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国涌﹕记住普通公民刘进城吧

傅国涌

人气 3
标签:

【大纪元12月14日讯】如果不是《南方周末》的报道,即使同在一个城市,我也不知道今年春天曾发生过一批公民勇敢地走上街头、宣传宪法的壮举,为维护自身权益,他们身穿白大褂、写上宪法宣传的标语,以特殊形式宣传宪法,其中的代表就是刘进成,不料等待他的却是拘留十天的处罚。宪法本应该是维护公民权益的有力武器,可是在冷酷的现实中却连一件纸糊的武器也算不上,即使公民想自发地宣传宪法也是“扰乱治安”之举。到底宪法大,还是掌权者的权力大?在我们栖身的这个块土地上几乎是不言而喻的。

这几天,国内媒体都报道了另一则来自异国的消息,多年来,一个57岁的英国公民杰姆沃洛克实际上是唯一使用苏格兰一个小站去上班的人,因为亏损严重,苏格兰铁路公司曾数次想把这个小站关闭,但遭到他的强烈反对。经过长达四年的奔走、抗议,杰姆沃洛克在与苏格兰铁路行政部门和铁路公司着场“有关个人自由的战争”中,赢得了最终的胜利。杰姆沃洛克的胜利和刘进成被拘留构成了两幅反差如此强烈、对比如此鲜明的画面,这是两个文明程度不同的社会,两个对人性、人的尊严与自由有着截然不同理解的社会,两个普通公民在自己国度的不同遭遇,让我感到深深的痛苦与无奈。我们的民族要步入文明社会的门槛,不知还有多少长路需要跋涉,其实这不是什么抽象的乘除法所能自我辩解的。

尽管如此,我依然为身边有刘进成这样的公民感到一丝温暖,在寒冷的冬季里,他无疑就是那一束被云翳遮住的微弱的阳光。据上海《东方早报》一篇文章透露,刘进成是杭州机械工业学校一位退休教师,今年63岁,貌不惊人,才不出众,没干过什么大事,亲友都说他待人诚恳,有礼貌,但是爱较真。是的,他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公民,就是因为凡事认真,当他居住的房子要被房地产公司以旧城改造的动听名义拆迁时,他才会认为“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与宪法第13条和39条的规定相抵触,在向市长热线电话寻求答案不果后,他才会向全国人大提出违宪审查的要求。当法院开庭审理时,他才会那么认真地要求法官当场宣誓效忠宪法,虽然遭到拒绝,却是中国司法史上“闻所未闻的事情”。哪怕败诉之后,他还要和其他合法权益受损的公民一起穿上白大褂去宣传宪法。

社会进步乃是千千万万普通人点点滴滴的努力造成的,尤其是那些为了捍卫自身权益而抗争、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实践,恰恰是推动文明的最大动力。英国苏格兰一个小站之所以能为一个人而开,宁愿经济上蒙受损失,就是因为在遭遇公民的个人自由和权利时,天平必须向他倾斜,不管他是少数还是多数,这也是文明社会的基本标志。今天刘进成先生付出被拘禁十天的代价,这既是强大的国家机器对脆弱无助的个人的一种伤害,也是他作为一个生命个体、作为一个公民无上的光荣,是一个普通人参与文明社会建设时留下的一道永远抹不去的印记。若干年后,曾站在他对面、有权决定他命运的法官、警察、官员们也许都会为此而羞愧无地。而历史将记住刘进成——一个普通公民的名字,这决不是简单的除法所能除掉的。

大纪元首发 转载请注明大纪元。(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专栏】 傅国涌﹕如何啃下“硬骨头”?
【专栏】傅国涌﹕文明有主义之分吗?
【专栏】傅国涌﹕李真之死
【专栏】傅国涌﹕权力为何如此诱人?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