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耕身:在与权力分庭抗礼中获得媒体尊严

杨耕身

标签:

【大纪元5月4日讯】2009年度普利策新闻奖评选结果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揭晓,《拉斯维加斯太阳报》夺得公众服务大奖,《纽约时报》成最大赢家,独揽5项大奖。普利策奖评选负责人说,媒体环境日趋恶劣,但媒体“看门狗”的角色依旧存在,还是会吠、会咬人,“很明显,今年的奖项着重于媒体的监督职能。要让民众拥有干净的水、干净的空气以及 ……干净信息的权利。”

我留意到在《法制晚报》关于获奖篇目“性质”的界定中,所有奖项除了三篇报导被界定为“中性”之外,其它篇目均为“负面”。这样的界定让我感到不安。何为正面新闻,何为负面新闻,由谁来界定?难道一些以揭丑、扒粪、监督为目的报导,不是有着相当正面的指向与追求?不过,以中国媒体人的视角来看待这种性质界定,恰恰表明媒体使命与价值之所在。

一些媒体也总结道,从获奖结果来看,以美国政坛性丑闻受到青睐。本届普利策奖有两个奖项给了对美国政坛性丑闻的报导,两组报导都让当事人丢官下台。《纽约时报》去年3月10日独家报导纽约州时任州长斯皮策召妓。两天之后,斯皮策辞职。获得地方新闻报导奖的《底特律自由新闻》去年1月报导底特律时任市长基尔帕特里克和女助手的暧昧短信,揭出他的婚外性丑闻。这一报导最终让市长大人因伪证罪丢官入狱。但这种认为青睐性丑闻的说法仍不过是一种恶俗与片面。因为在它的背后,一个更明显的事实是,媒体成为与权力分庭抗礼的力量。

绝大多数“负面”新闻且不论,两项性丑闻新闻亦不论,单就获得“国内报导奖”的《戴着“率直演讲”帽子的竞选》(《圣彼得斯堡时报》)而言,其获奖理由正是“ 揭露总统选举幕后,使投票者明晓其中的花言巧语”。该报“政治事实”报导成立于 2007年4月,历年来检验了超过750条政治主张的真实程度,将政治“忽悠”与大实话区分开来,发现奥巴马在总统竞选中的承诺80%没有行动,3%违背诺言或者妥协。媒体在这种持之一贯与“政治事实”的较量,与权力的碰撞中,获得了最高也最职业的荣耀。

因为权力总是傲慢的,处于本能扩张的,所以媒体必然在对权力的监督、与权力分庭抗礼中获得尊严与价值。“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守望者。”普利策奖的创建者普利策先生这样说道,“罪恶、卑鄙、腐败最怕的就是报纸,因为任何法律、伦理、规章制度都无法和报纸相比。”因此,尽管历届获奖作品已汗牛充栋,但普利策奖以“负面”报导为“主旋律”的倾向依然如故,其“ 乌鸦嘴”的传统本色依然无改。不仅使媒体构成了美国社会最重要的民主力量,也使得普利策奖成为全球其它类别新闻奖都不可匹敌的奖项。

今年普利策奖颁出之际,正值美国报业惨淡之秋。过去一年间,报纸破产、裁员、亏损、收缩的消息不绝于耳。同时,经济因素已不仅仅只是报业环境日趋恶劣的全部,因为经济危机总会带来某种政治危机。因此,怎样在愈发恶劣的生存中,保有媒体的尊严,体现媒体的使命,坚守媒体的价值,才是最令人倾情关注的东西。或许,此次普利策新闻奖无改其一贯的风格及本色,恰恰正是对危机之下媒体精神的坚定阐释?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推动公正和平等 多人受表彰
2009年普利策奖今揭晓
韦拓:从下滑到坍塌 国足告别世界杯之路
林一山:被历史选中的上一代香港人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