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典故:冠冕堂皇

正见神传文化编辑小组
font print 人气: 183
【字号】    
   标签: tags:

“冠冕”一词出自于《三国志.蜀书.庞统》。庞统,字士元,三国蜀襄阳人,年轻时纯朴鲁钝,没有人知道他。颍川司马徽为人清正高雅,有善于鉴识人品的才能。庞统二十岁时前去拜见司马徽。当时司马徽正在树上采桑,庞统就坐在树下和他一起交谈,从白天一直谈到晚上。司马徽对庞统感到非常惊异,就称他为南州之士的“冠冕”,庞统也因此渐渐出名。后来,南州郡任命他为功曹。庞统生性重视伦理关系,尽心奉养父母。

“冠冕”原指古代帝王、官员的帽子,这里的“南州士之冠冕”是引申为南州众士之首的意思,比喻庞统是一位才识出众的人。

“堂皇”一词则源于《汉书.卷六七.胡建》,指古代官吏办事的厅堂。胡建字子孟,河东人。汉武帝天汉年间,担任军正次官,因家贫没有车马,常步行与走卒生活在一起,用这种方式抚慰走卒,深得走卒之心。

当时监军御史做奸邪犯法之事,他打通北军营垒的矮墙,作为他从事买卖的地方。胡建想杀他,就与他的走卒相约,说:“我想为公家杀一个人,我说抓他,你们就抓;我说杀他,你们就杀。”
于是在挑选兵马的那天,监御史和护军诸校尉排坐在厅堂上,胡建率领走卒小跑到厅堂下拜见后,就趁机跑上厅堂,走卒也都跟上去。胡建指着监御史说:“抓他!”走卒上前就把监御史抓下厅堂。胡建说:“斩了他。”于是走卒就斩了监御史。

后来“冠冕”及“堂皇”二语,就被合用组成“冠冕堂皇”这句成语,用来形容外表庄严高贵或正大光明的样子。

--摘编自正见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评论