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反共领袖:丘吉尔(103)

子仪 (整理)
font print 人气: 12
【字号】    
   标签: tags:

与史达林的生命竞争

丘吉尔与史达林是一对冤家,一个代表自由世界、一个代表共产暴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史达林的共产阵营不断扩张,横贯欧亚大陆,史达林原本忌讳的两样:大英帝国的丘吉尔和美国的原子弹,如今美国独有的原子弹优势已成为历史。大英帝国的印度和巴基斯坦也独立了,年龄已是过75岁的丘吉尔,也已在野5年,史达林仅是埋怨丘吉尔不断发出噪音,不认为丘吉尔会有太大作为。此时,史达林统治世界的欲望空前膨胀,只有丘吉尔费尽心血达成的两大法宝欧洲联盟和英语国家特殊关系,与史达林抗衡。

说起史达林,有必要将其历史揭示出来。史达林于1879年出生在高加索格鲁吉亚的哥里城。史达林是在贫困中长大的。他父亲是个皮鞋匠,常常嗜酒无度,毒打儿子。史达林十一岁时他就去世了。儿童时期的史达林就读于哥里的一所教会学校。十多岁时进入第比利斯一所东正教中学读书,1899年他因宣传推翻政府的思想被学校开除,随后参加了地下的马克思主义运动,成为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员。

1913年7月至1917年3月被流放到西伯利亚。1917年10月,在列宁领导下,他积极参与和组织了彼得格勒武装暴动夺取政权。1918年到1920年间,由丘吉尔宣导的协约国对苏俄的武装干涉,而史达林多次受列宁的委派,前往最关键的战线指挥战斗。这可谓丘吉尔与史达林的第一次交手。1922年4月,史达林当选为俄共(布)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此后30年他一直担任党的这一最高领导职务。1924年1月列宁逝世后,史达林成为苏共的最高领导人。同时他也开始残酷消除其他政党和党内的反对派和政治对手。列宁都曾批评过史达林“太粗暴”。

1930年代史达林在农村强制推行集体化运动,并抢走农民积存的口粮,因此造成大饥荒。苏共时代,乌克兰总共爆发过三次大饥荒,共1千万左右乌克兰人饿死,其中包括4百万儿童。1932-1933年代的大饥荒最严重。

1930年代史达林在党内开始进行的称为肃反运动的大清洗给后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1934年大权在握后,史达林发动了一系列的清洗运动。引起这些清洗运动的起因是1934年12月1日舍盖•基洛夫遭暗杀。史达林仅仅只用“人民的敌人”这个标签,在各部门展开轮番的大规模清洗,将大量的各级领导人杀害。被杀害的这些人里,就包括他的战友及周围幕僚。

据《党治制的由来》统计,苏共一大至十七大历届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总数共二百八十四人,除去大清洗(1936~1939年)之前自然死亡的四十五人外,剩下二百三十九人中,被枪决或死于狱中的就有一百八十八人,自杀的八人,被开除出中央委员会的二十二人,只有二十一人幸免于难。 另外,至少七十八万人被处以极刑(遭枪杀),全苏联还有数以百万计的人被送进了劳改营。史达林一生不停地把人逮捕枪毙或是发配到西伯利亚荒漠地区,一直持续到他生命的最后岁月,共计造成两千万人非正常死亡。

二战时,史达林曾下令枪决一万五千名波兰军官。德国侵略波兰时,波兰军队正在西线浴血抗敌,突然苏军从东线攻入波兰国土,与德军成夹攻之势。波兰军队本来就已不支,现在顿时溃不成军。最后波军选择退向苏联一侧,他们宁愿向苏军投降,也不愿向纳粹投降。苏联内务部奉史达林指示对被俘波军进行”政治鉴别”工作,士兵们一群群被释放了,剩下一万五千名军官怎么办?按波兰人的看法,这一万五千名军官都是民族英雄。

可是史达林不这样看,由于波兰军官入伍前都是专业知识分子(这是波兰军队很特别之处),一万五千名军官等于一万五千名工程师、教师、技术员、农艺师、医生、会计师、作家……将这些人都释放了,将来肯定又会为波兰资产阶级政权服务(波兰流亡政府已经在伦敦成立了)。波兰资产阶级政府依靠他们,又会组建起一支军队来,这将是多大的麻烦?研究来考虑去,史达林觉得还是统统枪毙比较省事,于是命令内务部在卡廷森林等地将他们秘密处死(每人后脑打一枪),再挖个大坑埋掉。

在1949年8月,苏联打破美国核垄断局面,同年中国被赤化,世界局势使自由世界压力很大。这里,两大对立阵营的前沿。1945年日本战败后,沿着北纬三十八度线一分为二,南边驻扎美国军队,北边驻扎苏联军队。当时史达林看上了在苏联的金成柱,让金成柱出任北朝鲜的领导人。

但考虑到金成柱在朝鲜人中间毫无威信,所以让金成柱改名为金日成,冒名顶替朝鲜人民传说中的抗日英雄金日成。而南朝鲜是李承晚为首的亲美政权。象欧洲的西德和东德分别为民主国家和共产独裁国家,南韩和北韩也分别为民主国家和共产独裁国家。这两个被生硬分割的国家(民族),是自由世界和共产独裁的前线。在欧洲主要有英法美势力帮助西德对抗咄咄逼人的苏联,而在南韩主要是美国驻军支持。

1950年6月25日,金日成在得到毛泽东的帮助和史达林的认可后,北朝鲜的军队越过三十八度线,侵入南朝鲜。一鼓作气打到最南部的釜山市附近,美军快被赶下大海。但最使史达林动心的还是中国军队能消灭并牵制大量美国军队,使世界权力平衡倒向对苏联有利的一边。史达林的全球梦还包括在德国、西班牙、意大利等若干欧洲国家夺权。

他在给毛的电报里说:共产党面对一个绝无仅有、而且转瞬即逝的良机,那就是在资本主义阵营里,德国和日本这两个主要军事强国部刚刚战败,如果共产阵营和自由世界阵营之间打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话,“我们应当害怕这一前景吗?我认为,我们不应当害怕”,“如果大战不可避免,那么让它现在就来吧,与其几年后打,不如现在就打”。 毛泽东很清楚史达林的梦想,反复向史达林表态:可以依靠他来实现这个梦想。毛一再告诉史达林的联络员尤金:美国可能在朝鲜投入三十到四十个师,但是中国军队会把他们“碾”得粉碎。这样,又一场绞肉机似的韩战就此开始了。

金日成入侵南朝鲜后,联合国安理会很快通过决议派联合国军队支持南朝鲜。苏联驻联合国的代表马利克本来可以行使否决权,否决这一决议,但人就在纽约的马利克没有到会。马利克曾向史达林要求去安理会,史达林亲自给他打电话,叫他不要去。派联合国军队的决议于是得以通过。苏联拒绝行使否决权的举动,一直使人们大惑不解,都说苏联错过了阻止西方出兵的机会.实际上,史达林是故意让联合国通过决议,想要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队进朝鲜,好让毛的士兵们把他们“碾”得粉碎。
面对史达林的战略,美国总统杜鲁门于6月27日宣布派兵入朝。同时他增加了对正同越共打仗的法国人的援助,改变了对台湾的“不干预”政策。

8月初,北朝鲜军攻占了百分之九十的南朝鲜。以美国麦克亚瑟将军为首的20多国家参与的联合国军近30万增援迅速赶到,9月15日在三十八度线以南的仁川登陆,把北朝鲜军截为两半,紧接着准备向北进攻。9月29日,金日成急电史达林,请大老板叫中国派军队参战。史达林还给入韩的中国军队起名“志愿军”(即给世界以掩人耳目的非正规军名称,而实际上是中国的正规军)。

联合国军队进展顺利,俘虏北韩军12.5万,于10月7日进入北韩。在史达林的敦促下,中国军队在10月19日投入韩战。11月25日,20万中国军队在苏联现代化武器的装备下,大举进攻联合国军,12月31日,中国再次投入50多万军队进行人海战术,进攻联合国军队,使战线推入南韩境内。

1951年2月到3月,美国投入更多军队,战争更加激烈,美国资料显示39万中国军人死于战场(联合国的资料显示有100万中国军人和50万北韩军死亡),美军损失5.4万军人。激战之后,麦克亚瑟将军率领的联合国军将战线重新推到三十八度线。

--待续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这场风波虽已过去,但它使丘吉尔认识到,只有战场上的胜利才能稳固自己的首相地位。他想要亲自去开罗实地看看情况,但被艾登和布雷肯等人极力劝止了。
  • 阿拉曼战役是盟军在北非的一次决定性战役。这次战役使隆美尔损失了6万人,其中德军为3.4万。以此为转捩点,盟军此后在北非的战斗中节节胜利。丘吉尔曾在回忆录中概括道:“在阿拉曼战役之前,我们从未获胜过;在阿拉曼战役之后,我们从未失败过。”
  • 会议结束后,丘吉尔和马歇尔一起飞往阿尔及尔,与艾森豪讨论了下一步战斗部署,授权他在攻占西西里岛后采取迫使意大利退出战争的适当措施。
  • 1945年1月,丘吉尔致电史达林,要求他“在维斯拉前线或其他某一地区发动强大攻势。”史达林决定在中线加强进攻,强大的苏军在三周时间内推进了500公里,进入距柏林70公里的奥得河地区,为西线的盟军减轻了压力,也创造了夺取最后胜利的条件。

  •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不久即举行的大选中,英国人民抛弃了刚刚带领他们走向战争胜利的丘吉尔。此前在出席雅尔达会议时,有一天丘吉尔参加由罗斯福作东的宴会。在宴会上非正式的谈话中,丘吉尔说,他是经常被当作反动派“被痛打”的。但是在他和罗斯福、史达林三个人中,只有他随时可能由他的人民通过投票把他赶下台。
  • 1946年3月5日,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应邀访问美国期间在密苏里州富尔敦城的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了题为《和平砥柱》的演讲。在演讲中,丘吉尔深刻揭示了苏联对世界和平的威胁以及如何保证持久和平的建议。
  • “现在,如果苏联政府试图单独行动,在他们的地区建立一个亲共的德国,就将给英美两国占领区制造严重的困难,授予了战败的德国人以在苏联和西方民主国家之间拍卖抬价的权力。这些都是事实。不论我们从中得到什么结论,这肯定不是我们进行武装斗争所要建立的解放的欧洲,也不是一个具有永久和平必要条件的欧洲。”
  • 世界局势的发展远比丘吉尔在“铁幕演说”时所担心的还要严重,史达林领导的苏共对世界的威胁越来越大,其第五纵队遍布世界各地,各国共产党和亲共党派对各国政体产生了直接威胁。同时,大英帝国在经历二战重创元气大伤,而且在艾德礼的工党领导下对各殖民属地的控制力不断下降。
  • 这一消息犹如一枚引爆的炸弹,顿时使全世界为之哗然。在英国议会,在首相官邸,在白金汉宫,到处笼罩着一片震惊的气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