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人误入山洞 遇到汉代的道家隐士河上公

文/许茹
《高士传》记载,“河上丈人,不知何国人,自隐姓名,居河之湄,着老子章句,号河上丈人,亦称河上公。”示意图。图为明 仇英《枫溪垂钓图轴》局部。(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4511
【字号】    
   标签: tags: , ,

南北朝时期的南朝刘宋统治时期,湖南辰谿县滕村有个叫文广通的人,有一段不凡的奇遇。他的这段奇遇被记述在南朝人鲍坚写的《武陵记》中。

话说宋文帝元嘉二十六年,正在田间的文广通看见有头野猪在吃自家的庄稼,就举箭射去。野猪中箭流血,掉头便逃。跟随着血迹,文广通追出去了十几里,之后血迹消失在一个山洞前。

胆子很大的文广通遂进入洞中,走了三百多步,眼前豁然开朗,竟然是另一片天地。但见数百家房舍矗立在眼前,而他射中的野猪已经跑进了一个猪圈中。文广通不知道自己究竟到了什么地方。

正在纳罕时,一位老翁从一座房子中出来,问道:“你就是射我猪的人吧?”文广通答道:“猪吃我的庄稼,并不是我无故射它的。”

老翁又道:“牵着牛踩了人家的庄稼是不对,但因为这就把人家的牛抢走,就更不对了。”听罢,文广通心下惭愧,就向老翁稽首赔罪。老翁说:“知道错了能够改,就不算错误了。这头猪命中该得这样的报应,你也不必赔罪了。”

说罢,老翁招呼文广通进屋。进屋后,只见大厅中有十几个戴着章甫冠、穿着宽袖单衣的书生,正在听面朝南坐在一个卧榻上的博士讲授《道德经》。而西屋则有十个人相对而弹着一弦琴,五声自成韵律。

进屋后,只见大厅中有十几个戴着章甫冠、穿着宽袖单衣的书生,正在听面朝南坐在一个卧榻上的博士讲授《老子道德经》。示意图。图为宋人绘《孝经》插图。(公有领域)

这时,有童子摆上了酒菜,老翁请文广通一同饮酒。文广通喝得半醉,觉得身体很舒服,但也不宜再喝,就辞谢不喝了。他静静地观察外边路上的行人,觉得和外界没什么不同,只是这里的环境更加清虚独远,是个难得的所在,于是打算住在这里不走了,因此询问老翁。

老翁没有答应文广通的请求,反而派了一个童子送他出去,并叮嘱童子一定关好大门,千万不要再让外人进来了。

文广通和童子沿着山洞往回走,边走边聊。童子告诉他,屋里的那些人都是贤人,当初是为了躲避夏桀的残酷统治来到这里的,因为修道所以都成了神仙。那位讲授《道德经》的,是昔日颇有名气的河上公

图为《渔樵耕读画册(二)册.松磵听琴》。(公有领域)

文广通这才知道,自己误打误撞进入了地上仙人的洞府,而那位偶遇的河上公,在汉代时就相当有名。史载,汉文帝时,对老子《道德经》推崇备至,不仅自己熟读,还要求王公大臣们都得诵读。不过,对于书中的一些内容,汉文帝还是不太明白,就希望有人可以给自己指点迷津。

一天,文帝听说河上公精通《道德经》,就派使者前去请教。河上公对使者说:“道尊德贵,这么严肃的事情怎么能通过别人来代问呢?”于是文帝驾临河上公的河边小茅屋,亲自向其请教。

不过,文帝觉得以帝王的身份来请教还是心有不甘,就对河上公说:“《诗经》上讲过,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四海之内莫非王臣。老子也说过:‘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君王属于这‘四大’之一。你即使有道行,可还不是朕的子民吗?为何这么自高自大,不将君王放在眼里呢?”

河上公听罢,拍掌腾空而起,离地有几丈之高,并稳稳地悬在空中。然后对文帝说:“我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中又不为人所累,怎么能算是你的臣民呢?”

示意图。图为明 仇英《玉洞烧丹》局部,藏于国立台北故宫博物馆。(公有领域)

汉文帝知道自己遇到了高人,马上跪拜道:“我实在是无德无才,承蒙祖上福荫,才继承了帝业。但我才疏学浅,深忧难堪重任。虽然我忙于治理世事,可我一心向道,由于我的愚钝无知,难以明了经书的真义,祈望您能给予我教诲。”

河上公见文帝一片诚心,就将两卷经书授与文帝,并说:“回去后,好好研读这两卷经书,你所有的疑问都会迎刃而解。这两卷注解道经的著作,只传了三个人,你是第四个,切记,万不可显示与他人。”

说罢,河上公就突然消失了。汉文帝心中明白今日遇见了神人,因此异常珍惜这两卷经书,从此手不释卷,认真研读。

从汉文帝时期到南朝刘宋王朝,已是几百年走过,而文广通却在偶然间撞见了河上公,再次佐证其果真是仙人。

让文广通没想到的是,送他出山洞的童子居然也是汉朝住在山阳之人,名叫王辅嗣,他到此就是来向河上公请教《道德经》中的一些疑惑的。这说明王辅嗣应该也是道家修炼之人。他在河上公的门下当了十纪(十二年为一纪)的扫地仆人后,才做了守门人,但还没有机会得到修道的要诀。

示意图:明 仇英《人物故事图册》。(公有领域)
送文广通出山洞的童子也是汉朝住在山阳之人,名叫王辅嗣,他到此就是来向河上公请教《道德经》中的一些疑惑的。图为明 仇英《人物故事图册》。(公有领域)

二人来到山洞口后,文广通与王辅嗣依依惜别,他感觉再也不会与其相见了。等出了山洞,他看见曾用来射野猪的弓箭都已经朽断了。

等文广通回到家中,家人和村民都大吃一惊。大家都以为他早已经死了,所以其家早已给他办了丧事。原来他在洞中只待了不长的时间,但人世间却已过去了十二年。

第二天,文广通带着村民来到那个山洞口,只见巨石塞之,怎么凿也凿不开了。看来那个送他的童子王辅嗣为了不再让俗人进入仙境,将大门关得严严实实。而文广通有缘见到仙人,应该也是有很大的福分啊。@*#

参考资料:

《神仙感遇传》
《神仙传》

责任编辑:李婧铖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春秋•昭公二十九年》和《左传》中有同样的记载,说秋天时,龙在绛地的郊外出现。史载中第一位“豢龙氏”是董父,是黄帝的后裔。在《九州要纪》中有提到:“董父喜欢龙,舜遣派他在陶丘豢龙,于是他成了豢龙氏祖先。”那么豢龙氏职掌什么工作呢?董父豢龙成功后,据传他与龙一起升天!
  • 在日本京都博物馆,珍藏着一座神异的木质僧人雕像,像高160厘米。最为神奇的是僧人面部从中间裂开,里边显现的是观音菩萨像。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 两人说话间来到了一处巍峨雄伟的宫殿前,祖师说:“今天是天界一年一次盛会的日子,各路佛道神都会汇聚此地,你与我屏息远离瞻仰,我会把他们在历史上的名号告诉你,虽然那只是神降生人世的名字,回归天界就不再用了,但是我告诉你,好让你知道容易对照。”
  • 炼丹 中国画
    刘商感叹光阴实在太急促短暂,在世劳累辛苦,求得虚浮的荣耀和世间的官位,又有什么好处呢?刘商心想,古代的贤人都弃官去寻求道术,大多都能超脱尘世而仙去。而自己的儿女都已经完成婚姻嫁娶,他告诉自己实在不应再被世俗所累了。
  • 明万历年间,江南有书生翩翩少年,品高学博,其妻以端庄秀丽闻名于家乡,见者无不惊为“天人”。有位女尼曾说其妻为天上仙女下凡,成婚八年后,当返回天上。八年后果然离世,书生思念不已,就立志寻仙访道。
  • 杜子春,隋文帝年间人,从小落魄,家境贫寒,然心气高傲,欲利益天下贫寒之士,爱好嗜酒游玩,未几家财散尽,投亲友故知每每被拒。刚入冬,衣寒腹空,在长安城游街窜巷,彷徨不知自己何去何从,面带饥寒之色,长吁短叹于东市西门,有一老者问他:“君子何故叹息?” 杜子春表白心志,叹世态炎凉,老者明其志,赠钱三百万,不告姓名而去。
  • 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讲述一位渔夫误闯桃花源,眼见世外乐土,人们悠然自得。而在《逸史》里也有这么一段故事:两名怀抱遁世隐居愿望之士也误入了世外之地……
  • 唐寅 高士图
    李司仓回家后,买了牛只,依约定来到山下的葛藤前,但却怎么也找不着之前上山的路径了。李司仓知道这是因为自己尘缘未断,于是就返回长安去了。
  • 东方朔拥有许多异能,言行滑稽,在世间留下许多神迹传说。李白《玉壶吟》诗中说“世人不识东方朔,大隐金门是谪仙”,汉宫臣子把东方朔视为“狂”者。东方朔则自称隐士避世于朝廷,“所谓避世于朝廷间者”。
  • 明 沈周《庐山高》
    于英感到很奇怪,知道遇见神人了,就恭敬谢恩并请教老翁的姓名,老翁笑说:吾乃三国时徐庶是也。于英听后,惊骇无比,正要跪下拜谢,老翁就消失不见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