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峰会最后一天 奥巴马:达成协议 所有人会更安全

人气 1

【大纪元12月18日讯】(大纪元记者姚一彦丹麦哥本哈根综合报导)2009年12月18日上午11时许,举世瞩目的联合国气候峰会最后一天的议程开始。峰会聚集了来自119个国家的领导人,共商拯救地球,抗衡气候暖化的人类大事。相较于中国总理温家宝暗示中国减缓温室气体的目标可能超前,美国总统奥巴马今天在哥本哈根气候峰会的致词并没有提出新承诺,但较积极呼吁立即达成协议。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当地时间9点01分,乘坐“空军一号”专机抵达哥本哈根机场,随即加入前期到达的世界其它国家领导人,参加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峰会最后一天的会议。原定于12月18号上午10时开始的联合国气候峰会高层首脑全体大会,推迟了近2个小时。在大会开始前,美国总统奥巴马与包括丹麦首相拉斯穆森在内的29国的首脑们会面。这些国家大多来自欧盟。


12月18日,丹麦首相、气候峰会现任主席拉尔斯‧洛克‧拉斯穆森(左)与前前气候峰会主席,欧盟气候专员海德嘉在全体大会上。(摄影:HENNING BAGGER/AFP/Getty Images)

在今天上午的全体大会上,丹麦首相拉斯穆森作为峰会主席致欢迎词。他在致词中说,希望12月18日标志着光明和绿色的未来。他说行动的时候到了。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也发表了演讲。潘基文表示最后的时刻已经来临,我们的努力正在结出硕果。


12月1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中国总理温家宝在哥本哈根贝拉中心的联合国气候变化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全体会议上演讲。(摄影:JEWEL SAMAD/AFP/Getty Images)

在全体大会上,奥巴马发表了演说,他表示:美国已经准备缔结一项协定。今天,每个人都应做出让步。我们的时间不多了,没有哪个国家能得到想要的一切。我们需要一个机制,使得我们能够衡量是否履行了所作出的承诺。否则,它将成为一个空头协议。他保证,美国将承担气候变化的责任。

针对中国等新兴大国对于国际检讨机制的抗拒,奥巴马说:“这些措施不必具侵入性或侵害主权,但必须确定协议可靠,且我们各尽义务”。

他说,如果一个国际协定欠缺这样的机制,“那毫无意义”。

和温家宝相似,奥巴马也说:“不管在哥本哈根怎么样”,他的国家都会继续走低碳之路,“这是对我们好,也对全世界好的”。但他加上说,如果合力达成全球协议,所有人都会更安全。

中国和美国两大全世界排放国都不接受以国际条约约束其排放目标,只自愿减排。中国和所有开发中国家都坚持只有已开发国家应受约束,美国则是拒参加京都议定书。

奥巴马说,各国立场分歧已久,谈判结果不可能人人满意,“但底线是:我们可拥抱一个协定,向前迈进一大步,并在其基础上继续改进”,为后代做出历史贡献。

他警告,另一个可能性是大家选择拖延,继续以歧见阻挡行动,经年累月,直到气候变化的危险无可逆转。


12月18日,中国总理温家宝在哥本哈根贝拉中心的联合国气候变化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全体会议上演讲。(摄影:ATTILA KISBENEDEK/AFP/Getty Images)

据丹麦媒体报导,中共总理温家宝在贝拉中心举行的非正式会议上强调,中国将坚持走京都路线。按自己已确定的减缓目标前进,即2020年时每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到45%,这意味着中国不愿意被哥本哈根达成的协议所约束,而认为,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气候变化的历史责任,并对未来改善气候变化作出主要努力。相比奥巴马先致词的温家宝并没有催促达成协议。

在大会开始之前,奥巴马与总理温家宝举行了短暂的非正式单独会面。美国和中国是世界上温室气体最大排放国,占全世界排放量的40%。有相当的人认为,如果没有这两国政府领导人对世界的道德责任意识,那么全世界的对抗气候变化,几乎不可能有切实成效。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哥本哈根救气候 萨尔科齐呼吁抢救滨危会议
气候峰会:僵局虽打破 分歧依然大
奥巴马抵哥本哈根  出席压轴气候峰会
哥本哈根救气候  贫富国针锋相对鸿沟难消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