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德为上 不记宿怨

清言
font print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无论从事什么行业,都要重德,也就是要遵守相应的道德规范,以此来约束自己,这才是正常的人类社会。因为重德积德是为人之本,做老师的要重师德,经商的要重商德,行医的要重医德,做官的要重官德,习武的要重武德等。下面是明朝名医万全重医德、不记宿怨的故事。

万全,字全仁,号密斋,是明朝著名医学家,生于弘治十一年,今湖北罗田县人,他不仅医术高超,其医德更是令人钦佩,他为人宽恕,不计旧怨,对于和自己有旧怨的人一视同仁,竭力救治。

万全早先与同乡胡元溪不和。后来,胡元溪四岁的儿子得了疑难病症,咳嗽、吐血,胡家遍访名医,治了八个月都不见好转。无奈之际,只好来求万全。

万全以“活人为心,不记宿怨”,立即去为胡元溪的儿子诊病。经过诊断,万全告诉胡元溪,其子的病他可以治愈,但需要一个月的时间。经过万全的处方治疗,孩子服药五剂后,病症减轻了一些。

可是胡元溪始终对万全有戒心,认为自己与他有怨恨,心想他一定不会用心治疗自己的儿子,并且怀疑万全治疗需要的时间太长就是证明,于是另换了万绍来医治。

有人劝万全:“他不用你治,你走就是了。”万全说:“他只有这一个儿子,除了我没人能治好他的病,我走了,他就不会再去找我,如果耽误孩子的病,虽然不是我杀的,也是我的过失啊!”并且说:“我要留下来看看其他医生是怎么诊治的,如果诊治得当我就走,如果诊治有误我一定要阻止他,实在阻止不了,我再离开也不迟。”

看过万绍的新处方后,万全认为并不合适,孩子如果服了会有生命危险,于是诚恳的指出来。但万绍并不接受,固执己见,胡元溪也在一旁附和不听。万全严肃的对万绍说:“我是为这个孩子担忧,不是妒嫉你啊!”

万全最后见自己的意见不被采纳,不忍见死不救,临行之际,再次抚摸着孩子的头说:“先少吃些,但若疾病再复发时可怎么办呢?”孩子服一小碗药后,果然如万全所预料,病情再次复发并加重。孩子哭泣着说:“我吃万全先生的药好些,父亲请这人来,是要毒杀我。”

胡元溪至此方才开始后悔,只好负疚再次来请万全,万全一点都不计较,对他说:“早听我的话,现在就不会后悔了。要我诊治,必先去嫌疑之心,诚心托付给我,并给我一个月时间。”

自此胡元溪完全将孩子托付给万全诊治,万全只花了十七天,便使孩子痊愈,胡元溪一家对他感恩不尽。

--转载自明慧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闻过则喜,顾名思义,就是别人批评自己错误时依旧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欣然、虚心的接受意见。这不仅体现着个人的修为与素养,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
  • 严冬过后,美好的春天来临了,春是一年之始,天地间万物复苏,生机无限,人们所见所闻皆是春意盎然...
  • 传统儒、释、道文化皆从因缘、因果关系,来探讨人生意义和归宿问题。
  • 以宽宏大度的态度去对待别人,是一种美德、一种风度、一种仁爱无私的境界。人生之路需要宽以待人,成功之路更需宽以待人。
  • 说起李白,几乎无人不晓,人们赞赏他的辉煌艺术成就,更敬佩他一身浩气,济苍生、报国家,矢志不渝追求理想的精神。
  • 北宋时期有一位儒生,他的名字叫刘庭式,当时的苏东坡,很赏识、敬重他的人品。
  • 昔日孔子在齐国听舜帝时代创作的大乐舞《韶》乐后,“三月不知肉味”。孔子感叹道︰“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 杜甫崇高的艺术成就,源于他仁爱、无私的崇高思想境界,在国家、民族面临危难之时,他关爱百姓,关注未来,呼唤正义,揭露黑暗势力,用诗歌反映出一代文人道德良知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
  • 中华传统文化是神传之半神文化,半神文化当然有它的神迹在。据古人留下的文艺专著和其它记录中,半神文化的神迹表现遍布历代的诗、画、乐等文艺形式中。
  • 成语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中的精粹之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