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中的人生】心轻万事如鸿毛

贯明
font print 人气: 153
【字号】    
   标签: tags:

在喧嚣噪杂的红尘世界中,如果不能看淡各种欲望,就很难保持住一个清静祥和的心态。当把一些事关个人利益的繁琐杂事看得很重时,人自然就会变得心浮气躁。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使人类的生活变得更加方便的同时,也给人们的精神状态带来了莫大的困扰。电子邮箱中的垃圾邮件堆积如山;手机的呼叫铃声响彻在各个角落;报纸、电视等媒体不分昼夜的传送着各种无聊的资讯。要想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使自己安静下来,那果真需要一种非凡的定力呢!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神传文化中蕴藏着宏大的智慧。信手翻开一本简装的《唐诗三百首》,内中唐朝李颀所写的《送陈章甫》一诗顿时映入眼帘:“胸阔千愁似粟粒,心轻万事如鸿毛。”朴实无华的字句,却是多么精辟的生活格言呀!当一个人心焦烦恼之时,人们往往把那些能得到蝇头小利的繁琐事务看得非常重要,却忘记了胸阔和心轻才是人生修行的目标!

古代诸葛亮的“晴耕雨读”,那是符合自然规律的作息方式。古人生活简朴,却都明白简单是福,平淡是真的道理。然而,人一旦跌入物质欲望的深渊,就会忘却做人的初衷而无法自拔,强烈的物质欲望腐蚀人的心灵,逐渐使人良知堕落,最终使人成为欲望的奴隶。许多现代人拥有巨大的物质财富,却再也无法领会陶渊明的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洒脱与闲静,不能达到胸阔和心轻的境界,浮躁的心灵就只能像水中的杂草那样随波逐流。

把人世间的万事看得比鸿毛还轻,是一种洒脱,也是一种襟度。不重视修心养性的人无法达到那样的境界。看透了人世间的寒热冷暖与喜怒哀乐,我自己也越来越喜欢简朴的生活,起床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坐炼功,先使自己平心静气。每日静心阅读圣贤之书,用平和的声音向世人传唱神佛所赐予的慈悲祥和的诗篇,神定气和,豁达心安,平淡的人生神圣而逍遥,何乐而不为?@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我很喜欢静心遥望暴风过后的海面,更喜欢凝神观看大雨初晴的天空。暴风过后的海面风止浪静,令人心旷神怡;大雨初晴的天空洁净如洗,使人顿感万物清新。从立志修炼的那一天起,我就感到人的修炼就如同玉器的磨砺一样,在磨难与痛苦中才能得到灵性的升华。“梅花香自苦寒来”,在巨难之下挺立不倒,在重责之下忍辱负重,越是严酷的环境就越能造就大德之士。细思之,人世间发生的任何事对于修炼人来说都是好事,只要金刚不动的坚守自己的信仰,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 以前结识过一些能言善辩、巧舌利嘴的人,当时曾认为那是他们的一种才能,并没有认真考虑过善辩与善恶的关系问题。后来又结识了一些忍辱不辩、寡言不争的修炼人,就感觉到了他们的精神境界差异很大。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老子在《道德经》中的最后收笔之言:“圣人之道,为而不争”,顿时感到恍然大悟。是啊,巧言令色其实并不是真正的才能,忍辱不辩才是人生修养的最高境界。
  • “不争”并不是让人无动于衷而无所作为,而是劝人们凡事要顺其自然,不要一味的强取豪夺...
  • 人世间有德的人必定有福。德少的人不管怎样辛苦劳作,却经常有温饱之忧。世俗中的人讲积德,中国的古人大都相信积德得福报,所以本分的人都是与人为善,不做伤天害理的事情。修炼的人则讲守德,凡事顺其自然而不刻意强求,却要在修行中信守法理,不做任何有损道德的事。德生于卑退,因此大凡积德与守德之人都懂得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一个谦虚忍让的心态。
  • 在物欲横流的时代,世风日下,迷茫的人们虽然都醉心于物质享受,但是在金融海啸和甲型H1N1流感这样的灾难面前却是束手无策。
  • 由于命运不同,前生今世的因缘不同,所以每个人所处的生活环境也不一样。一个庸俗的人即使生活在富裕、舒适的环境之中,如果贪心很重,他也不会满足;相反,一个人如果生性乐观,淡然而无畏,即使生活在严酷、贫困的环境之中,他也不会悲观消沉。
  • 那是二十年之前的一个夏天,我与我的博士课程导师──日本KT大学的K教授到中国的N经济学院讲学。在我们成功的举办了学术讲座之后,我大学时代的老师顾教授带着一个身材消瘦、面露倦容的青年来拜访我们。
  • 从内心涌出的真诚的礼貌、对人的尊重和感恩,打通人与人之间的心径,也打通了通往机会和成功的路径。
  • 绒毛玩具
    当我们不再受困于私念的执著和占有的束缚时,我们会感到更自由,我们更能游刃有余地去“爱”,去给予,从而容易发现原来快乐和幸福常在我们左右,处处莲花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