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民调查》诽谤案开庭 500村民庭外声援

标签:

【大纪元8月25日讯】备受外界关注的《中国农民调查》诽谤案昨日在安徽阜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审。约500多名村民特意赶到法院,在庭外声援被告﹔大批外国及内地记者到场采访,但除少数内地传媒获准入庭旁听外,其余只可在庭外采访。身为阜阳市政协副主席的原告张西德则由多名黑衣保镳护驾,未从正门进出。

500村民助阵作者 海内外媒体关注

据明报报导,阜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昨日上午8时半开庭,至傍晚6时半休庭,除了中间一小时吃饭,整整审了9个小时。庭审吸引了包括美国《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在内的大批海内外传媒记者到场采访,但只有内地有限几家媒体记者获准旁听,其余均被法庭以各种理由拒绝。

让当局紧张的是,开庭当天一大早,500多名当地农民赶到法院外要求旁听庭审,被法庭拒绝,仅约10名农民代表经被告安排入场旁听。这数百农民昨日全天守在法庭外,情绪激动,鼓噪不止,要求前临泉县委书记、现任阜阳市政协副主席的原告出来对话。被告陈桂棣夫妇步入法庭时,农民即时喝彩,为他们打气。直到傍晚6时多休庭后,农民仍不肯离去。

据悉,原告张西德从后门出入,且有多名黑衣男子跟随左右。甚至张西德在庭审期间去洗手间,也有“黑衣人”相伴,寸步不离。

案件过程

据中国法院网消息,2004年1月,原告张西德认为《中国农民调查》一书第三章《漫漫上访路》中,以其在该市临泉县任县委书记期间,该县白庙镇王营村部分村民上访为题材,内容失实,严重侵犯了自己的名誉权和人格尊严为由,向阜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今日上午8时40分,法庭正式开庭审理此案。原、被告三方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均到庭参加诉讼。原告方请求法院判令该书作者及刊发此文章的人民文学出版社,共同赔偿原告精神损害赔偿20万元,并向原告赔礼道歉。

被告方陈桂棣、吴春桃及其代理人在当庭答辩中认为,作为原告的张西德,原为临泉县委书记,属职务公众形象。而涉案作品对原告形象的刻画,不是对其私生活领域内容和特征的铺陈演绎。而是将其放在县委书记的岗位上加以评述。既便书中反映了一些群众意见和批评,也不构成对原告的名誉侵权。

作为被告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代理人在答辩中认为,其下属单位《收获》杂志杜虽然刊发了作者的作品,但并不代表作者的观点就是出版杜的观点。同时作者撰写报告文学作品的行为不具备违法性,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和发行文学期刊的行为,是其经营范围内的本职工作,同样不构成对原告的侵权。为此,二被告请求法庭驳回原告诉讼请求。

据悉,法庭昨日全天听取原告举证。庭审阶段,原告方出示了数十份的官方文件作为证据,证人则是张西德任县委书记时的县政府各部门人等,包括办公室主任、人事局长公安局长等,还有多名曾因作恶乡村被当局免职的村官。他们在庭上为张西德作证,证明“张书记是好书记”。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中国留学生被遣返 美驻华大使回应
中共地方政府“不务正业” 公务接待成重要工作
因经济担忧 大陆国债收益率降至22年来最低
章子怡疑不满新片戏份被剪?受访片段引揣测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