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恕大度 尽职匡辅

清言
font print 人气: 10
【字号】    
   标签: tags:

待人能够宽恕大度,不计私怨,这样可避免并消解怨恨,俗话说“宰相肚里好撑船”是令人佩服的;克尽职守,竭力直言进谏,纠正错误的政事,这是身为辅官的职责。明朝名臣杨士奇就是这样一位有度量有才能的人。

人无完人,谁能没有过失呢?别人有小过失,杨士奇总是以宽恕之心待之,甚至连曾经诋毁他的人也是这样,真是胸襟度量宽大,不计前嫌的人。

杨士奇任左谕德时,当广东布政使徐奇带回很多岭南的土特产,馈赠给朝廷大臣,有人将他准备送人的名目呈给皇上,皇帝一看上面唯独没有杨士奇的名字,于是召见杨士奇。

杨士奇说:“徐奇去广东时,各大臣作诗歌文章送行,当时我正生病没有参加,所以上面没有我的名字。现在各大臣接受与否还不知道,况且礼物轻微,应当没有其它意思。”皇上于是急忙下令将名册烧毁。

杨士奇与杨荣都是内阁大臣,杨荣在守护边疆方面很有才能,但经常接受馈赠,皇上很清楚这些事,就问杨士奇,杨士奇竭力上言道:“杨荣精通边塞事务,臣等人不如他,不应因小毛病而耿耿于怀。”

皇上笑着说:“杨荣曾经揭你和夏原吉的短处,你还要为他设想吗?”杨士奇说:“愿陛下能像宽容臣那样宽容杨荣。”皇上的怒气这才缓解。杨荣后来听说杨士奇的这番话,感到自己愧对杨士奇,两人从此相处的十分愉快。

在纠正政事方面,很多大臣都患得患失,不敢说真话,而杨士奇忠义匡辅,总是能够直言进谏,深得皇上倚重。下面仅举几例。

杨士奇任少傅时,群臣在练习正月初一朝贺的礼仪,吕震建议用音乐,杨士奇认为这不符合礼仪法度,上疏制止。皇上没有答复,杨士奇便在庭中一直等到深夜,皇上才同意采纳他的意见。

后来皇上对杨士奇说:“吕震每件事都耽误朕,不是你们上言,后悔也来不及了。”于是任杨士奇兼任兵部尚书,可以同时领取三种职务的俸禄,但杨士奇退掉尚书的俸禄。

皇上代理国事时,十分怨恨御史舒仲成,现在想加罪于他,杨士奇说:“陛下即位,下诏说从前违逆过皇上意旨的都将得到宽恕。如果治舒仲成的罪,那么诏书就失去信用了,害怕的人就多了。像汉景帝那样对待卫绾,不也很好吗?”皇上立即作罢,没有再治他的罪。

有人批评说大理寺卿虞谦谈职务之事不保密,皇上大怒,将他降了一级。杨士奇为他辩白冤屈,让他得以恢复原来的职位。大理寺少卿弋谦因为进言谏事而获罪,杨士奇说:“弋谦是按照皇上的诏令陈述自己的意见,如果加罪于他,那么群臣从此就不敢说话了。”仁宗听后立即将弋谦晋升为副都御史,并下诏令承认自己的过失。

当时有人上书歌颂天下太平,皇帝拿给众大臣看,大家都认为确实如此,只有杨士奇认为实际情况不是这样,流离失所的人还很多,百姓的生活还很艰难。

皇帝说:“确实是这样。”并且回头对大臣们说:“朕以至诚对待你们,希望得到匡救辅助。只有杨士奇曾五次上奏章,你们都没有说一句话。难道果真朝廷中没有错误的政事,天下太平了吗?”众大臣都惭愧谢罪。

后来,皇上赐给杨士奇诏书说:“从前朕受命代理国事,你侍奉左右,同心同德,为了国家而舍身,多次经历艰难险阻,从不改变志向。一直到朕继位以来,有好的建议就入宫禀告,期望朕治理好国家,坚贞而没有二心,这些都刻在朕的心中。现在制作‘杨贞一印’赐给你,希望能继续尽心匡辅,成就君主贤明、臣下良善的美誉。”

后来朝见皇太后后,皇上又对杨士奇说:“太后对朕说,先帝在东宫做太子时,只有你不怕违忤,先帝能够听从,因此才少有过失,又教诲朕应当接受直言进谏。”

因各地频频发生水、旱灾,皇上召见杨士奇,商议宽大体恤百姓,以免除天谴一事。杨士奇请求免除拖欠的税钱和柴火干草的税钱,清理滞留的冤案等,皇上同意,百姓们非常高兴。第二年,杨士奇又请求安抚逃荒的百姓,整治贪官污吏,一视同仁推举有才能的人,皇上也都采纳了。

杨士奇等辅臣能够同心尽职辅助,皇上也能励精图治,关心百姓疾苦,虚心倾听并接受进谏,因而此期间四海之内政治修明,社会安定。

--转载自明慧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闻过则喜,顾名思义,就是别人批评自己错误时依旧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欣然、虚心的接受意见。这不仅体现着个人的修为与素养,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
  • 严冬过后,美好的春天来临了,春是一年之始,天地间万物复苏,生机无限,人们所见所闻皆是春意盎然...
  • 传统儒、释、道文化皆从因缘、因果关系,来探讨人生意义和归宿问题。
  • 以宽宏大度的态度去对待别人,是一种美德、一种风度、一种仁爱无私的境界。人生之路需要宽以待人,成功之路更需宽以待人。
  • 说起李白,几乎无人不晓,人们赞赏他的辉煌艺术成就,更敬佩他一身浩气,济苍生、报国家,矢志不渝追求理想的精神。
  • 北宋时期有一位儒生,他的名字叫刘庭式,当时的苏东坡,很赏识、敬重他的人品。
  • 昔日孔子在齐国听舜帝时代创作的大乐舞《韶》乐后,“三月不知肉味”。孔子感叹道︰“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 杜甫崇高的艺术成就,源于他仁爱、无私的崇高思想境界,在国家、民族面临危难之时,他关爱百姓,关注未来,呼唤正义,揭露黑暗势力,用诗歌反映出一代文人道德良知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
  • 中华传统文化是神传之半神文化,半神文化当然有它的神迹在。据古人留下的文艺专著和其它记录中,半神文化的神迹表现遍布历代的诗、画、乐等文艺形式中。
  • 成语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中的精粹之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