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重道人

作者︰林廣
font print 人氣: 28
【字號】    
   標籤: tags:

從前,在一條大峽谷中,座落著一個很大的村莊,人口眾多,物產豐富。但是,不知何時起,這個村莊包括周圍地區的民風開始惡劣起來。人們的道德水準下滑,無所顧忌的追名逐利、貪圖私慾,殺、打、偷、搶、奸詐、妒嫉、亂倫之事層出不窮。人人自危,人人為敵,失去了往日的祥和與寧靜。

有一天,街頭走來了一位奇特的道人。沒等他走上幾步,就引來人們的圍觀和議論。只見他肩上挑著一根扁擔,一頭拴著一扇農村人常用的石磨,直徑3尺,5、6寸厚,足有200多斤重;而另一頭竟然拴著一頂草帽!

雖然輕重懸殊,可他卻就那麼平穩地挑著扁擔。一邊走一邊嘴裡還在反覆的念唱著一句話:「快些走,快些搬,山變溝來溝變山……」

許多人聽了都罵道:「你這道人滿嘴胡說八道些什麼!多不吉利。甚麼『山變溝,溝變山』那可能嗎!?」

一些年輕人和小孩甚至拿小石子丟他,他也不在意。仍然一邊走,一邊念唱:「善惡到頭有報應,輕的輕來重的重……」道人挑著他怪異的擔子,走遍了每一條大街小巷,就又到別的村上去唱他那幾句莫名其妙的怪歌了。

隔幾天,這道人又來了。肩上仍然是那副擔子,嘴裡仍然是那幾句話。村民認為這是一個瘋癲了的道人,於是都去嘲笑、辱罵他。

其中有個姓許的老人說:「我覺得這道人話裡有深意。你想想他能將一扇石磨與一頂草帽平穩的挑著走,能是一個尋常之人嗎?況且他重複唱著那幾句話,一副著急的樣子。說不定咱這地方真要有甚麼災難,他是在提醒咱們吧!」

其他人七嘴八舌的反駁著:「胡說,哪有那麼多災難?」、「他在騙咱們吶!」結果大家還是一樣我行我素,在無知中變得越來越壞。

這道人最後一次來,見人們無動於衷,臉上現出悲哀失落的樣子,嘴裡喃喃自語:「我說實話你不信,輕的輕來重的重……」說完就走了再也沒有回來。

第三天的正午時分,許老漢趕著自家的牲口在峽谷口的一處打麥場上碾麥子。突然,拉石滾的牲口不安起來,打著響鼻,亂蹦亂跳,異常驚恐。許老漢正想盡力拉住牲口,猛然覺得四周一下子異常安靜下來,似乎整個世界都停止了運轉。

可是只是那麼一瞬間,就聽遠處傳來一陣沉悶的響聲,緊接著腳下的大地就劇烈地搖晃起來。一時間,山崩地裂,房倒屋塌。不到幾分鐘,不但村莊被搖平了,甚至連整個峽谷兩側的山都搖得崩塌走山,幾乎合在一起了!

許老漢嚇軟了腿,癱坐在地上,瞪著眼前的一切發呆,過了好半天才清醒過來。望著眼前的慘景,他不由記起了那道人的話:「我說實話你不信,輕的輕來重的重……」

可憐這個地區的人們,就因為不相信道人的話,無端被地震奪去了性命,落得如此淒慘的下場。

——轉載自正見網

責任編輯:王書琳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方文木大驚跪在殿外,有兩個繫著五光十色披風的人引他入殿。殿中央坐著一個長頭國王,頭上戴的冠冕像一隻大桶,珍珠四垂冠邊,鬍鬚飄拂時碰到珠上,不時發出響聲....
  • 當時彭娥正用水罐在河邊汲水,她聽說一群強盜正在進攻塢壁時,便急忙往家跑,當她跑家時,發現.....
  • 西馮翊人嚴生,家住在漢南。有一次,他到湖北襄陽的峴山去遊玩,在山中拾到了一樣東西,形狀很象一顆彈丸,黑顏色大大的,閃閃發光,看上去通體透明,好似一顆黑水晶。
  • 武則天當皇帝時,賜給太平公主兩盒奇珍異寶,光彩奪目,價值連城。太平公主小心翼翼地把這兩盒珠寶藏進箱子,放在自己的臥室中。誰知道除夕夜取出來一看,竟成了一只空箱子。
  • 話說,曹寅履職的南京,那是十三朝古都,匯聚天下人文精華的故地金陵,更是前朝大明的留都,是前朝風流客、東林黨人的雲集之地。而讀書人讀聖賢書,所持有的固執觀念,自然是漢人天下,漢家血脈主宰神州。
  • 天下之義理無窮,而人之聞見有限。若專靠記問,則胸中所得,能有幾何?若能於舊日所聞的時時溫習,如讀過的《詩》《書》,聽過的講論,都要反覆玩味,而不使遺忘,又能觸類旁通,每有新得,就是未曾知道的,也都漸漸理會過來。將見義理日益貫通,學問日益充足。
  • 古中國有個敬老孝親的傳統習俗,就是子女給年邁的父母做壽。即使平民百姓也會吃長壽麵、蒸壽桃(麵點),貼個窗花什麼的。富貴人家就講究了,《紅樓夢》裡賈母的80歲大壽,張燈結彩,大擺酒席,還有戲班子唱戲呢!
  • 分析這個人做這個事情的方法和過程、心理和動機。即使為惡的人,也要看他是迫於無奈還是心存惡念,抑或好心幹了壞事?至於行善的人,也要看他是真心為善還是沽名釣譽。
  • 顏回十三歲即拜孔子為師,學習、修身十分用功,二十九歲就頭髮全都白了。孔子曾稱讚顏回「不遷怒,不貳過」、「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不幸短命死矣」。 他去世的時候,孔子痛呼「天喪予,天喪予」。
  • 陳宣帝陳頊像,出自唐閻立本《歷代帝王圖》。(公有領域)
    《歷代名畫記》是唐代張彥遠撰寫的中國第一部繪畫通史,為後世研究中國美術史和傳統文化留下了寶貴的史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