已经“回不去了”,社会又打进不去,工作一直换,四处漂泊。没有事业,也不敢踏入婚姻,更别说是养育下一代了。就这样,连人生都在延毕。

过去男生延毕,是为了不想当兵,现在不论男女都在延毕,却是为了不想当“人”:一个人格完整、能承担社会责任的“人”。

完整的“人”,必需拥有足够的品格条件,并以这些条件追求特定的人生目的。若不想办法补满这些品格条件,不修完这些人生学分,你就只能一直延毕,一直拖下去。

补满自己,离开延毕的人生

不过,一旦你开始修这些“人生学分”,你会发现这是条漫漫长路,甚至终其一生都在进行修练。这代表你将一直延毕,永远“当不成人”吗?

事情可没这么悲观。当你知道解决方法,开始试着去修正自己的缺陷时,你就已经“成为人”,就拿到毕业的资格了。

人之所以为人,并不是因为达到至善,而是在于“追求善”。你的努力,只是要让你一直维持在“成人”的路上。“成人”不只是实际年龄达到十八、二十岁,实际上却没干啥事就可以达成的“名词”,而是永远都在进行中的“动词”。

“补满自己”将会是你一生的任务。

本书只是起点,目的是要让你快速进入状况,轻易操作。为了让你之后可以时时参考,本书以能反复利用的角度写成,所有的测验问题(“找碴秘技”)都可一再试验,不会因为知道答案而影响效力。我也提供了许多能具体改善缺陷的方法(“补强绝招”),在大多数的状况下都可以有效解决你的相关问题。为了阅读与使用上的方便,本书尽量不提及伦理学用语,只在最后结语提示相关的理论,供进一步参考。

现在就请你进入第一章,测试看看你是否有“空白人”的品格缺陷。

我知道一定有人想问:“一定要做测验吗?不能直接看答案吗?”

当然可以。不过,如果你会提出这个问题,就代表你很可能有种“凡事都爱抄近路”的性格缺陷。这又要怎么解决呢?

让我们继续看下去。

摘自《大学生不要当的28种人》 圆神出版社 提供

相关新闻
平凡却重要之事
不打破与自己的约定
老妈是A+,我是F
安心何所计 趺坐覆禅衣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