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诚:民主被压、经济恶化

廖诚

标签:

【大纪元4月15日讯】80年代初,邓老打破大锅饭、放权让利、允许竞争的政策连续出台,有效调动了人民的积极性,效率大增,良性互动,推动更多产业兴起和创造更多回报,形势大好人人称赞──展示了放权竞争的光辉前景。

可是好景不长,尼克森说,“没有民主的改革是腰折的改革。”因为政治不民主,权力无约束,而致特权们以改革为名、将国有资产大量化为已有,化得百姓不但没分着股份和红利,而且化得国企绩效每下愈况。个体业更面临特权刁难的困扰。对此,社会反应强烈,并引发了89年的“6.4”学潮。但是,学潮不但没能推进中国的政治民主和新闻自由,反而为维护既得利益的“特权”们敲了警钟。如果继续放权竞争,会使越多的国企被私企竞争给取代。私企越多和竞争越激烈,越易激起有着强烈主人翁感的私企业主联合起来、带领下属发起游行,从而导致更多的社会力量配合学潮抗议官僚、惩治腐败。这就有希望实现政治民主和新闻自由。因此,长期只顾既得利益的垄断特权们,从镇压学潮后,为了维护既得利益而加强了保护国企、限制私企、排斥竞争、封锁新闻、镇压民运,大大强化了政府垄断功能。

可是“权力一但失而复得或将要失去,他会在有效期内更大发挥”。89学潮后,权贵们以“管治和建设”为名,增官加法设机构,大肆卡剥和挥霍,卡剥(束缚)和挥霍(浪费)得“农业增产不增收,工业增效不增益”1年比1年明显。这致使在“90年代初国民经济就显象看淡,这个向淡不仅仅表现在经济增长速度逐年递减,还表现在失业、企业开工状况恶化。从1997年之后失业高潮不仅表现为社会登记失业,还表现为物价连续走低,出现通货紧缩。”(摘自《谏言》147页,国务院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陈淮)

特别是98年朱镕基上台,加大了管治和建设力度,没有制衡力量约束的特权,借此加劲卡剥和挥霍,卡剥和挥霍得工农利润大降而买不起商品,致使工农产品在98和99两年发生前所未有的大跌幅,相互制肘,危机加剧。这就是李昌平2000年3月含泪上书“朱镕基”的主因:朱镕基害了工农。因此,98年后中国突现了:失业剧增,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劳工大降价(“人贬值”);商企利润下滑快,投资回笼难,钱变钱增值越难(“钱贬值”);商品积压跌价严重(“物贬值”)。然而“人”、“钱”、“物”都贬值严重,就足以证明近10年我国经济滑坡严重。特别是98年后我国人民:工作难找,挣钱越少;经商人多,利润越薄;拾荒人多,越拾不到钱;要饭人多,越要不到钱,就越能证明我国经济恶化的严重性──接近崩溃态势:明显呈现邓老放权竞争的改革成果越被卡僵和挥霍掉,改革由希望变失望。

历史证明,在政治不民主的情况下搞所谓“依法治国”和“全面建设小康”等运动,不但对社会经济和文明的进步没有好处。反而会促使官僚排斥异己、强化垄断、卡民养腐加剧。如我国的“三五反”、“四清”、“大跃进”、“文化大革命”以及一直到现在的历次治腐和抓生产运动,表面上看是每次运动都有贪官受惩罚和一些建设的成就。可老百姓真正体验到的是:运动中出台的法规和下派的钦差大臣、下乡干部、巡视督查等特权团体越多,就越迫使级级官员用搞政治宣传的形势运动,指标施压,高唱客观统计的廉政战歌,蒙蔽群众,让百姓苦盼清官而不见希望;再用抓经济实惠的垄断政策,限制竞争,任意抬价,牟取暴利,养其腐而不致升温快。致百姓深受其害上访快,访来访去遭迫害,官民互怪都放赖(不明真象的人只把贪官怪,看透事理的人,指责限制新闻自由、扼制民主的集权制度是根害)。无奈适者生存,见坏不怪、任其害,文明遭踏都变坏(社会变黑),自残骨肉恶化快,改革由希望变失望(夭折)。

──转载自《民主论坛》网站(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廖诚:“新闻自由”是快速解决思想和体制僵化之本
韦拓:从下滑到坍塌 国足告别世界杯之路
林一山:被历史选中的上一代香港人
林一山:港人何以为信念从没退后?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