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专论与专访
凡是爱好艺术的人都可能察觉到,东、西方艺术从本质到表现上都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东方文化注重内涵,艺术上强调‘写意’,讲究‘传神’而不重‘形似’;相反的,西方正统艺术追求‘写实’、‘逼真’,这也是西方艺术的最大的特色。
从文艺复兴、巴洛克时期开始,欧美视觉艺术的主题一直是关于神到人的故事。到了十九世纪晚期,随着产业革命的发生,人类在科学上的发现与产业革命所带来的疏离,社会经济结构的变革(注1),将人类社会带入一个所谓“现代”天地。现代艺术、现代主义随之应运而生,至此艺术成了科学的追随者并且服膺着现代主义。
有些审美家喜欢毕卡索(Pablo Picasso)那些带着斗鸡眼的卡通画、又或波拉克(Jackson Pollack)的涂鸦,甚至是赫斯特(Damien Hirst)的腌猪。然而,你和我同病相怜,看到20世纪的垃圾艺术就会倒胃口。
浮雕艺术语言在圆雕作品创作中随意所用,如同木雕作品木质纹理,静中呈现动感,欣赏其作品时迁想妙得,其乐无穷。
“摹”与“临”是传统的有效的练字必经程序。“摹”有“描红”“影格”两种,前者是用墨笔依着印有红字的描红本直接填写,后者是用薄纸蒙在字贴上隔纸描写,北方也叫作“榻”。“临”是在“摹”的基础上,对着贴照样写。练写程序要先摹后临。书法
宗炳、王微、荆浩、郭熙都是画家,在中国历史上他们主导了山水画的发展,而他们的文章写的都是透过本身绘画创作的实践而领悟的实情,有别于文人用理论化的文字或感觉的文字所写的一些画论(其实隔阂很大)。文人写的都是给画家打分数、分等级(如神、妙、能、逸)的事。《宣和画谱》是站在画家的立场写作的一本书,也是难能可贵的一本书,所以本文也引用到。本文就是从这些资料说明画家创...
人的心有多大,宇宙就有多大。为什么能达到这么宽广的心胸?并不是我要多大,就有多大,而是通过修炼做到。因为人有那么高的层次,人才有那么大的容量。“层次越高,微观下看到的就越大”(转法轮第八讲,361页)。
王微(415-453 A.D.),以易经思想(他的态度与诗人陶渊明类似,不讲佛而讲道)来掌握宇宙自然,他把自然视为一个道体。“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以判躯之状,尽寸眸之明”,点明绘画是研究身体、生命、宇宙的过程(图画非止艺行,成当与易象同体),艺术表现其实是领悟道体后的一种表现。
在中国古时的环境,人们都明白:人可以藉某种方法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不管是市井小民或文人雅士,都普遍存在这样的想法,我们的艺术家就是在这样的土壤开出这样的花朵。
东方人对“修炼”一词并不陌生,基本上是“人透过完善自我的方法,从人升华到高层生命境界”的过程,佛、道修炼有谓修“真人”或圆满。基督教或天主教则认为:按照神的教导去做,就能进入天国、得到“永生”。东方修炼与西方对神的信仰,最终都是要让生命走向最美好的归宿。
共有约 191 条记录
今日头条
NEWS HEADLINES
美国国会议员敦促司法部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打击中共在中国和海外的系统性迫害活动,包括逮捕和起诉参与迫害政治和宗教异见人士的中共官员,最高可达中共党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