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媒体选出十大侵害消费权益事件

标签:

【大纪元3月15日报导】中国大陆普遍漠视消费者权益,中国消费者协会“市场报”选出十大侵害消费者权益的现象,其中包括上海协和医院对上门求诊者竟然无病说有病。

据中央社报导,至去年三月十五日至今年三月十五日的一年里,一个个令人思考的现象,都曾引起消费者的广泛关注,这些怵目惊心的事件不仅危害消费者的身心健康,而且不同程度影响人们的消费取向、维权意识。

市场报特别选出十个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事件或现象,希望借此唤醒社会各界对消费者权益的重视,并产生警示作用。

以下是该报列举的十个现象:

一、上海协和医院无病说有病。二零零七年二月六日,经上海市卫生局查实,上海协和医院在医疗执业活动中违反医疗诊疗常规、规范,并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消毒管理、医疗废物管理、医疗广告管理规定等违法违规行为,据此正式吊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二、国际名牌服装质量堪忧。上海市工商局对“香奈尔”、“巴宝莉”、“迪奥”、“阿马尼”等国际顶级品牌服装进行抽样检查,合格率仅百分之五十七点六。被检查出的不合格产品包括甲醛含量超标两倍多等。

三、“涉红鸭蛋”、“涉绿多宝鱼”。二零零六年十一月十二日,河北省某禽蛋加工厂生产的一些红心咸鸭蛋在北京被查出含有苏丹红IV号。十一月十四日,北京食品办又检出六种咸鸭蛋含苏丹红,大连等地也陆续发现含苏丹红的红心咸鸭蛋。十一月十三日,广州发布禁令,全城封杀红心鸭蛋。

随后,检测部门又发现有养殖户给多宝鱼等鱼类喂孔雀石绿,这些工业制剂对人体健康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威胁。

四、SK-II化妆品引发退货狂潮。二零零六年九月十四日,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从日本宝洁株式会社蜜丝佛陀公司制造的SK-II品牌系列化妆品中检出禁用物质铬和钕。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引发一场退货狂潮,宝洁公司不得不宣布暂时将SK-II撤出中国市场。

五、假药致人死亡。二零零六年五月三日,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报告,部分患者使用“齐二药”生产的“亮菌甲素注射液”,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十三人发生急性肾衰,其中八人处于紧急抢救状态,后有十一名患者死亡。经查明这是一起不法商人销售假冒药用辅料,“齐二药”采购和质量检验人员严重违规操作,使假冒药用辅料制成假药而致人死亡的恶性案件。

六、会员制消费卡一夜蒸发。二零零六年八月一日,位于太原市水西关南街的千黛健美俱乐部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关门歇业,老板一去无踪。许多消费者刚花上人民币万元办的金卡还没来得及消费,千黛健美俱乐部就人去楼空。

七、中国牙防组违规十余年。中国牙防组承认不具备认证资格,但十多年来,却对多种牙膏认证,让许多消费者信以为真。

八、旅游消费雾里看花。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统计,二零零六年有关节假日出游遭遇消费陷阱后,投诉难以迅速解决的案例较多,许多消费者感到很无奈。旅游投诉为什么得不到迅速有力的解决?除了旅游业关联性强、调查耗费时间之外,旅游消费雾里看花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受利益的驱使,一些旅行社以超低价格来拉游客,到达旅游目的地之后强迫消费者购物,增加自费项目,降低交通、餐饮等方面的标准。

九、柯达LS443相机出现质量问题。不久前,一些国际知名的跨国公司的产品被查出存在不同的质量问题,如索尼的数码相机、笔记本电池出现严重质量问题。更令消费者不能接受的是跨国公司对待消费者的态度。2006年发生的“柯达事件”就是典型代表。当柯达LS相机被发现存在严重质量问题时,柯达公司先否认,后又欺骗的方式对待消费者,迟迟没有拿出让消费者能够接受的处理方案。

十、欧典地板被罚七百四十七万元。号称行销全球八十多个国家、源自德国的著名品牌地板德国欧典总部根本不存在,存在严重欺诈消费者行为。北京工商行政管理局丰台分局认定违反广告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处以七百四十七万元罚款。

相关新闻
印度农民抗拒征地 至少14人遭警击毙
中国媒体报导或预示谁是政治新星
苏经纶:中国竞争力能持续领先印度吗?
制度上就是如此 洋基占建仔便宜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