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300问.成语数来宝

“一元复始”古人为何贺冬至不贺夏至?

作者:容乃加
冬至,由剥而复一元复始。 (pixabay)
font print 人气: 4451
【字号】    
   标签: tags: , , , ,

古人为何贺冬至不贺夏至?成语“一元复始”对应冬至节,隐含什么寓意?其道理可从《易经》的智慧中得到解答。

冬至是黄历十一月中气,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冬天的“中点”;从《易》六十四卦的对应来看,冬至之卦为重卦〈复〉卦。

重卦〈复〉卦(地雷复)的卦象为坤上雷下,乃雷藏地下之象。雷卦初爻是阳爻,上为二阴爻;坤卦是三阴爻。〈复〉卦六爻,即一阳爻在下,五阴爻在上,寓意生命跃动的生机藏在地底下,等待春天复苏。

〈复〉卦对应冬至,《大戴礼记‧夏小正》说:“日冬至,阳气至,始动……”,“阳气至”就是卦象初爻为一阳爻所显现的含意。古人说“冬至一阳生”也是这个易理。《汉书‧五行志下之下》也说:“冬至阳爻起初,故曰复。”“复”具有返回的意思,冬至就是阳气循环返回起点(初爻),寓意天地间又到了万象更新的起点。

明宪宗 冬至一阳图。(公有领域)

从64卦顺序来看,〈复〉卦接在〈剥〉卦(重卦山地剥)之后,所以有“由剥而复”之说。“由剥而复”又显示一种人生的哲理,道理也是显现在卦象中。剥卦为上一阳爻和五阴爻组成,〈复〉卦为下一阳爻和五阴爻组成。“由剥而复”显示阴阳循环恒常不变的理则:阳气衰微之后,由上转入地下复生,象征阴阳循环再回到起点,代表新生!

由剥而复的易理。(容乃加 /大纪元)

古人传下来的成语“一元复始”就是从这个“由剥而复”的卦象而来的,寓意万象更新。古人为何贺冬至不贺夏至?道理就在于此,冬至到了,阳气返回,天地一元复始,万象将更新,所以古人在严寒中欢庆迎冬至!而夏至虽然是盛夏之节,然而也是阴气起的时点。东汉蔡邕《独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夏至阴气起,君道衰,故不贺。”唐代杜佑《通典.礼三十八》也说:“日长则贺(*冬至),君父道也。下庆上会,情交节也。日短则不(*夏至),臣子道也。”中华文化观察天地之理入微而深远。

在上古的周朝,在冬至日,天子率百官举行大祭,祭祀天神、地神、祖先和八神(八蜡,后代称八腊);地方祭祀社稷;家家户户祭神、祭祖。[1]从上到下,普天下怀着敬畏、感恩之心过了一年中最长的一夜,迎接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新年。[2]

冬至到,一阳归来,万象更新还会远吗?从此日往后,阳气将慢慢发展强盛,万物就会越来越舒展,前程越来越光明。

注:
[1] 周代冬至祭天神、祭人鬼,见《周礼‧春官宗伯》记载:“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又杜佑《通典》:“有虞氏冬至大祭天于圆丘,以黄帝配坐”。
[2] 上古的周代、秦代历法,把冬至当作新年的开始。

@*#

──点阅【中华文化300问】系列──
──点阅【成语数来宝】系列──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随着端午节的到来,中华古人也启动了“五瑞”克“五毒”的防疫保健、夏令卫生行动。你知道“五瑞”、“五毒”各指什么吗?
  • 思慕深深!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不知道当初《诗经.采葛》诗人选用葛、萧、艾这三种是否别具深意?采葛、采萧、采艾对应的事情大小不同,耗时长短也都不同。
  • 九月九日称“重九”、“重阳”、“重阳日”,是“喜气阳阳”的好时光,但也有“阳九之厄”。想起重阳佳节就想起插茱萸的习俗和故事,传承久远。
  • 君子为什么能“温故而知新”和“不器”呢?是因为君子“志于道”。本篇是讲“为政”的,君子“温故而知新”和“不器”是重要的但还不够,所以本章强调了第三点——“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这样为政更能令人信服、政令畅通。
  • 夏至是节气的重要标志,对我们的生活具有重要意含:夏至是一年节气的中点(从冬至算起),夏天的中点,也是盛暑之至,阳气之极。还有“古人不贺夏至”,这是为什么呢?展现什么中华文化哲学,给我们的当下生活什么启示呢?
  • “器”字大抵是指器量、器具、才德。孔子赞美子贡为“瑚琏之器”,以宗庙里用来盛黍稷的贵重礼器为喻,称许其堪为大用之才。那么“君子不器”又是何等高远境界?
  • 话说,曹寅履职的南京,那是十三朝古都,汇聚天下人文精华的故地金陵,更是前朝大明的留都,是前朝风流客、东林党人的云集之地。而读书人读圣贤书,所持有的固执观念,自然是汉人天下,汉家血脉主宰神州。
  • 天下之义理无穷,而人之闻见有限。若专靠记问,则胸中所得,能有几何?若能于旧日所闻的时时温习,如读过的《诗》《书》,听过的讲论,都要反复玩味,而不使遗忘,又能触类旁通,每有新得,就是未曾知道的,也都渐渐理会过来。将见义理日益贯通,学问日益充足。
  • 古中国有个敬老孝亲的传统习俗,就是子女给年迈的父母做寿。即使平民百姓也会吃长寿面、蒸寿桃(面点),贴个窗花什么的。富贵人家就讲究了,《红楼梦》里贾母的80岁大寿,张灯结彩,大摆酒席,还有戏班子唱戏呢!
  • 分析这个人做这个事情的方法和过程、心理和动机。即使为恶的人,也要看他是迫于无奈还是心存恶念,抑或好心干了坏事?至于行善的人,也要看他是真心为善还是沽名钓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