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辉:万历民变与知识份子

齐辉

人气 3
标签:

【大纪元11月18日讯】万历民变,主要是指明朝晚期的万历年间爆发的一系列城市居民反抗矿监税使的斗争。从1596年(万历24年)开始,“以金钱珠玉为命脉”的明神宗派出了大批亲信宦官,赴全国各地充当矿监税使,聚敛民财。当时朝廷派出的税使,遍及160多个州县,乱摊乱派,搞得民众“百用乏绝”。矿监为害,比税使尤甚。他们可以借口开矿,随意诬陷,凡是民间田园屋宇,都可指为矿穴,进行抄家毁屋、蛮横拆迁,甚至挖墓盗尸。国家如此明火执仗侵犯私人财产的野蛮暴行,在全国各地激起了民变。1599年4月,山东临清民众最先爆发反对税使马堂的斗争。愤怒的民众群起冲向衙门,并放火焚烧税署。之后,这一反抗矿监税使的斗争似多米若骨牌效应一样,迅速遍及全国

万历民变,可以看成是中国历史上较早的民间维权行动。因为,民变的目标只是反对法外的掠夺,并不反对法定的税收;斗争的方式也是示威式的街头抗争,大多能够做到有理、有节。这种以维权为主要内容的民变,与目标在于推翻统治阶级政权的传统的农民起义相比,有着本质的区别。也正因为如此,民变得到了当时的知识份子、尤其是其中的精英群体──东林党人──的同情和支持。比如,曾任翰林院检讨的姚希孟就坚决反对加派和滥征商税。他上奏说,朝廷滥征滥派,使赋税根本之地“十室九空”,百姓忍受着“竭泽而渔”的痛苦,如果不减轻民众负担,国家社稷势必要招致大水冲溃堤防一样的危险。担任凤阳巡抚的著名的东林党人李三才疏陈矿税为害的文章,更是如同檄文一样痛快淋漓。他上疏批评神宗说:“陛下爱珠玉,百姓也想温饱;陛下爱子孙,百姓也恋妻儿。那为什么陛下你要拚命地聚敛财宝,而不让小民满足一升一斗之需要呢?为什么你要延福万年,而不让小民享受朝夕之欢乐呢?”他要求神宗罢天下矿税监,并直指利害关系说,如果固执不改,“一旦众叛土崩,小民皆为敌国,风弛尘骛,乱众麻起,陛下决然独处,即使黄金盈箱,明珠填屋,谁为你守呢?”正是由于以东林党人为主的知识份子反对矿监税使以及支持民变的坚决态度,使得横行了24年的矿监税使终于在1620年被罢除,国家的掠夺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民众的利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维护。

晚明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黑暗的时期之一。然而,即使在这黑暗的年代,居然还有像东林党人这样一批敢于为民请命、敢说真话、捍卫正义、且不计个人身家性命的知识份子的存在。明朝后期的万历年间,社会危机四伏,各种矛盾交织,东林党人抨击时弊、弹劾奸佞,甚至上书批评皇帝。嘉靖年间抬着棺材骂皇帝的海瑞,就被东林党人誉为“当代伟人”。海瑞的高风亮节令他们钦佩。正是因为东林党人的刚直不阿,他们在天启年间遭到了以魏忠贤的阉党为首的朝廷既得利益集团的嫉恨和疯狂的迫害。曾经掌握着明王朝的军事、政治、文化、监察和人事大权的东林党人,在短短的4年内就被魏忠贤的阉党驱尽杀绝,全部覆没。

晚明是一个颓废的年代,东林党人为了理想和信念而殉道的浩然正气,令后人仰慕。在一个没有正义的时代,他们捍卫着正义;在一个是非颠倒的时代,他们讲究是非分明;在一个谎言充斥的时代,他们因说出真话而付出生命的代价。我以为,黑暗的明朝晚期竟因为有了他们的存在而显得不那么黑暗,甚至有些令人鼓舞。所以,每当我翻阅那段厚重的历史时,总有种怦然心动的感觉,甚至觉得那是一个令人向往的时代。其实,中国历史上比晚明黑暗得多的时期多得是,尤其是一些被称为“盛世”的时代。在那些所谓的“盛世”里,知识分子中间普遍存在着一种犬儒主义气息。为了眼前的利益或出于对政治的恐惧,他们完全可以没有道义、没有信念、没有正义、没有是非。有的知识份子甚至助纣为虐,共同参与罪恶的制造,然后又共同参与对罪恶的遗忘。如果说一个时代的知识份子整体堕落的话,那一个真正黑暗的时代也就来临了。

最后,笔者抄录江苏无锡东林书院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一脍炙人口的对联作为本文的结尾,并愿与天下所有的知识份子共勉。

--转载自《民主论坛》网站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齐辉: “文革”中的童年(之1)
齐辉: “文革”中的童年(之2)
齐辉: “文革”中的童年(之3)
齐辉: “文革”中的童年(之5)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