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居英国港人办展览市集 承传香港冰室文化

“冰室:追溯港式珈琲厅土生根源”宣传海报。(香港缪诗菴Facebook专页)
人气: 112
【字号】    
   标签: tags: , , ,

【大纪元2022年07月12日讯】(大纪元记者理尔、林一山英国伦敦报导)今年7月1日,时任英国首相约翰逊(Boris Johnson)表示,已经有12万香港人透过BNO签证移居英国,代表香港人在英国已形成了巨大群体。这些离散的港人,并未因移居英国,而失去作为香港人的身份认同,部分人更组织团体举办活动,传承和宣传香港的独特文化。

居英港人组织“香港缪诗菴”(Museum of Hong Kong)最近就在伦敦举办展览和市集活动,希望承传和推广香港的“冰室”文化。

“香港缪诗菴”创办人Calvin。(林一山/大纪元)

7月9日至10日周末中午12时至6时,“香港缪诗菴”在伦敦克尼华人社会服务中心(Hackney Chinese Community Services Centre)举办“冰室:追溯港式珈琲厅土生根源”活动,其它合办组织包括居英港人组织“香港平安”、“英伦鬼故事”、“港服长衫”、“港沟翔”和“伦敦港人连线”。

伦敦克尼华人社会服务中心。(林一山/大纪元)

本报记者在7月9日到现场采访。当日大约有一百人参与,其中大部分都是香港人,亦有少数当地人。

主办单位在活动现场,售卖上世纪30年代香港冰室的食物,包迷你西多士、奶油多、奶酱多、油占多、沙嗲牛肉包、卷蛋、蛋挞、鸡批、菠萝包、鸡尾包、砵仔糕、杨枝甘露、菠萝凉粉、红豆冰、黑牛、西洋菜蜜、冻柠茶、珈琲、鸳鸯、手冲奶茶等等。

沙嗲牛肉包及西多士。(林一山/大纪元)

“香港缪诗菴”创办人Calvin表示,早于上世纪30年代,香港冰室已经流行沙嗲牛肉包,而菠萝凉粉都是二战前在香港的流行食物。因为当时在新界,特别是荃湾,有很多农民种植菠萝,产量过剩时就制作成冰冻菠萝凉粉。

Calvin指香港冰室文化,是由英国咖啡厅文化演变而来。他希望可以在伦敦重新呈现香港的冰室文化。

此外,现场亦有冰室故事展览、香港广东歌音乐表演、长衫展示等活动。在社区中心外面,摆设了4、5个摊位,售卖或展示与香港文化、社运和历史有关的艺术品、纪念品和书籍。

艺术家以创作宣传香港

夫妻档画家“淋漓淋浪”的摊位,展出了一些与香港反送中运动相关的画作和产品。他们在接受本报记者访问时透露,二人已经移居英国大约一年,今次是第2次摆设摊位。

夫妻档画家“淋漓淋浪”。(林一山/大纪元)

他们忆述上次在一个当地人为主的市集摆设摊位,反应比预期中好。当日的活动让他们能够接触到一些,未必清楚香港发生什么事的当地人,了解他们怎样看待香港和香港的社会运动。“除了香港人围炉之外,港人也需要接触更多当地人,维持当地人关心香港的热度”。

“淋漓淋浪”形容,英国人对艺术的需求比香港人更大,“以前在香港,如果要成为全职的艺术家,近乎没有可能,相反,英国人比较喜欢艺术,愿意花钱购买艺术品”。

他们的目标是在英国成为全职的艺术家,未来将会举办不同的展览。他们补充,在移居英国后认识了一些乌克兰和缅甸的艺术家,希望连结世界各地被压迫的艺术家,让反抗独裁阵营的力量可以变得更大。

另一位画家Arkisan亦已经移居英国大约一年。她摆设摊位售卖水彩风格画作和明信片,主题围绕反送中运动、香港饮食文化、广东歌、香港街景等等。

画家Arkisan的摊位。(林一山/大纪元)

Arkisan透露,在2019年社运之前已经是一位全职的创作人,以前主要绘画香港风景,一直透过画作表达对香港的感受。而在今年6月份举办的一个展览,有不少英国当地人购买她的作品,特别是一些曾经在香港居住过一、两年的英国人,仍对香港十分关心,支持香港人。

书籍展览呈现香港历史

政治评论家潘东凯(Gordon)的摊位展示了自己的珍藏书籍,例如八十年代港英政府出版的年报、数十年前关于香港景色的画册及明信片、香港历史书籍、前港督彭定康(Chris Patten)撰写的书籍等等。

政治评论家潘东凯的书籍展览。(林一山/大纪元)

他指出,在香港图书馆已经难以找到港英政府出版的年报,所以他在摊位展出关于香港历史的书籍,是希望向当地人和港人呈现香港的真实历史。

此外,主办单位邀请了“英伦鬼故事”创办人Vincent分享英国的鬼故事,例如有些酒馆(Pub)以“开膛手杰克”(Jack the Ripper)的相关故事作招徕。

他希望香港人认识英国的文化及历史,也是一种“另类”融入当地的方式。早前,他曾与“英国港侨协会”合作,以导游的身份举办了两次的“夜探英伦鬼故游”步行团,由高云花园(Covent Garden)走到白金汉宫,反应不错。

责任编辑:陈彬#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