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密克戎加剧港口拥堵 全球供应链大危机

专家预测供应链瓶颈问题至少会持续到今年下半年

人气 1986

【大纪元2022年01月15日讯】(大纪元专题部记者温妮、梁欣采访报导)奥密克戎(Omicron)疫情加剧全球航运拥堵,除美国西海岸洛杉矶港和长滩港外,中国重要港口近日也出现拥堵。专家预测,供应链瓶颈至少会持续到今年下半年。

随着新一波疫情在中国蔓延,中共官员在“零容忍”政策驱动下,开始实施近两年来前所未见的大规模封锁和测试,致使主要制造商被迫关闭工厂,并引发港口堵塞和工人短缺等问题。经济学家警告说,本次疫情的潜在后果更加严重,未来可能出现更具挑战性的瓶颈。

听新闻:

(听更多请至“听纪元”平台)

1月13日,彭博社引述相关消息报导说,宁波爆发疫情后,航运公司为避免在宁波港出现延误,直接将货轮驶向上海,致使世界最大集装箱港口上海港日益拥堵。与此同时,全球第三大集装箱港口宁波港暂停一些货运业务,一些货轮改道前往厦门。

货运代理表示,大量船只涌入上海已将那里的集装箱船航行时间表推迟了大约一周,这些延误可能会蔓延到美国和欧洲已经积压的口岸。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而洛杉矶港和长滩港是美国最繁忙的两大港口,全美约有40%的海运集装箱通过这里入境。这两大港口码头外的船只数量已经成为全球供应链动荡的晴雨表。

据在线船舶跟踪网站“海上交通”(Marine Traffic)的数据,当地时间1月13日,洛杉矶港和长滩港外停泊的集装箱船共有198艘,另有162艘即将停靠。

加州长滩市市长罗伯特‧加西亚(Robert Garcia)去年10月表示:“由于全球中共病毒(Covid-19)大流行,生产的重大变化和长达数十年的供应链面临挑战,我们在长滩和洛杉矶港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货运激增情况。”

洛杉矶港和长滩港严重拥堵已持续数月之久。去年10月加西亚讲这番话时,这两大港口排队等候的船只已经超过50艘,打破当时的历史纪录。

供应链受阻加剧通胀压力

海运约占全球货物运输的90%。由于港口拥堵,过去一年里海运成本飙升,虽然近期有所下降,但仍然高得离谱。

根据航运顾问公司德鲁里(Drewry)的数据,本周世界集装箱指数上涨1.4%,40英尺集装箱平均成本增至9,544美元,同比上涨82%;上海至鹿特丹运费上涨3%,40英尺箱14,028美元,上海至洛杉矶运费上涨1%,40英尺箱10,621美元。

据美国劳工部最新数据,2021年12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升7%。这是自1982年以来的最快增速,也是通胀率连续第三个月超过6%。强劲的消费者需求加剧了供应短缺问题。

另外,2021年美国批发通胀以创纪录速度飙升。去年11月,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9.8%,创下2010年政府开始统计这一数据以来的最大涨幅。这一数据有力支持了美联储缩减疫情刺激的理由。

对此,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艾肯商学院教授、中国经济问题专家谢田对大纪元表示,此前美联储多次错误地预期美国通胀会很快过去,这次鲍威尔(Jerome Powell)对于通胀的预期也未必准确,有关供应链瓶颈今年得到缓解的预期,“恐怕也是他一厢情愿的说法”。

谢田分析说:“疫情导致很多国家,包括美国,实行非常强硬的限制令,致使很多码头工人和卡车司机不能出去工作。然而,随着各国经济开始复苏,老百姓购买力强劲,对中国等亚洲地区产品需求将大增。”

“但港口拥塞导致物流不畅,造成物价飞涨,全球能源和粮食价格飙升,加剧通胀压力。目前航运界和专家普遍认为,供应链瓶颈恐怕今年都很难缓解,甚至可能会持续到明年。这样的话,美国通胀问题恐怕也不会很快得以解决。”他说。

分析:美国可能会分散供应链

台湾经济研究院研究二所所长花佳正博士接受大纪元采访时表示,短期来看,为控制通胀,美国会加快升息脚步。从中长期来看,为了避免对中国进口商品的过度依赖,美国政府可能会考虑分散供应链,至少一些必要的民生工业产品会在美国本土生产,包括防疫物资。

花佳正说,港口拥堵问题,很大部分原因是疫情反复爆发造成的,而现在又出现了变种病毒奥密克戎,美国确诊人数攀升,导致工作人员短缺,加剧港口调配压力,进一步推高物价。与此同时,美国房价也在飙升,迫使美联储加快升息步伐,以遏制通胀。

“而疫情带来另一个长期影响是,包括美国在内许多国家都会思考,过去供应链太多依赖中国。为避免再次出现供应链断裂造成的风险,世界各国会考虑多元化工业,确保供应链稳定可靠。”花佳正说。

谈到目前供应链受阻问题,花佳正表示,供应链危机能否得到缓解,关键在于全球疫情能否走到一个稳定的状态,供应链混乱至少要持续到今年下半年。

责任编辑:连书华#

相关新闻
供应链危机 美最大集装箱港口积压20万货柜
洛港将对滞留集装箱收费 1月30日生效
宁波爆疫情 影响全球第三大集装箱港口
两公司向美国防部提供中国集装箱 被罚90万元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