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散人:14岁生命中的户口之痛

五岳散人

标签:

【大纪元9月5日讯】当一个号称“该流不流,扒房牵牛”的计划生育口号出现在一本叫做《黑镜头》的书中时,不能身感其威胁的人不知道这中间会有什么样的故事。而另外一个“宁可血流成河,不能超生一个”的口号也出现时,如果远离这个语境的状态下,大家有可能把这个作为一个笑话来看待。有人说距离产生美,其实距离也会产生某种事不关己的旁观感。

但真实的事件发生时,很难还有人产生这种旁观感。报载,陕西省商洛市某个村里的小姑娘自杀了,原因是她没有户口,所以不能报名上学,她年仅14岁。她之所以没有户口,是因为她是捡来的孩子,而养父母本身已经超生了,如果给她报户口的话,不但有诸多手续无法通过,就是可以通过,也需要缴纳数目不小的罚款,而这个数目不是一个农村家庭能够轻易承受的。从新闻上看,似乎以前并未出现问题,只是这次当地要求落实计划生育状况,让学校进行协助,结果就迫使学校出台一个管理办法,即“凡在该校上学报名的学生,必须持《在校生流动人口父母计划生育情况审批表》报到,去村委会领表时带上户口本、结婚证、避孕节育措施证明、生育两个以上孩子的结扎处理证明,然后到村委会、计生办盖章交回学校报名备案”。一个没有办法上户口的孩子,如何能拿出这些东西来?

在这个事件里有两个问题值得思索。首先,计划生育是国策,而且是行之有效的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措施,但实行该政策的时候,那种一刀切的手法令人多少有些不寒而栗的感觉。在这个事件当中,由于计生政策的限制,连那种由于善心而捡回孩子来抚养的情况,都被各种门槛阻拦在户口之外,使得这个孩子身遭两种痛苦:被亲生父母所抛弃、不能被自己的国家认可,成为了一个黑户。如此严苛的计生政策,到底是否有必要?

其次,户口这件事早就已经广为诟病,但始终没有实质性的松动。从理论上说,户口政策走到今天,更应该是一种登记制度,而不是一种批准制度,即使在北京以及上海等大城市还有审批的必要,但在其他地方,户口本身已经并无审批的价值。但在计划生育的大帽子之下,户口政策不但还有审批的痕迹,更多的是成为一种惩罚的手段,以这种手段控制上学、工作以及其他社会生活。可是,无论怎样,人类出生的天然属性才是重要的,计划生育再如何重要、如果是我们的根本国策,也只是规范未出生的领域,出生以后不能顺利取得户口的话,对于已经既成事实的人身而言,这是一个完全歧视性的政策。因为如果没有户口的话,就等于在社会中失去了很多必然应该拥有的权利,从出生就被打入另册,有违人人平等的《宪法》表述。

而我们更应该看到,其实超生现象在富裕阶层当中已经是一种时尚,他们无论是用金钱还是利用关系,总是能够给孩子上了户口的。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说,国家认可的、人人都应该与生俱来的人身权利,其实是一种可以用金钱买到的东西?这在任何文明国家里,都是不可想像的事情。

所以,这个孩子之死,对于任何关注人身权利的人来说,都不会有旁观感,倒是觉得在这种状态之下,这个孩子是死于整个社会对此类事情的漠视当中。边缘群体的权利不能得到保障,整个社会的基本权利就会因此而受到损失,因为侵害他们的权利之思维逻辑,也可能在某一天落到我们的头上。@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五岳散人:“血铅”事件像个成人电影
五岳散人:看笨蛋受审,没啥新鲜感
五岳散人:央视大楼的“色情”设计骗倒了谁
五岳散人:专家改字鬼画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