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神奇寶珠「清水珠」

作者:古樸 整理
font print 人氣: 539
【字號】    
   標籤: tags:

陝西馮翊人嚴生,家住在漢南。有一次,他到湖北襄陽的峴山去遊玩,在山中拾到了一樣東西,形狀很象一顆彈丸,黑顏色大大的,閃閃發光,看上去通體透明,好似一顆黑水晶。

嚴生拿去給朋友們看,有人對他說:「這是顆珍珠呀!」嚴生就把它叫做「彈珠」,放在隨身帶著的小箱子內,一直帶來帶去,十分喜愛。

後來,嚴生到長安去遊玩,在春明門遇到一個胡人。那個胡人一見嚴生,就攔住了他的馬頭,笑容可掬地對他說:「您的衣袋裡有一件珍奇的寶貝,讓我看一看吧!」

嚴生覺得很奇怪,心想我跟他素不相識,他怎麼會知道我的衣袋內有寶貝呢?這個胡人的眼力真厲害啊!就下了馬,拿出那顆彈珠給他看。

胡人捧著這顆寶珠,高興得差點要發狂了,他氣急說:「這是天下少有的奇珍異寶啊!我願意出三十萬錢的高價向您購買,你就轉讓給我吧!」

胡人說將「清水珠」放在渾濁的泥水裡,一會兒水就變得清清的了。(Fotolia)

嚴生愈發驚奇起來就問他:「這顆彈珠究竟有什麼用處,會值得你出這麼高的價錢來買它呢?」

胡人回答說:「我是西域人,要知道這是我們國家的鎮國之寶,我們都叫它『清水珠』。如果將這顆寶珠放在渾濁的泥水裡,一會兒那水就變得清清的了。唉!自從我們國家丟失了這顆寶珠到現在,已經三年了,國內的井水全都變得渾濁不清,百姓們吃了都生起病來。所以,我才歷盡千辛萬苦,跋山涉水,路遠迢迢來到中原,到處尋訪這顆寶珠呀!今天,果然從您這兒尋到啦!」

說罷,胡人把那顆清水珠放進一只裝滿渾濁泥水的瓦罐裡。果然不一會工夫,瓦罐裡的水就變得清清的了,一眼可以望到底。

嚴生就把清水珠給了那位客人,拿著對方付給他的三十萬錢,高高興興地走了。@*

資料來源:唐.張讀《宣室志》

責任編輯:王書琳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朝的宋必達,在順治八年,擔任江西寧都知縣。此縣土地貧瘠,百姓貧窮,清泰、懷德兩個鄉的百姓大多遷徙。宋必達請求盡免賦稅,來休養生息。
  • 人生在世,壽夭貪富,雖說命中注定,但也可以靠行善積德來改運。所以說,心為一身之主,心善則命善,心惡則命惡,欲知吉凶禍福,但問自心便知。
  • 有一位和尚在返寺途中,突然雷聲隆隆巨響,下起了傾盆大雨。雨勢滂沱,看樣子短時間內不會停止。和尚著急四望,所幸看到不遠處有一座莊園,只好拔起腳步去求宿一晚,避避風雨。
  • 有一天,秀才忽然自己跳進水中,鄉親們驚慌失措,趕快去救他。當他的身軀還只淹沒一半時,鄉親們就把他撈救起來了。
  • 人無論在任何一個職位、環境,每作惡一次,前程就會轉暗一次,報應只在早晚。只有心存天理,行善事,才會福壽綿延,前程光明。
  • 清朝名書畫家鄭板橋從小窮苦,四十三歲時,考中了進士,擔任了山東範縣(現屬河南)知縣。鄭板橋自幼便對窮苦百姓充滿感情,做官後更是處處為窮苦人著想。
  • 顏回十三歲即拜孔子為師,學習、修身十分用功,二十九歲就頭髮全都白了。孔子曾稱讚顏回「不遷怒,不貳過」、「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不幸短命死矣」。 他去世的時候,孔子痛呼「天喪予,天喪予」。
  • 陳宣帝陳頊像,出自唐閻立本《歷代帝王圖》。(公有領域)
    《歷代名畫記》是唐代張彥遠撰寫的中國第一部繪畫通史,為後世研究中國美術史和傳統文化留下了寶貴的史料。
  • 冥冥中有定數!唐代書生靈魂離體入了冥府,預知三年前程,還陽後果然靈驗!書生靈魂離體所見,只預見他此生未來生命之果而未得其因;觸發我們深入追索:命運安排的根據為何呢?那麼命運不好的,又怎樣能改命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