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英俊的建筑关键字:芜

田园将芜,胡不归

阮庆岳

人气 1
标签:

跟“芜”有关的笔记:

潘文浅而净,陆文深而芜 《世说新语.文学》

有点失控的乱、失控的拙,逸出手掌奔流而去

卡尔维诺,《给下一轮太平盛世的备忘录》中,所指失控的“复杂”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探讨的,是简单的架构与所衍生复杂体系间的关系

在给同学的留言本写上“生”、“拙”、“芜”

生——画须熟中生,生涩不浮滑,自有静气,而不甜俗(黄宾虹语)

拙——意到,笔则点到为止;作为中的无为,没有赘肉

芜——如果说“生”、“拙”是骨(原始简单系统),“芜”就是肉(复杂有机系统)

郁郁苍苍的森林,自然天成,那是上帝的杰作,想都不要想

只能期盼,谦虚务实的期盼,在不堪的废墟中、在纤细的支架间,蔓生着杂草与盘根错结的雀榕。

(“安平树屋”,刘国沧作品)

都市计划中应该有非计划区——都市的灰色地带,只做低限的管制,那将是动物、植物、人类生活与历史的基因库。 (“台北有机层”,Marco Casagrande的宝藏岩作品) “⋯⋯在过程中,我们希望参与的同学能把自己当成居民:用捡拾来的废料、简单的工具,就现有地形地物发挥想像,克服重力,去构筑。

在这种条件下的构筑,无法精确绘图与丈量,工具永远不足、材料永远需要拼凑使用,一切必须迁就现有条件,依附既有的残破结构,再结合、再加固。新与旧、残缺与残缺、共生与再生,剩余物与废物,不断地在追求新的生命。

⋯⋯‘天梯’边,在柱子夹缝里,长出油绿绿的姑婆芋,可能几十年没人打扰它,应该繁衍几个世代了,就像宝藏岩,三不管地带,都市的角落,几十年的繁衍,形成无比精彩的人居空间⋯⋯大自然的神妙力量,生命的有机性,在人为干扰下,只是暂时躲起来,在不为人知不为人碰触的阴暗角落里,等待。”

哈伯玛斯的“互为主体性理论”解构了一部分的现代性,但还不够。在未来人类生存环境永续性的挑战下,建筑师手捏得愈紧,就愈苍白。能否松开,让它从指间渗出、奔流而去?

面对传统民居的丰富性、多样化、以及无懈可击的和谐,我们只有汗颜。面对千家万户的农民住宅设计课题时,建筑师能做什么、做得了什么、应该做什么、能否做某种有限的事,让它引发一出迷幻激越的戏?

纯净完美的形式,就像美杜莎魅力无限的眼神,只要正视她就会变成石头。不甘于岩石荒山,希望是郁郁苍苍的森林,而什么是伯休斯的铜镜?

(注)希腊神话中,美杜莎是法力无边的蛇发魔女,只要直视她的眼神,就会变成石头。伯休斯靠磨光盾牌的反射影像,不直视美杜莎的眼神,而将她斩除。

阮庆岳:田园将芜,胡不归? 宇宙是一个完整体,森林当然也是,一只蚂蚁的一生也是。

这样的完整性里,都有着非单一主体的特质。也就是说所谓的完整,来自于多元主体的互相映照,与互相成全,譬如宇宙的多元中心结构,森林生态的环环相依相扣,以及蚂蚁社群的群性关系,甚至看远到欧洲文明传统里的人神关系,中国文人思想里个人与天地自然的关系,都是这样非单一主体运作的例子。

近世代的思潮,尤其自十六世纪启蒙运动之后,以人作为单一主体的思想模式,逐渐兴起并影响到整个世界,伴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使得人可取代一切他者,甚至可以不需要他者的观念,得到持恒的鼓舞。 但是我们只要观察四周的景象,互为主体也互呈有无的现象,几乎无所不在四处可见;事实上,若仔细看进去,反而很难见到有所谓以单一主体存在,不与其他主体互为共生的现实关系。

因此,作为单一个体,除了首先要承认他者主体的存在性外,另外要提醒与注意的,则是如何将目光自自身移开,转到对他者的注视。因为以为事物的答案,必然只能存在于自身,不可能会由他者或他物中得到启发与答案,也同样有着时代趋势下的盲点与危险性。这样单一的方向性,虽然强化了人的自我意识与自主能力,但是也同时窄化了我们与世界沟通的可能性,使我们原本得以聆听到来自他者他物的讯息与启发,都因而断绝无存。

陶渊明《醉酒》的诗句:“采菊东离下,悠然见南山”,是中国文人一直向往的境界。这里透露的,其实是一种物我可以两相存的状态,甚至于在这样的过程里,是逐渐把自我淡化到极轻极薄,而让他者(譬如可寄情的南山)成为厚也重的对语主体,这种态度在中国文人与山水画、或是与园林之间的关系,都其实是很重要也明显可见的;这态度在诗句中屡屡可见,譬如: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或是“绿满窗前草不除”,都让我们明白,他者他物的共存,是极重要也美好的事情。

在单一主体的状态里,我们容易被与自我利益相关的现实羁绊,也容易以为自己即是宇宙的神,可以主导一切的过度控制,不愿放手给他者去自主发展,不能明白若有其他的主体(尤其是形而上的主体)可共生对话时,往往可帮助我们脱离过度受现实操控的目的性,而能让自己见到更辽阔的可能。

就好像是一个不断浪游的人,日日不知目的何在的行走道途,一日想到在家园自己生命源处的田地,已经很久无人照料,必然呈现荒芜状态,心中忽然涌起的伤感情绪吧!@

摘自 《建筑师的关键字》 田园城市出版社 题供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安宁病房护士经验谈:临终者最惊人的3件事
咖喱饭酱汁该放左边或右边? 日本网友投票
清热健脾的灵根“莲藕” 挑选秘诀一次看
Costco烤鸡:超市经典美食背后的故事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